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嘉琳

作品数:8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幼儿
  • 3篇身体活动
  • 3篇户外
  • 2篇灵敏性
  • 2篇户外环境
  • 1篇形态学
  • 1篇性别
  • 1篇身体锻炼
  • 1篇体育
  • 1篇体育活动
  • 1篇年龄
  • 1篇户外体育
  • 1篇户外体育活动
  • 1篇儿童

机构

  • 8篇北京体育大学

作者

  • 8篇周嘉琳
  • 4篇罗冬梅
  • 2篇姚天聪
  • 2篇罗冬梅
  • 1篇赵星

传媒

  • 2篇中国体育科技
  • 1篇体育科学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2015第十...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幼儿灵敏与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改良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据对现行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双脚连续跳的实施效果的分析以及幼儿形态学特点,运用生物学测试以及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提出对现行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改良,以期能客观、准确的评价幼儿灵敏、...
周嘉琳姚天聪陈皆播罗冬梅
关键词:形态学
文献传递
幼儿灵敏与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改良
<正>1研究目的本研究依据对现行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双脚连续跳的实施效果的分析以及幼儿形态学特点,运用生物学测试以及运动学分析的方法,提出对现行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改良,以期能客观、准确的评价幼儿灵敏、...
周嘉琳姚天聪陈皆播罗冬梅
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目的本研究依据对灵敏、协调能力的理论研究基础以及幼儿形态学特点和认知能力发展水平,运用动作发展的观点、生物学测试以及运动学分析的方法,创新地提出评价幼儿灵敏、协调能力各个方面的方法,以期能客观全面的评价幼儿灵敏、协调能力...
周嘉琳
关键词:幼儿灵敏性
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影响的研究
目的:确定幼儿在幼儿园内身体活动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索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对幼儿身体活动的影响以及幼儿对户外活动环境的感知;为幼儿在幼儿园内的身体活动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研究以社会生态学理论为基础,采用问卷和测...
周嘉琳
关键词:户外环境身体活动
文献传递
直接观察法评估儿童身体活动的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身体活动不足已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1]),不仅会影响儿童青少年当前的健康状况,还会为今后的体质健康埋下隐患([2])。在幼年时期养成的静坐少动习惯会延续到成人阶段([3]),儿童时期的身体活动对养成日后的健康生活习惯有益([4-6])。
周嘉琳罗冬梅
关键词:身体锻炼儿童
幼儿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的改良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对现有国民体质监测(幼儿部分)中使用的反映灵敏协调能力的指标——双脚连续跳进行改良。方法:对1 261名3~6岁幼儿进行现有灵敏协调能力评价方法(50 cm间距设置双脚连续跳)的测试与分析;提出改良间距设置的双脚连续跳测试方法,将相邻软方包之间的间距设置为60 cm和70 cm,在219名4.5~6.5岁幼儿中对原方法和改良后的方法进行测试与效果分析;在61名4.5~6.5岁幼儿中获取其完成不同间距设置双脚连续跳的运动学参数,以验证改良方法的效度。结果:现行双脚连续跳测试的成绩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此方法无法很好的区分年龄相近的幼儿能力上的差异;且无法对同一年龄却具有不同灵敏协调能力发育水平的幼儿进行很好的区分。对不同间距设置的双脚连续跳进行运动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1)60 cm间距双脚连续跳的着地时间最短,50 cm间距双脚连续跳着地时间最长。2)50 cm、60cm和70 cm间距双脚连续跳的跳跃距离与间距设置的差值分别为1.4cm、1.1 cm和0.1 cm,跳跃距离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12、0.10和0.12。3)60 cm间距双脚连续跳的着地角和离地角最小,70 cm间距次之,50 cm间距最大。结论:改良的双脚连续跳测试方法在4.5~6.5岁幼儿中具有较好的普适性,4.5~6.5岁幼儿宜选用60 cm间距双脚连续跳进行测试。
周嘉琳罗冬梅陈皆播
关键词:幼儿灵敏性
幼儿园不同类型户外体育活动的强度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运用客观手段测试记录不同年龄、性别幼儿在幼儿园参与不同户外体育活动(早操、自由活动、集体游戏)时的活动强度,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活动强度水平及其变化特点的影响。方法:选取北京市某一类一级幼儿园内中、大班幼儿共71人(男37人,女34人),采集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基本信息后,要求其在园内全天佩戴Actigraph GT3X+3轴加速度计,从中截取早操、自由活动和集体游戏3种活动时的数据,最终以15s的计数值(counts)来反映活动强度的变化。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评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以及不同活动类型对活动强度水平的影响。结果:总体来说,所有幼儿各项活动的平均强度均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性别、年龄以及活动类型三者对活动强度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P<0.01)。进行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其中年龄的影响表现为大班男生自由活动的整体强度水平比中班更高(P<0.01),而大班女生在集体游戏(P<0.01)和早操(P<0.05)这两项活动时较中班活动强度水平更高。性别对强度水平的影响相对较少,仅在中班幼儿进行集体游戏时,女生表现出相对更高的活动强度水平(P<0.01)。在进行不同活动时,大多数幼儿表现为自由活动的强度水平最高,与集体游戏和早操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后两者的整体强度水平基本一致(P>0.05);仅中班男生在进行集体游戏时表现出较高的活动强度,更接近自由活动水平(P>0.05),而与早操时的活动强度出现差异(P<0.05)。结论:研究认为,3种常见的幼儿园户外体育活动均可达到中到较大强度水平,其中自由活动的平均强度最大;但园中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尚未满足国、内外相关推荐量。此外,在园中进行户外体育活动时,不同年龄幼儿活动水平存在差异,提示,在进行活动设计时应考虑不同年龄对象自身特点;同时,目前的活动设计可能对于男性幼儿的调动性�
赵星赵斯龙罗冬梅周嘉琳
关键词:幼儿年龄性别
行为地图在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与幼儿身体活动关系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介绍行为地图这种新的把环境和身体活动关联起来的研究方法,并验证该方法在研究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与幼儿户外身体活动之间关系的适用性,为建设利于儿童身体活动的幼儿园户外活动环境提供借鉴。方法:在北京市两所幼儿园内,应用简易行为地图方法获取其户外活动行为场景的特征以及幼儿在不同行为场景内的活动强度。结果:幼儿园中的游乐设施区中的活动强度较小,中大强度活动发生的比例较低;开放性区域是幼儿园户外活动发生的主要区域,但其活动强度水平受到场地、活动组织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攀爬墙对于幼儿的吸引力明显不足,但是,大型攀爬设施可吸引较多幼儿长时间停留。结论:行为地图为研究和理解幼儿身体活动和环境设计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可行且可靠的方法;开放性区域是幼儿园发生身体活动的主要环境;游乐设施很难贡献中大强度的身体活动,建议幼儿园合理控制游乐设施的投放数量,加强攀爬区设计的趣味性适应不同技能发展水平的儿童。
周嘉琳罗雅婧罗冬梅
关键词:幼儿户外环境身体活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