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亮
- 作品数:10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有效率研究及应用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高渗带发育,裂缝水窜问题突出,影响油田水驱效果,探讨了裂缝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水驱有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确定了各区块的合理注采比,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油藏精细...
- 付亮喻意王玲
- 关键词:裂缝注采比
- 文献传递
- 绥靖油田侏罗系油藏油水运动规律研究及应用
- 新A油藏在开发过程中,油藏综合含水快速上升严重制约了油藏开发效果,要有效控制含水上升,必须掌握油藏的油水运动规律,本文从油藏见效及见水特征入手,应用油藏工程、数值模拟方法,开展油水运动规律研究,提出控制地下油水运动的措施...
- 付亮刘磊高攀锋王宏江王小梅王朋张永新邓泾蓉
- 关键词:边底水油藏油水运动规律沉积韵律采液强度
- 文献传递
- 影响大路沟二区注水开发效果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属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及高渗带发育,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受井网、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及开发规律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区块递减大,开发效果差。本文剖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储层裂缝高渗带、储层非均质...
- 付亮严少权孟艳青马春晖李杰陈继光周聪琳
-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
- 文献传递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注水有效率研究及应用
-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高渗带发育,裂缝水窜问题突出,影响油田水驱效果,探讨了裂缝对低渗透油藏水驱开发的影响,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水驱有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确定了各区块的合理注采比,研究结果对同类型油藏精细...
- 付亮喻意王玲
- 关键词:裂缝注采比
- 数值模拟技术在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中的应用
- 大路沟四区块储层砂体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目前油田开发进入"双高"阶段,高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明确油藏剩余油分布特征,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意义重大。本文采用地质建模和油藏数值模拟一体化技术研究思路,在构造特征研...
- 腾伟东付亮周建堂杨国强
-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分布
- 文献传递
- 影响大路沟二区注水开发效果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
- 靖安油田大路沟二区属特低渗透油藏,裂缝及高渗带发育,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受井网、裂缝、储层非均质性及开发规律认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区块递减大,开发效果差.本文剖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储层裂缝高渗带、储层非均质...
- 付亮严少权孟艳青马春晖李杰陈继光周聪琳
- 关键词: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油速度最终采收率
- 文献传递
- 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参数敏感性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为探索减氧空气泡沫驱在非均质页岩油藏的最佳注入参数,优化方案设计,在页岩油藏储层特征和原油渗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减氧空气泡沫驱注入方式、注入量、泡沫液浓度、气液比、注入速度、注采比等参数对提高采收率的效果,并建立了各参数下的采收率增量综合预测模型,分析了各参数的敏感性。结果表明:页岩油藏合理的注入方式为气液同注,注入量0.30 PV,泡沫液浓度0.5%,气液比1∶1,注入速度25 m3/d,注采比1.05时采收率提高幅度最大。采收率增量与泡沫液浓度有较强正相关性,与注采比整体呈正相关性,与气液比及注入速度整体呈负相关性。该系统分析和预测了各参数下的采收率增量,对同类油藏减氧空气泡沫驱提高采收率具有指导意义。
- 张壮壮饶天利贾军红付亮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储层非均质性对大路沟三区开发效果影响探讨
- 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层间干扰、单层突进、注采不平衡等矛盾都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的.在大量的基础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大路沟三区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的特征分析,得...
- 赵耀辉吴大全贾剑波樊光梅杨琴付亮
- 关键词:油田开发储层非均质性采收率油层产能剩余油分布
- 文献传递
- 储层非均质性对大路沟三区开发效果影响探讨
- 油藏储层的非均质性是制约油田开发效果的重要因素,油田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层间干扰、单层突进、注采不平衡等矛盾都由于储层的非均质性引起的。在大量的基础资料和以往研究成果基础上,通过对大路沟三区储层微观和宏观非均质的特征分析,得...
- 赵耀辉吴大全贾剑波樊光梅杨琴付亮
- 关键词:储层非均质性层间干扰单层突进剩余油分布
- 文献传递
- 大路沟A区长6油藏改善注水方式实践与认识
- 大路沟A区属于典型的'三低'油藏,储层渗透率低,微裂缝发育、油层内部不均一,在注水开发过程中表现出严重的层间、平面和层内非均质性。在近些年的开发实践中,通过不断深化对储集层性质、渗流规律和开发规律的认识,形成了适应低渗透...
- 付亮郭晨光袁婧丁振坤刘永川张永新
- 关键词:特低渗透注水方式油田稳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