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尚鑫

作品数:6 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纯疱疹
  • 1篇单纯疱疹病毒
  • 1篇心肌
  • 1篇心肌酶
  • 1篇心肌酶水平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标本
  • 1篇移植术
  • 1篇移植术后
  • 1篇原菌分布
  • 1篇原体
  • 1篇肾移植
  • 1篇肾移植术
  • 1篇肾移植术后
  • 1篇生化
  • 1篇生化检验
  • 1篇生化结果
  • 1篇生殖
  • 1篇生殖器
  • 1篇生殖器疱疹

机构

  • 5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5篇尚鑫
  • 2篇张莉
  • 1篇蒋翠霞

传媒

  • 1篇医学新知
  • 1篇皮肤病与性病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19
  • 2篇201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结果的影响分析
2018年
目的 探讨标本存放时间对生化结果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生化标本260例,分析比较不同时间及存放方式对钠(Na+)、钾(K+)、氯(Cl-)、尿酸(UA)、肌酐(Cre)、葡萄糖(GLU)、肌酸激酶(CK)、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青梅(LDH)等影响。结果 室温存放、直接4℃冰箱存放以及离心分离后4℃冰箱存放对于血生化指标检验结果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除ALB及CK外,其余指标均在两个小时后发生变化。结论 血液标本离体后不同放置时间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临床需求科学合理的选择保存条件和时间,确保检验结果的稳定性。
尚鑫
关键词:血液标本生化检验
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的两种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2018年
目的将疱疹病毒抗原酶免疫检测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应用于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的检测中,评估和分析两种检测结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7月本院性病门诊收治的50例疑似生殖器疱疹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同时进行疱疹病毒抗原酶免疫检测及荧光定量PCR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对生殖器疱疹的阳性检出率。结果疱疹病毒抗原酶免疫检测法对生殖器疱疹的阳性检出率(20.00%)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法阳性检出率(22.00%),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在生殖器疱疹病毒抗原的检测中采取疱疹病毒抗原酶免疫检测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均得到良好效果,但荧光定量PCR检测法所用仪器昂贵且对环境要求更严格,较难在临床中广泛使用,而疱疹病毒抗原酶免疫检测法操作简便,更适用于基层医院。
尚鑫
关键词:生殖器疱疹单纯疱疹病毒抗原
14岁以下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分析
目的统计分析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抗体IgM,为临床提供诊疗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6-2018年6月来我院就诊14岁以下呼吸道感染患儿745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患儿血清中的肺炎衣原体(CP)、肺炎支原体(MP)、...
蒋翠霞尚鑫孙君杨丽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间接免疫荧光法儿童
文献传递
NT-proBNP、CRP及心肌酶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伴脑心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N末端脑利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及心肌酶水平在预测急性脑梗死(ACI)伴脑心综合征(C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10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收治7d内是否发生CCS予以分组,设为CCS组(n=65例)及非CCS组(n=37例),收集两组人口学资料、心功能指标、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并进行比较,经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的预测价值。结果相比于非CCS组,CCS组LVEF更低,LDH、AST、ALT、CK、CK-MB、NT-proBNP、CRP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预测ACI伴CCS发生诊断价值最高,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77%、81.08%,此时AUC值为0.917,最佳截断值为975.10ρg/mL,CK-MB居第2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81.08%,此时ACU值为0.903,最佳截断值为45.90U/L,CRP则居3位,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3.85%、67.57%,此时ACU值为0.889,最佳截断值为20.05mg/L。结论ACI伴CCS患者多有心肌酶水平、NT-proBNP及CRP升高,以上指标用于ACI伴CCS患者诊断有一定预测价值,尤以NT-proBNP预测价值最高。
尚鑫孙君张莉
关键词:脑心综合征心肌酶水平
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接受肾移植的49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内是否发生感染将患者分为非感染组和感染组。统计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移植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495例肾移植患者术后1个月内感染发生率为16.16%(80/495),其中泌尿系统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发生率为71.43%(65/91)。活体肾移植和尸体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0例肾移植术后感染患者感染部位分泌物中共检出病原菌10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3株(57.80%),革兰阳性菌43株(39.45%),真菌3株(2.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及术前是否透析、住院时间和尿管留置时间与术后感染有关(P<0.05);性别、年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状动脉性心脏病、透析时间以及术前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水平和供体情况、移植后排斥反应与术后感染无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低ALB和Hb水平、术前透析、住院时间>30 d及尿管留置时间>3 d是导致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细菌感染风险较高,泌尿系统是其常见感染部位之一,术前低ALB和Hb水平、术前透析、住院时间>30 d及尿管留置时间>3 d是肾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尚鑫张莉
关键词:肾移植病原菌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