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孝林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性能表征
  • 4篇
  • 3篇量子
  • 3篇量子点
  • 2篇水热
  • 2篇水热法
  • 2篇热法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催化氧化
  • 1篇电化学
  • 1篇电化学传感
  • 1篇电还原
  • 1篇电氧化
  • 1篇乙醇
  • 1篇原子
  • 1篇杂原子
  • 1篇植物
  • 1篇植物激素
  • 1篇酸度
  • 1篇柠檬酸钠

机构

  • 6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苏招红
  • 6篇徐孝林
  • 3篇王辉宪
  • 2篇蒋红梅
  • 2篇李朝荣
  • 1篇熊远福
  • 1篇肖浪涛
  • 1篇罗艺
  • 1篇马艳

传媒

  • 3篇广州化学
  • 2篇广州化工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具有酸度敏感性的氮掺杂碳量子点的水热法制备及表征被引量:2
2018年
以柠檬酸钠为碳源,三聚氰胺为氮掺杂剂,在水热条件下得到无色溶液,经过过滤、离心、旋蒸、透析等系列纯化后即得发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尺寸在5 nm左右,紫外光谱表明碳量子点有两个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在436 nm处具有独立于激发波长的发射峰,且具有较好的抗盐性和抗碱性。此外考察了碳量子点对不同p H值酸性溶液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该碳量子点对于制备酸性p H传感器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徐孝林宋东成袁思煜程永兵王辉宪苏招红
关键词:柠檬酸钠水热法性能表征
脉冲电位法制备碳量子点及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7年
以乙醇为碳源,邻苯二胺为掺杂剂,采用脉冲电位法制备了发黄色荧光的碳量子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表明制备的碳量子点尺寸在5 nm以内,紫外光谱表明碳量子点有两个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在552 nm处具有独立于激发波长的发射峰,且具有较好的抗盐性和抗酸碱性。此外考察了碳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碳量子点在选择性检测Fe^(3+)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宋东成黄昭帅程永兵徐孝林蒋红梅苏招红
关键词:乙醇邻苯二胺性能表征
杂原子共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3
2018年
提取紫甘薯中红色素初品作为碳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经过柱层析、旋蒸、过滤等方法纯化后即得发蓝色荧光的碳量子点,并对其性能进行了表征。透射电镜表明碳量子点尺寸在10 nm左右,紫外光谱表明碳量子点在277 nm处有一个较大的吸收峰,荧光光谱表明所制备的碳量子点在440 nm处具有独立于激发波长的发射峰,且具有稳定的荧光特性。此外考察了碳量子点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碳量子点在选择性检测Fe^(3+)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徐孝林唐湘云宋东成程永兵贺紫萍王辉宪苏招红
关键词:紫甘薯性能表征
以蚕沙为碳源合成碳点的方法及其性能表征被引量:1
2018年
以蚕沙为碳源,经一定条件高温直接碳化或水热碳化,所得的产物经过纯化后得到发蓝色荧光的碳点溶液。通过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以蚕沙为原料制备的碳点荧光强度大,表面富含氨基和羟基,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在pH 4~11的范围内和盐溶液中皆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此外考察了碳点对金属离子的响应性能,结果表明该碳点在选择性检测Cd^(2+)和Pb^(2+)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布依婷徐孝林程永兵宋东成蒋红梅苏招红
关键词:蚕沙水热法性能表征
高分散铂的巯基化聚苯胺复合物用于甲醇电催化氧化
2017年
采用电化学氧化还原方法一步合成聚苯胺/电还原氧化石墨烯(PANI/ERGO),通过电化学辅助2,5-二巯基-1,3,4-噻二唑(DMc T)与聚苯胺(PANI)发生巯基点击反应得到巯基化的聚苯胺/电还原氧化石墨烯(DMcT-PANI/ERGO),以此引进了大量S和N官能团,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在巯基化聚苯胺复合物上有效分散铂纳米颗粒(PtNPs)。扫描电镜(SEM)表明铂纳米颗粒能均一高效地分散在巯基化聚苯胺复合物上;循环伏安法(CV)表明PtNPs/DMcT-PANI/ERGO和未经巯基化的复合物材料PtNPs/PANI/ERGO比较,具备较高的电化学活性面积,并且能较好的电催化氧化甲醇。
李朝荣罗艺文阿浩徐孝林熊远福苏招红
关键词:聚苯胺铂纳米颗粒甲醇电氧化
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植物激素是植物自身合成的微量小分子有机物,作为信号分子,在极低浓度就能对植物生长发育产生显著调控作用.植物激素的超微量及原位测定技术是该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众多的检测手段中,电化学方法因其高灵敏和可动态监测等特点而备受青睐.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涵盖植物激素电化学生物传感、植物激素直接电化学传感、植物激素光电化学传感、植物激素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等研究领域,并对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苏招红徐孝林李朝荣王辉宪马艳肖浪涛
关键词:植物激素电化学传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