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何威
- 作品数:2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教兴卫工程”青年科技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 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平衡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观察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对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儿住院期间平衡能力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收治进行HSCT治疗的儿童资料106例,但最终完成本研究病例69例,根据患儿HSCT出仓后是否采用卧位踏车训练,分为踏车组(32例)和非踏车组(37例)。2组患儿均行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并接受移植前后健康宣教,内容包含运动锻炼对移植患儿的益处和提供运动方案,运动方案的执行由家长监督完成,每日1次,每次20~30 min,训练频率为每周4~5 d;踏车组在此基础上于HSCT出仓后增加卧位踏车训练,每次30 min,5次/周,连续6周。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6周后(干预后),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儿童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WeeFIM)、儿童多维疲乏量表(PedsQL? MFS)对2组患儿的平衡能力、功能独立性水平和疲乏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训练6周后,踏车组患儿BBS评分[(31.73±4.88)分]、WeeFIM量表中的运动功能领域评分[(61.18±13.44)分]、WeeFIM量表总评分[(95.25±10.93)分]、PedsQL? MFS评分中的一般疲乏维度得分[(61.86±10.41)分]、睡眠或休息疲乏维度得分[(60.36±6.90)分]均较组内干预前有显著改善(P<0.05),且改善程度优于非踏车组[(27.52±5.02)、(51.37±12.76)、(85.93±12.59)、(52.11±9.37)和(55.26±8.41)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卧位踏车训练可显著改善住院期间HSCT患儿的平衡功能,促进患儿的运动功能恢复。
- 徐欢岚梁冠军张何威霍洪亮闻芳顾琴
- 关键词:干细胞移植功能独立性
- 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体格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被引量:7
- 2023年
- 目的:观察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新生儿体格及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1例HIE新生儿分为观察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共3周。于入院时、干预3周后分别测量两组的身长、体重、头围评估患儿的体格发育情况,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和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评估患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及运动功能。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身长和体重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头围变化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NBNA评分及TIM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丰富环境康复训练可促进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体格和神经系统的快速发育,提高运动功能。
- 徐欢岚梁冠军张何威胡佳张爱霞顾琴
- 关键词:丰富环境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神经行为
- KAT6B变异致Genitopatellar综合征1例临床分析及其康复治疗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1例genitopatella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及其康复治疗。方法分析1例genitopatellar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基因突变资料,并评估其康复干预的疗效。结果患儿存在骨骼、生殖器、胼胝体、心脏、肾脏等多脏器发育不良以及严重的精神运动发育迟缓,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KAT6B基因c.3845delA.(p.E1282Gfs*6)杂合移码变异,该杂合变异未见文献报道,早期干预、定期评估、避免二次损伤对患儿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结论KAT6B基因c.3845delA.(p.E1282Gfs*6)杂合移码变异可能为患儿的致病原因,系统规范化的康复干预对患儿运动及语言发育方面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 舒丹丹谭嘉红顾琴霍洪亮吉永春曹徐君张何威王巍巍
- 关键词:康复
- 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小肌肉和发育的影响
- 目的观察日常生活作业智能训练系统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小肌肉和发育影响。方法 2022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治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和观察组都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 李明娣王银梁冠军魏来张何威顾琴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发育
- 左乙拉西坦治疗痉挛型脑瘫儿童临床下痫样放电的研究
- 顾琴霍洪亮吉永春曹徐君张何威
-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联合局部振动治疗偏瘫型脑性瘫痪儿童疗效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局部振动(LVB)治疗对偏瘫型脑性瘫痪(HCP)儿童下肢痉挛、平衡功能和步态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HCP儿童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rTMS联合LVB组(联合组),每组2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物理因子治疗、痉挛肌牵伸训练、体位转移训练、站立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3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12周。rTMS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低频rTMS治疗,频率5 Hz、强度35%运动阈值(MT)、刺激时间10 s、序列间隔20 s,2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12周。联合组在rTMS组基础上接受LVB,振动频率15~20 Hz,位移<7 mm,10 min/次,1次/d,5 d/周,持续治疗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估患儿小腿三头肌的痉挛程度;采用Fugl-Meyer平衡功能评定量表(FM-B)评估患儿平衡功能;采用Gait Watch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估患儿三维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患侧髋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屈曲和患侧踝关节屈曲)。结果:与治疗前比较,rTMS组和联合组治疗后MAS评分均明显降低,FM-B评分和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患侧髋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踝关节屈曲)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rTMS组和联合组治疗后MAS评分均明显降低,FM-B评分、患侧步长和步速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rTMS组比较,联合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降低,FM-B评分和步态参数(步速、患侧步长、患侧髋关节屈曲、患侧膝关节屈曲、患侧踝关节屈曲)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TMS联合LVB可有效改善HCP儿童下肢痉挛、平衡功能和步态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李明娣梁冠军张大力张何威王维顾琴
- 关键词:痉挛儿童
- 丰富环境下的有氧运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和工作记忆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下的有氧运动对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和工作记忆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22年5—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就诊的ASD儿童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2组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此外,对照组进行小组室内散步活动,观察组采用小组室内跨越障碍物跑步的方式进行有氧运动,并且每周更换1次室内环境。15 min/次,2次/d,5 d/周,连续进行15周。治疗前后采用重复刻板行为检查表(RBS-R)进行重复刻板行为评估,采用第4版韦氏幼儿/儿童智力量表(WPPSI/WISC-Ⅳ)进行工作记忆的评估。结果治疗15周后,对照组RBS-R总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在刻板行为、强迫行为和总分上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P<0.01);2组组间比较,观察组在刻板行为和总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WPPSI/WISC-Ⅳ评分中的工作记忆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有氧慢跑干预停止后4周,观察组RBS-R得分较干预15周时进一步降低(P<0.05)。结论丰富环境下有氧运动可以减少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提升工作记忆功能,并且在有氧运动停止后可持续减少ASD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
- 王银顾琴梁冠军陈小明魏来张何威李明娣
- 关键词:孤独症谱系障碍有氧运动丰富环境
- TCF4基因突变致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 2024年
- 目的总结分析2例特殊皮特-霍普金斯综合征(PTHS)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方法对2例PTHS患儿的临床资料和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典型临床表现相关的病例报道及相关文献。结果2例PTHS患儿均为男性,表现为特殊面容,发育迟缓。头颅磁共振成像、脑电图、血液生化检查、外周血染色体、血尿遗传代谢筛查均无异常。第1例患儿2岁,基因测序结果显示转录因子4(TCF4)基因17外显子区域杂合变异,为首次报道致病的新发突变c.1504C>T,可导致氨基酸p.Q502*改变。第2例患儿10岁,基因测序结果显示TCF4基因12外显子区域新发变异,c.990G>A,可导致氨基酸p.Ser330=改变。检索到相关文献110篇,纳入文献复习15篇,报道40种TCF4基因突变,分别位于外显子7~19,涉及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无义突变、剪切突变和错义突变。结论2例首次报道的TCF4基因突变位点丰富了PTHS的基因变异谱,为临床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 陶茜霍洪亮夏秦吉永春张何威曹徐君顾琴
- 关键词:儿童
- 脑性瘫痪儿童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6~10岁脑性瘫痪(简称脑瘫)儿童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在医院确诊且年龄在6~10岁(手功能分级Ⅰ~Ⅲ级)的脑瘫儿童5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双手操作功能调查表、中文版儿童残疾评定量表-计算机自适应测试、瑞文彩色型推理测验、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对脑瘫儿童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线性回归分析检验脑瘫儿童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的相关性。使用Graphpad prism9.3绘制散点图,使用Dagitty online software构建有向无环图为线性回归模型选择变量。结果脑瘫儿童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之间呈正相关性,痉挛型偏瘫儿童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之间的相关性更强(r=0.727,P<0.05)。痉挛型偏瘫和痉挛型四肢瘫儿童各项量表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模型中,手功能是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手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之间有着正相关关系。痉挛型偏瘫和痉挛型四肢瘫儿童的手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之间的相关程度不同。
- 叶元元曾梅凤张何威
- 关键词:脑性瘫痪儿童手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影响因素
- 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的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88例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按组间基本资料可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行为分析疗法干预联合家庭护理培训,比较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评分、孤独症治疗评估量表(ATEC)评分、患儿家长满意度等临床相关数据。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孤独症行为量表(AB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B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ATE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ATEC的社交、感知/认知、表达/语言沟通、行为及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分析疗法结合家庭护理培训对孤独症谱系障碍患儿的干预效果明显,不仅在患儿行为和功能方面取得积极成效,而且得到了家长们的高度认可。
- 李春芳张何威叶元元曾梅凤顾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