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旭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蜈蚣草
  • 3篇
  • 2篇相互作用
  • 2篇赋存
  • 1篇植物修复
  • 1篇生物降解
  • 1篇污染
  • 1篇基团
  • 1篇降解
  • 1篇交互影响
  • 1篇根部
  • 1篇赋存特征
  • 1篇复合污染
  • 1篇苯并(A)芘
  • 1篇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廖晓勇
  • 3篇马旭
  • 2篇张玉秀
  • 2篇阎秀兰
  • 1篇王亮
  • 1篇马栋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蜈蚣草中芘与砷的赋存特征及其相互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超富集植物蜈蚣草能够累积土壤环境中的砷,为探明蜈蚣草植株中芘的赋存特征及其与砷的相互作用,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芘在该植物中赋存和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添加芘导致蜈蚣草各部位砷含量显著降低,其中叶部和茎部砷含量下降幅度达35%左右,根部砷含量减少20.5%.芘的添加使得植物各部位三价砷比例下降,五价砷比例升高,蜈蚣草叶部三价砷和五价砷赋存浓度下降幅度最大,下降幅度分别为42.2%和32.49%.添加砷可促进蜈蚣草根部和茎部中芘的积累,每株分别增加了9.8μg和139 ng,但对叶部中芘的积累无显著影响.芘主要分布于蜈蚣草细胞膜与细胞内部的细胞器膜结构及细胞核核膜附近,但细胞质中芘的含量较少,茎部韧皮部与皮层以及叶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中几乎没有检测到芘.
张玉秀马旭廖晓勇阎秀兰马栋龚雪刚
关键词:蜈蚣草植物修复交互影响
苯并(α)芘与砷在蜈蚣草中的赋存转运规律及其交互作用
2021年
蜈蚣草能够超累积土壤中的砷,对土壤环境中的多环芳烃也具有较好的耐受能力,是修复砷和多环芳烃复合污染的理想修复手段之一.为探究在苯并(a)芘和砷(As)单独污染和复合污染条件下的蜈蚣草对两种污染物的吸收转运,通过水培模拟实验揭示蜈蚣草体内砷与苯并(a)芘的交互作用,同时采用双光子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技术检测观察苯并(a)芘在蜈蚣草中的赋存和分布.结果表明,添加苯并(a)芘使得蜈蚣草各部分总砷含量均下降.其中,叶、茎、根分别下降149.4、78.59、47.05mg·kg^(-1)(以DW计)(p<0.05),叶部下降幅度最大,达到47.3%,根部及茎部含量分别下降了40.9%和38.2%(p<0.05).同时苯并(a)芘的添加也改变了砷在蜈蚣草体内的赋存形态,根部与叶部三价砷的比例分别下降了3.87%、4.20%(p<0.05),而茎部两种砷形态比例无显著变化.砷的添加促进了蜈蚣草各部分对苯并(a)芘的积累,每株根部、茎部和叶部的累积量分别增加了4680、109.26和226.61ng(p<0.05),说明苯并(a)芘和砷在蜈蚣草植株中交互作用显著,砷的添加不会改变苯并(a)芘的赋存位点,但会增强蜈蚣草对于苯并(a)芘吸收,而苯并(a)芘的添加则会抑制砷的吸收,苯并(a)芘首先由蜈蚣草根部表皮细胞吸收,通过茎部的U型维管束及茎部外缘细胞转运到叶部,赋存于叶部的表皮细胞、叶脉组织及气孔细胞当中.
杨宝林廖晓勇廖晓勇王亮王亮张玉秀张玉秀
关键词:苯并(A)芘复合污染蜈蚣草相互作用
砷-菲对蜈蚣草根部不同碳基团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离体鲜根实验和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13C-NMR)研究蜈蚣草根部对砷和菲的吸收特征及根部碳基团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蜈蚣草根部在无蒸腾作用的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吸收砷和菲,添加菲能够促进离体鲜根对砷的吸收,添加砷也可提高菲的吸收,与对照相比,菲提高了15%-53%.蜈蚣草离体鲜根中以烷氧基C为主,羧基C比例最低,且主要为羧酸、酯和酰胺类羧基C,添加砷和菲会显著增加蜈蚣草离体鲜根中羧基C的比例.蜈蚣草离体鲜根为应对砷和菲的胁迫形成了分子结构更为稳定和复杂的芳香类有机质,从而提高离体鲜根的抗性和适应性.
廖晓勇龚雪刚阎秀兰马旭吴泽嬴
关键词:蜈蚣草生物降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