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小健

作品数:1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水稻
  • 4篇QTL
  • 3篇基因
  • 3篇分子标记
  • 2篇性状
  • 2篇越冬
  • 2篇栽培
  • 2篇栽培稻
  • 2篇生理指标
  • 2篇突变体
  • 2篇偏分离
  • 2篇籼粳
  • 2篇硝态氮
  • 2篇粳稻
  • 2篇QTL定位
  • 2篇QTL分析
  • 2篇SSR
  • 1篇氮素
  • 1篇稻粒
  • 1篇稻苗

机构

  • 18篇重庆师范大学
  • 4篇水稻生物学国...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8篇秦小健
  • 15篇梁永书
  • 6篇杨永清
  • 6篇郑剑
  • 5篇周军杰
  • 5篇李兴星
  • 2篇李贤勇
  • 2篇苏华英
  • 1篇张启军
  • 1篇张涛
  • 1篇龚俊义
  • 1篇严欢欢
  • 1篇肖娟

传媒

  • 4篇植物生理学报
  • 3篇分子植物育种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西部素质教育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7
  • 4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稻硝态氮响应的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与分析
2019年
酵母双杂交是在真核生物酵母细胞体内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高效分子生物学技术。为了研究水稻氮吸收与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以硝态氮(5 mmol/L KNO3)诱导处理的水稻 9311幼苗为材料,构建水稻在高氮响应条件下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实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氮响应文库滴度为1.7×10^8 cfu/mL,文库的重组率为95%,插入片段大小在 500~1500 bp之间。从文库中随机挑选10个单克隆,测序后通过NCBI比对分析结果显示9个克隆可以从水稻基因库中找到对应序列。文库的构建将为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的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提供帮助。
洪广成陈倩刘石锋张汉马秦小健
关键词:水稻酵母双杂交文库构建
一种基于生物素与亲和素结合能力的植物靶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素与亲和素结合能力的植物靶基因上游调控因子的筛选方法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筛选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50‑150μl链霉亲和素磁珠,洗涤数次;(2)PCR法获得生物素化目的基因启动子,...
秦小健李晓微李翠萍李昀潼刘石峰
一份水稻大粒材料的粒型及生理特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为了给选育高产优质大粒水稻新品种过程中提供一定指导,在水稻苗期与成熟期分别检测了大粒水稻材料0183与常规水稻品种9311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各项形态及生理指标之间的差异,初步的研究结果也为大粒材料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定位与克隆奠定基础。与常规水稻品种9311相比,0183在粒长、粒宽、粒厚方面表现均有差异且粒宽呈极显著差异水平,同时大粒材料0183千粒质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9311。另外,分析了0183在苗期和成熟期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大粒材料0183在成熟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在成熟期和幼苗期的叶片中显著高于对照品种9311,可溶性蛋白在成熟期的叶片中显著高于对照品种9311,说明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大粒材料0183具有较强的光合作用,可能与其最终产量形成有关,同时,大粒材料0183有较强参与渗透调节生理恢复的优势;另外,苗期0183中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9311,但在生长发育的后期含量较低且9311从幼苗期-成熟期脯氨酸含量增长幅度高于大粒材料0183,表明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大粒材料0183抗逆性相比对照品种9311表现更弱,可能在后期最终产量的形成上更易受环境影响。大粒水稻籽粒具有显著优势,对水稻产量十分重要,但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环境较为敏感所以最终产量无法维持稳定,也是在培育优良大粒品种中需要突破的关键点。
蒋丹文欢潘珊珊兰诗琪南文斌梁永书张汉马秦小健
关键词:水稻大粒生理指标粒型
水稻越冬再生主效QTL-qOW6的分子标记方法与应用
水稻越冬再生主效QTL‑qOW6的分子标记方法,培育具有越冬再生特性的水稻,对该水稻主效QTL‑qOW6初步定位,在此基础上扩大定位群体,设计在所述初步定位区间内若干个SSR和InDel分子标记,通过构建所述群体的连锁图...
梁永书段文静南文斌秦小健张汉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文献传递
水稻粒簇生材料Cgr320的鉴定及遗传偏分离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籽粒簇生稻Cgr320为一类水稻突变材料,其性状表现为2—3朵颖花(籽粒)簇生在水稻主穗轴或枝梗顶部。为了进一步明确其簇生性状的遗传机制,本研究用Cgr320作父本分别与武运粳24和93—11配制了2个杂交组合,获得杂种F1、F2分离群体,对亲本、F1和F2群体的簇生性状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遗传连锁分析。结果表明,Cgr320其他农艺性状与普通栽培稻差异不显著。簇生性状在F1植株表现为野生型,在F2群体中出现严重偏离孟德尔(3:1)遗传分离,卡方测验值X(3:1)^2为7.71和144.87。随机选取第1、2、3、4、5、6、7、8、9、10、11和12染色体上RM493、RM3762、RM1338、RM3217、RM249、RM20155、RM3325、RM22418、RM6797、RM1146、RM7557和RM27706等12对微卫星标记对武运粳24/Cgr32022个F2隐性(簇生)单株进行遗传连锁分析,发现12个标记所扩增的22个F2隐性单株基因型都极显著偏向武运粳24,卡方检验值X(1:2:1)^2大于X(0.05,2)^2临界值5.991,控制cgr320簇生性状基因存在严重偏分离遗传,这种遗传现象必将误导我们判定控制籽粒簇生基因所在的连锁群。本研究结果将为水稻基因定位研究提供参考信息。
周军杰李兴星郑剑南文斌秦小健张启军杨永清张汉马梁永书
关键词:水稻分子标记偏分离
利用籼粳交“热粳35/协B”F_2群体对水稻再生力的QTL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揭示水稻再生力和再生后期耐寒的遗传基础,本研究以“热粳35/协B”226个F2单株为材料,构建了1张含156个SSR标记的分子图谱。分别在水稻成熟、再生和再生后期调查单株穗数、再生穗数和再生后期穗数,利用Excel 2003和MAPMAKER 3.0软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和QTL检测。结果表明,3个性状在F2群体呈现连续正态分布,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特征。再生穗数分别与单株穗数和再生后期耐寒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0.37和0.36)。3个性状共检测到10个QTLs,分布在第1、2、6、7、8、11和12号染色体上。其中,数6个单株穗QTLs,LOD值介于2.61~79,贡献率介于0.67%~22.72%。2个再生穗数QTLs,LOD值分别为3.08和3.90,贡献率分别为16.01%和23.35%。2个再生后期穗数QTLs,LOD值分别为2.75和5.12,贡献率分别为12.18%和25.12%。3个性状各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相同染色体上相同标记区间没有重复检测到同时控制3个性状QTLs。说明3个性状受独立的遗传因子控制,在分子层面上单株穗数、再生穗数以及再生后期耐寒穗数各性状间没相关性。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杨永清秦小健张汉马梁永书
关键词:水稻再生力QTL
粳稻资源热粳35遗传图谱构建与耐热QTL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揭示耐热粳稻资源热粳35的遗传特性,以热粳35/协B F2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了包含140个SSR标记的分子图谱;借助构图分子数据分析标记基因型的分离情况,并进行耐热性QTL分析。结果表明,该图谱覆盖基因组全长2 157.7 c M,标记间平均图距15.4 c M,45个(28.5%)标记极显著偏向亲本或杂合子(P<0.01)。在第1、第3、第4、第6、第7和第8号染色体上发现9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其中,有4个偏分离热点区域可能与孢子体或配子体选择有关,在第4、第8和第12号染色体上共检测到3个耐热性QTL。本研究结果为耐热粳稻资源的遗传机理解析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参考信息。
郑剑李兴星苏华英周军杰秦小健南文斌杨永清张汉马李贤勇梁永书
关键词:SSR偏分离
粳稻资源‘热粳35’重要农艺性状的QTLs定位被引量:4
2016年
利用QTL定位方法揭示耐热高产粳稻重要农艺性状QTL的遗传信息,获得其主效QTL连锁标记,为进一步揭示其分子机理和耐热高产粳稻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本研究以水稻籼粳交‘热粳35’ב协青早B’F2群体作为遗传材料,选用MapMaker3.0软件绘制包含156个多态性SSR标记F2图谱,采用DPS软件ANOVA分析和WinQTLCart 2.50软件的复合区间(CIM)和多重区间(MIM)作图法,对亲本、F2群体重要农艺性状进行T测验、相关分析、QTL定位及其上位性分析。结合已发表文献和水稻公共数据库(www.gramene.org)确定本研究检测QTL物理位置的可靠性和创新性。结果发现,所有性状在双亲间呈极显著差异,在F2群体呈双向超亲分离、近似正态分布,这些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QTL)。共检测到24个QTL,LOD值介于3.02-12.25,加性效应值在–31.33-18.01,显性效值在–21.15-50.54,单个QTL贡献率为7.15%-70.56%。共检测到8个一因多效QTL区间,检测到5对上位性QTLs,所定位QTL位点不在前人报道物理区间,‘热粳35’表现出独特遗传模式,其重要农艺性状QTLs以加/显性效应为主、上位性效应为辅。
李兴星郑剑周军杰秦小健南文斌杨永清张汉马李贤勇梁永书
关键词:SSR籼粳杂种农艺性状QTLS定位
水稻‘9311'突变体库构建及磷响应突变体筛选被引量:1
2023年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产量的高低关系着全球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磷元素是许多重要生物大分子的关键组分,且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的生理生化反应,因此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磷元素。目前,水稻中有关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已被挖掘且相关的分子机理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同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水稻磷素吸收利用的调控通路研究相对较复杂,尚需进一步挖掘和解析更多磷利用相关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通过设置高磷和低磷水平共筛选了1 525份水稻‘9311’突变体材料,获得了9份响应不同磷水平的差异候选材料,进一步对候选材料分析发现仅有190286突变体能够很大程度上响应磷水平变化且恢复其表型。通过分析190286突变体在高磷与低磷及恢复生长条件下相关形态生理指标,发现在低磷下其根长、地上部分及鲜重方面与‘9311’存在显著差异且为磷高效材料。该研究结果为后期水稻磷吸收利用相关基因的挖掘和功能解析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水稻磷高效育种提供了材料支撑。
吴茜蒋丹文欢兰诗琪潘珊珊南文斌梁永书张汉马秦小健
关键词:水稻突变体鲜重
不同品种水稻苗期硝态氮吸收与利用效率差异的筛选及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在人工气候箱培养条件下,对来自不同地域的60个水稻品种在高氮和低氮水平条件下培养,通过对其生物量以及氮含量进行测定将其分成4种类型,即高氮高生物量型、高氮低生物量型、低氮高生物量型、低氮低生物量型。经大规模的初步筛选,我们筛选出8种在生物量、氮素含量等方面差异比较明显的水稻品种。对8份水稻材料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籼稻与粳稻水稻品种在氮的吸收与利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在氮的吸收效率方面籼稻品种明显高于粳稻品种,如‘南恢511’明显高于‘14CQ05’。通过设置不同的氮素水平,结合不同品种的生物量变化以及氮吸收利用的差异鉴定出了苗期氮利用高效的品种,如‘南恢511’在高氮下生物量、氮吸收和利用等方面都最高,但是在低浓度下不明显,可认为是高氮高效型品种;而‘14CQ011’在两种氮浓度下,从生物量、氮含量以及吸收利用方面都表现最差,可初步认为是氮低效品种。另外,通过相关指标关联分析发现无论在高氮和低氮条件下植株干重与氮素吸收效率都呈极显著正相关性,而地上部氮含量和地下部氮含量与氮素利用效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这为今后的氮高效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肖娟严欢欢杨永清梁永书南文斌张汉马秦小健
关键词:水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