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亚星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2篇写作
  • 2篇80后写作
  • 1篇当地文学
  • 1篇地文
  • 1篇地文学
  • 1篇中长篇小说
  • 1篇日本文学
  • 1篇手法
  • 1篇文化特征
  • 1篇文学翻译
  • 1篇小说
  • 1篇写作手法
  • 1篇李碧华小说
  • 1篇怀旧
  • 1篇翻译
  • 1篇翻译理论
  • 1篇干点
  • 1篇80后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黄亚星

传媒

  • 1篇华文文学
  • 1篇明日风尚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5
  • 1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他们:文化与市场——论“80后”写作的崛起与流行
“80后”写作现象自1999年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起到2004年受到文学界、教育界、国内外各种媒体甚至西方文化研究机构的全面关注。本文试图梳理“80后”这一近年来文坛、文化教育界以及传媒出版业都十分瞩目的现象之兴起过程及发...
黄亚星
关键词:当地文学写作手法文化特征
边缘的怀旧者——李碧华小说的意识结构被引量:9
2004年
李碧华的几部长篇小说 ,她关于爱情、女性、情欲、宿命等的个人意识是复杂而不确定的 ;关于本土的香港意识看似鲜明而独立 ,实则并不是其作为通俗消费文化所要刻意去探究的。李碧华的个人意识、香港意识是与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传统的、民族的中国意识交融在一起的 ,前两者又以后者为根基和源泉。李氏是典型的香港人 ,她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香港的市民意识———高度发达的物质金钱社会中 ,个人动摇的人生观、价值观 ;萌生发展中重寻历史、追认身份的香港意识 ;充满华夏文化认同心理的、内心深植的中国意识。
黄亚星
关键词:中长篇小说
文学翻译中应该注意的若干点——林译与我译之我观
2016年
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文学作品因其包含作者鲜明的思想,属于形象思维,较之自然科学体裁和社会科学类的体裁,更为难译,故文学翻译在翻译体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20世纪70年代,随着"村上热"在中国的兴起,林少华文学翻译愈发成为中外文学翻译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笔者在阅读国内学者翻译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林少华老师课堂所授翻译知识,通过分析笔者译与林译之间的差距,发现文学翻译中应该注意的若干点,以表明笔者今后的努力方向及目标。
黄亚星
关键词:文学翻译日本文学翻译理论
他们:文化与市场-论"80后"的崛起与流行
黄亚星
关键词: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