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谢坤

谢坤

作品数:11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水稻
  • 2篇蛋白基因
  • 2篇栽培
  • 2篇收割
  • 2篇种子
  • 2篇转基因
  • 2篇转基因水稻
  • 2篇豌豆
  • 2篇豌豆苗
  • 2篇基因水稻
  • 2篇基因组
  • 2篇褐飞虱
  • 2篇飞虱
  • 2篇测序
  • 1篇单粒
  • 1篇单粒种
  • 1篇单粒种子
  • 1篇定位孔
  • 1篇定位球

机构

  • 11篇山东省农业科...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山东中农联合...

作者

  • 11篇谢坤
  • 9篇杨永义
  • 7篇李娜娜
  • 6篇白静
  • 3篇夏晗
  • 3篇姚方印
  • 3篇丁汉凤
  • 3篇李广贤
  • 2篇蒲艳艳
  • 2篇段乃彬
  • 2篇宫永超
  • 2篇王效睦
  • 2篇李润芳
  • 1篇王昆
  • 1篇柳絮
  • 1篇魏玉明
  • 1篇郭涛
  • 1篇王俊峰

传媒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杂交水稻
  • 1篇北方水稻

年份

  • 2篇2025
  • 7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调节多功能定量取种装置及使用方法
可调节多功能定量取种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育种研究中取种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从储种瓶或储存盒内取种时存在的取种效率低下、种子长时间暴露不利储存的问题。包括支架、取样板和限量件,所述支架为U形结构,所述限量件和取样板上下设...
杨永义谢坤李娜娜夏晗
水稻新品种鲁资稻14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2024年
鲁资稻14号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以W1304为母本、圣稻13为父本有性杂交后,经南繁北育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粳稻品种。该品种优质高产、较抗稻瘟病,且株型紧凑、株高中等、耐肥抗倒、不早衰、熟相好,适宜于机插秧等轻简栽培方式。该品种于2022年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鲁南、鲁西南稻区及江苏北部、安徽北部地区种植。从播种、移栽、水肥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鲁资稻14号的栽培技术要点。
谢坤杨永义姚方印柳絮李广贤郭涛丁汉凤
关键词:粳稻品种选育栽培技术
山东省主要栽培苹果基因组重测序及SNP芯片位点挖掘
2021年
为促进苹果品种快速鉴定、种质资源评价及选择利用,本研究对山东省31个栽培苹果开展了重测序及SNP位点挖掘研究。样品DNA提取自叶片,并按照Illumina操作手册制备双端文库。经由Hiseq 4000平台对31个苹果基因组进行重测序,共产生了363 Gb的高质量序列,平均每样品12.5 Gb,这代表了苹果基因组大约15.9倍覆盖度。充分满足重测序分析及SNP位点挖掘的需要。错配率比较试验发现随着错配率逐渐升高,比对率逐渐升高至饱和。其中总比对率、成对数据比对率及单端数据比对率与错配率呈现显著相关(P<0.000 1),均符合一元四阶方程(回归系数R^(2)>0.99)。随着错配率提高,比对严谨度降低;基因组覆盖度逐渐升高,杂合位点准确度逐渐提高。采用两种算法所得到的位点,根据‘染色体+位点信息’作为特征值取交集,得到高可靠的单碱基SNP位点数据集:共检测到374 404个变异,平均每隔1 896个位点能够检测到一个变异,桑格验证试验准确度高达98.1%。SNP的功能注释分析结果显示在全部373 763个位点中有143 269个(38.27%)位于基因间区,25 047个(6.7%)位于基因编码区,179 426个(47.92%)位于基因上游-下游的2 kb区域。在所有编码区SNP里,有13 422个是非同义变异位点,11 625个是同义变异位点。两种SNP比率为1.15∶1。进一步利用过滤的4DTV位点,采用邻接算法构建的聚类分析结果符合山东省栽培苹果分类的趋势。
段乃彬马玉敏王昆王效睦谢坤白静杨永义蒲艳艳宫永超
关键词:栽培苹果基因组
豌豆苗定量收割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豌豆苗定量收割器,涉及豌豆苗收割技术领域,解决人工收割方式无法定量收割的问题。包括收割器底板和定量组件,所述收割器底板用于与栽种豌豆苗的种植盘上表面贴合,所述收割器底板的一端具有切割刀片,所述收割器底板的...
白静李润芳李冠谢坤马玉敏李娜娜
豌豆苗收割组件及使用方法
豌豆苗收割组件及使用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手持剪刀对豌豆苗进行收割时存在的,效率低下、豌豆苗排列不整齐的问题。包括配套使用的分拨切割装置和捆扎装置,分拨切割装置包括机架、分拨单元和切割单元,机架为“U”形结构,分拨单元包括第...
白静李冠谢坤李润芳杨永义
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6的研究
2024年
褐飞虱是危害水稻的重要害虫,对水稻的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选取对褐飞虱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糖运输蛋白基因6(Nlst6)为靶标基因,构建表达靶标基因的dsRNA的RNAi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筛选获得表达靶标基因的dsRNA和siRNA的转基因水稻材料。褐飞虱取食转基因水稻后,体内靶标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雌虫生殖力及后代若虫体重均显著降低,但未有致死表型出现。综上,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干扰褐飞虱的生长发育来防治褐飞虱成为可能,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依据。
谢坤李娜娜丁汉凤白静丛韫喆李广贤姚方印杨永义
关键词:褐飞虱RNAI转基因水稻
RNA干扰沉默褐飞虱糖转运蛋白基因4的研究
2025年
褐飞虱是水稻上危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目前的防治措施存在各种弊端,开展控制褐飞虱的探索研究可开辟新的防治途径。本研究利用dsRNA(double-stranded RNA,双链RNA)介导的RNAi(RNA interference,RNA干扰)技术,以褐飞虱糖运输蛋白基因(Nlst4)为靶标,在体外合成Nlst4的dsRNA,将其饲喂褐飞虱若虫后,其体内目标基因表达量显著下降,产生致死表型;构建Nlst4的RNAi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侵染转化培育转基因水稻,褐飞虱取食后,体内目标基因转录水平显著降低,1龄、2龄若虫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未出现致死表型。试验结果证实,利用RNAi技术通过培育转基因水稻防治褐飞虱存在可行性,可为后续转基因抗褐飞虱水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谢坤丁汉凤李娜娜贾素平白静丛韫喆李广贤姚方印杨永义
关键词:褐飞虱RNA干扰人工饲喂转基因水稻
山东4个地市藜麦种植试验初探
2025年
藜麦是唯一一种单一植物即可满足人体所有营养需求的作物,大多适宜在冷凉少雨气候下生长。为了将藜麦引种到雨热同季的山东,丰富山东省农业种植业结构,2022-2024年在烟台、东营、济南、泰安4个地市6个试验点开展了126份资源的试种,对其相关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适宜山东藜麦籽粒生产的播种时间为3月5日前和8月下旬,适宜藜麦品种的生育期应尽量小于100d,适宜收获时间为6月15日前和12月15日前,最高产量可达265.0kg/667m2;藜麦引种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为籽粒成熟月份降雨量、年平均高温日数、苗期土壤含水量及生育期。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山东省藜麦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宫永超魏玉明谢坤杨永义丛韫喆辛富刚李娜娜蒲艳艳田汝美
关键词:引种播期生育期
半自动单粒种子磨样设备及磨样方法
半自动单粒种子磨样设备及磨样方法,涉及种子研磨加工处理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对单粒种子的研磨,解决现有种子研磨方式研磨效率低的问题。磨样设备包括基座、支撑臂、转盘和研磨组件,所述支撑臂和基座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具有支撑杆,所述...
李娜娜杨永义谢坤夏晗
萝卜叶绿体及线粒体基因组测序与组装被引量:9
2015年
为从分子水平上探讨萝卜雄性不育机理及育性恢复关系,本研究对4个萝卜雄性不育系及1个雄性不育保持系材料进行了线粒体及叶绿体的基因组测序、组装。测序采用PE90策略,获得Cleandata 1.2 G。通过数据过滤、计算测序深度及Kmer频度分析,确定了组装的mer值及覆盖度参数。我们先用Cleandata组装叶绿体基因组,再用过滤的数据组装线粒体基因组,最后利用Sanger测序填补Gap得到各基因组全长。结果表明参试样品萝卜叶绿体基因组长度在153 352~153 445 bp之间,线粒体基因组长度在239 696~258 853 bp之间,均包括1个LSC,1个SSC及1对反向重复序列。基因注释结果表明叶绿体基因组编码了87个蛋白基因、20个t RNA基因及4个r RNA基因,线粒体基因组则编码了82个蛋白基因,17个t RNA基因及3个r RNA基因。
段乃彬王俊峰白静谢坤王效睦
关键词:萝卜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