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科
- 作品数:9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市松江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大学生童年不良经历与聚集性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
- 2024年
- 目的 了解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聚集模式,探索童年不良经历与聚集性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为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22年11-12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4所大学,再运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3 039名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基本信息、童年不良经历和健康危险行为。通过潜在类别分析探索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潜在分类,并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童年不良经历与聚集性健康危险行为的关联。结果 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可分为低风险组、吸烟饮酒高危组和摄糖过度组3个类别,占比分别为84.60%,10.37%和5.03%。童年时期有无虐待忽视、家庭功能不良及其他逆境的大学生在健康危险行为3个潜在类别组的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10.67,106.55,104.41,P值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童年期虐待忽视、家庭功能不良、其他逆境均增加大学生吸烟饮酒高危组的发生风险(OR值分别为6.24,3.80,3.68),童年期虐待忽视增加大学生摄糖过度组的发生风险(OR=2.18)(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童年不良经历与聚集性健康危险行为之间存在关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童年不良经历的发生,有助于减少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
- 张方芳张文翠杨思怡沈科奚超
- 关键词:虐待儿童
- 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学生尝试卷烟及电子烟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学生尝试卷烟及电子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青少年控烟工作的实施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于2019年9月在上海市松江区的3所初中、2所高中和1所职高中抽取583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学生卷烟尝试使用率为12.01%,电子烟尝试使用率为7.55%,两者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多因素非条件log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每周零花钱、母亲吸烟、好友吸烟以及吸烟是否有吸引力的认知是学生尝试卷烟与否的影响因素(均P<0.05)。好友吸烟、老师吸烟、吸烟是否有吸引力的认知以及社交场合吸烟是否让人舒服的认知是学生尝试电子烟与否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上海市松江区青少年尝试卷烟及电子烟受吸烟认知水平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重点关注对吸烟认知水平不高的高年级学生,加大对电子烟的管控力度,联合学校、家庭和社区,为青少年创建无烟环境,帮助青少年学生培养健康行为。
- 张方芳张文翠沈科杨思怡姜永根奚超
- 关键词:卷烟
-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对《上海市民健康公约》的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调查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对《上海市民健康公约》(简称“公约”)的态度和执行情况,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公约”宣教活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450名18周岁及以上的松江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公约”的居民知晓率为81.52%,其中“八不行为”“十个提倡”的完全认可率分别为87.59%和78.76%,“十个提倡”的完全实施率为58.2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完全认可“八不行为”受到居民文化程度的影响;是否完全认可“十个提倡”受居民文化程度和是否知晓“公约”的影响;“十个提倡”完全实施仅与是否知晓“公约”有关。结论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对“八不十提倡”的认可度较高,实施方面有所欠缺。建议在后续的宣传工作中,应丰富宣传模式、关注重点人群,侧重于引导市民践行公约内容。
- 张方芳张文翠沈科杨思怡姜永根奚超
- 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吸烟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 2024年
- 目的 了解上海市松江区居民健康素养与吸烟行为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控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2年对上海市松江区15~69岁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松江区居民2022年的总体健康素养具备水平为41.02、吸烟率为19.91%。不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是否患慢性病的居民吸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总体健康素养、3个方面和6类问题健康素养水平者的(除传染病防治素养和安全与急救素养外)现在吸烟率均低于不具备者(P<0.05)。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理念和基本知识素养以及是否患有慢性病是吸烟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现在吸烟行为与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相关,应深入开展吸烟危害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以降低人群吸烟率。
- 杨思怡张文翠奚超张方芳沈科
- 关键词:吸烟
- 2010—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控烟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了解2010—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各类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以及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知晓情况。方法 采用现场观察的方法,在松江区16类公共场所中随机抽取研究对象开展监测,监测人员以顾客身份进入该场所,观察30min。记录场所该时段内客流量、控烟标志、烟具的设置、可见烟蒂的数量、顾客和员工在此期间的吸烟情况及是否劝阻等情况。并对上述场所内管理者、员工及顾客应用统一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2010—2013年共调查场所内工作人员4187人和顾客4195人,工作人员和顾客对《条例》知晓率均有所降低,趋势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χ2CMH=109.03,P〈0.01;χ2CMH=78.67,P〈0.01)。2010—2013年松江区场所内吸烟区设立比例呈现上升趋势(P〈0.05),而公共场所控烟宣传资料摆放比例呈现下降趋势(P〈0.05)。餐饮场所、互联网场所、娱乐场所和酒吧或咖啡吧观察到有人吸烟。结论 《条例》对松江区控烟工作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社会支持环境逐步形成,但餐饮、娱乐等场所《条例》执行情况仍不理想,需要进一步对场所经营者及管理者开展宣传教育。
- 张文翠邹美凤田柏祥姚彩红沈科
- 关键词:烟草控制知晓情况
- 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控烟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评估《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条例》(简称《条例》)修正案的实施成效,为各执法部门后续对公共场所控烟的执行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法,2017-2021年在上海市松江区14类公共场所中抽取110家场所作为监测点,采用现场观察法对监测场所进行连续5年控烟实施情况和效果的监测,并对场所内的工作人员和外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条例》修正案实施后,2017-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吸烟情况出现率分别为30.9%、35.5%、27.3%、18.2%和14.5%,总体呈下降趋势(χ^(2)_(趋势)=14.535,P<0.001)。不同年份场所禁烟标识和举报电话的张贴率均维持在98.0%以上,但场所控烟资料摆放率从2017年的76.4%下降至2021年的49.1%。2017-2021年调查对象对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以“过滤嘴不可降低吸烟的危害”知晓率最低,知晓率为34.9%~56.5%;“被动吸烟不比主动吸烟危害小”知晓率最高,知晓率为64.6%~80.5%。场所工作人员对《条例》的总体知晓率和支持率分别为95.0%和99.3%,场所外来人员对《条例》的总体知晓率和支持率分别为89.2%和98.0%。结论 《条例》修正案在上海市松江区的实施获得一定成效,但部分控烟指标存在回落现象,需提高重视,做好长期宣传与监管。
- 张方芳杨思怡张文翠沈科姜永根奚超
- 关键词:公共场所
- 上海市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对上海市松江区高校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为开展大学生营养教育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四所高校30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上海市松江区有76.24%的大学生存在不良饮食行为,其主要表现为不健康减肥行为(48.44%)、经常不吃早餐(40.31%)、不喝牛奶/酸奶/豆浆(15.86%)、经常喝含糖饮料(9.31%)、经常吃甜食(6.38%)、经常吃油炸食物(5.17%)。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女性、高BMI、高月生活费是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的危险因素。结论上海市松江区高校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普遍存在,应重视对大学生的营养教育,采取针对性的改善措施。
- 张方芳姚春霞张文翠杨思怡沈科奚超
- 关键词:大学生不良饮食行为影响因素
- 上海市松江区“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合理用药”干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了解合理用药主题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松江区两个街镇作为项目开展点,根据上海市健康教育所下发的调查问卷,针对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方面,对研究对象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抗生素使用、药品存放等基本知识欠缺。通过健康教育干预工作的开展,居民的合理用药KAP水平和健康技能显著提高。结论对基线与干预后的效果评估显示:相关干预措施的开展,使居民合理用药的KAP水平和健康技能有了显著提高。
- 张文翠邹美凤姚彩红沈科
- 关键词:合理用药知信行
- 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实施情况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了解2018年上海市松江区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实施情况并进行分析。方法在松江区规定的14类公共场所中随机选取111家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场所,调查员以顾客的身份进入各场所,观察30 min并记录场所内该时段的客流量和人员的吸烟情况以及禁烟宣传资料和相关标识的张贴情况、有无烟蒂、烟具、设立吸烟区等情况,并对场所内的管理者、工作人员、拦截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018年在14类公共场所中,餐饮及娱乐场所的吸烟行为较多且少有人劝阻;并且此类场所存在的烟蒂、烟具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类型的公共场所。此类场所的公众对控烟条例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也低于其他场所(P<0.01)。结论目前,社会虽加强了对控烟政策的宣传力度,公众对控烟条例及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依旧不够理想,且餐饮及娱乐场所的监管隶属公安部门,对此类场所的管理仍需改进。
- 凌雨晨奚超张文翠沈科杨思怡
- 关键词:公共场所吸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