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宁
- 作品数:10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商务职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历史回顾与经验启示被引量:4
- 2020年
- 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取得了育人理念与时俱进、育人载体不断丰富、育人政策逐步聚焦、育人机制从无到有的伟大成就。在新时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浪潮中,高职院校必须在吸收过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改革步伐,把握新特征,打造新队伍,出台新办法,搭建新载体,以提高实践育人工作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育人对象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 马宁马宁
- 关键词:实践育人高职院校历史经验
- 凉山彝区思想扶贫中家风家训建设问题与对策探讨
- 2019年
-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道重远,家风家训作为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的微观载体,有利于将凉山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为家庭价值观,推动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促进民族团结,对凉山彝族地区精准脱贫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马宁
- 传统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业务初探被引量:1
- 2016年
- 互联网金融自进入公众视野以来,一路高歌猛进,极大地冲击了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领域,带走了商业银行的很多客户群体。面对这种情况,传统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地通过优化产品与客户体验,开发自身移动互联网业务并积极与互联网金融机构合作提升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创属于自己的互联网金融之路。
- 马宁
- 关键词:传统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
- 家风家训建设在凉山彝区思想扶贫中的价值逻辑与现实路径
- 2019年
-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脱贫攻坚任道重远,其精神与文化贫困成为致贫返贫的根源之一。家风家训建设是凉山彝族地区思想扶贫中的重要文化载体和实践手段,对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精准脱贫和社会文化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并将促进区域内各民族人民的共同进步、繁荣和团结,有利于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 马宁
- 自媒体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规律遵循与实践创新被引量:1
- 2019年
- 自媒体工具的迭代更新与广泛应用,从教育载体、教育方式、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方面影响和冲击着当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导致“三全育人”中全员无措与恐慌、过程失序与失控、阵地失守与失语。面对新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方法,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基础上,继承优良传统,把握育人规律,创新育人方法,构建基于自媒体工具的“四级双向三全”的自媒体一体化育人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以实际行动回应自媒体时代“三全育人”的理论热点与实践难点。
- 马宁
- 关键词:自媒体三全育人育人规律
- 凉山彝区精准扶贫的多主体协同机制初探
- 2019年
- 凉山彝族地区作为我国主要的集中连片贫困区之一,是精准扶贫的难中之难,坚中之坚,脱贫攻坚任道重远,需要多种扶贫主体的深度参与和密切配合。在多扶贫主体格局中,政府、企业、社会与贫困个体应该各司其职,既要突出工作侧重点,又要围绕共同的工作目标开展工作,因此,有必要因地制宜,构建符合凉山彝区特点的多主体精准扶贫协同机制。机制的构建将有利于推动凉山彝族地区精准扶贫工作产生整体合力,促进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早日实现。
- 马宁
- 互联网金融对电子商务影响方式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出现了爆发式增长并逐渐影响到其它相关行业,尤其是电子商务行业。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第三方支付、互联网银行、互联网理财等方式进行,并有各自的影响机制和路径。互联网金融对电子商务的影响深入而持久,从电商消费者、电商平台、电商供应商三个角度同时改变了电子商务的业态形式,最终揭示了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趋势。表现在:电商金融化与金融电商化并行,用户至上主义盛行,新零售业态初现,行业集中度上升,电商混业经营特征明显,产品与服务场景愈加丰富等六大方面。
- 马宁
-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混业经营共享经济新业态
- 国外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重要启示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消费金融行业在我国不断发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也扩展至全国。但是,这个新型的金融产品在我国的市场认可度、产品类型、风险防控等方面都面临各种问题。本文在分析国外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为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在国家法律体系、征信体系、风险防控、产品创新、员工队伍等方面提出了策略建议,以期为消费金融发展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 马宁
- 关键词:消费金融法律体系风险防控
- 凉山彝族地区脱贫攻坚中职教培训实践探究
- 2020年
- 凉山彝族地区的职教培训扶贫存在着参训人员覆盖面较低、校企与校地联动不足、农村劳动力转移作用不强等问题,分析其原因则主要源于思想认识不足、贫困人口自身接受能力有待提升、职教培训扶贫与其他扶贫方式的有效协同不够等.基于此,探究提升职教培训扶贫工作效果的策略,以巩固脱贫致富成果,实现凉山彝族地区的短期脱贫和长远发展双重目标.
- 马宁
- 关键词:职教培训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