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东
- 作品数:23 被引量:86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 温度对X80管线钢CO_2腐蚀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2年
- 在模拟实际工况下,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X80管线的CO2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质量损失法、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等分析手段,研究了温度对X80管线钢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实验钢的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在30℃时,试样表面未形成完整的腐蚀产物膜,此时环境温度较低,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也最小;在60℃时,平均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值,此时腐蚀产物膜脱落严重,但点蚀现象并不明显;当温度到达90℃时,实验钢的点蚀速率达到最大值,并且点蚀速率与平均腐蚀速率相差程度最大;在120℃时,腐蚀产物膜与基体以及内外层之间的结合最为紧密,对基体的保护作用增强,所以此时的腐蚀速率比60、90℃的腐蚀速率均低。
- 张均生武会宾王立东蔡庆伍
- 关键词:X80管线钢CO2腐蚀腐蚀速率
- 热处理工艺对预硬型塑料模具钢组织的影响
- 2012年
- 研究了预硬型塑料模具钢连续缓慢冷却转变组织及多次淬火对连续缓慢冷却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随淬火次数的增加,奥氏体转变初始温度变化不大,但是终了温度逐渐降低。奥氏体化次数对随后的马氏体转变并没有多大影响,但对随后的贝氏体转变有较大影响。多次淬火条件下比未淬火时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缩小,转变初始温度降低,组织内粒状贝氏体减少,而较低的转变起始温度使得转变产生的组织更多的体现为板条状特征。多次淬火未能细化原奥氏体组织,但晶粒变得更加均匀。
- 周洪宝蔡庆伍武会宾王立东
- 关键词:预硬型塑料模具钢淬火贝氏体
- 一种基于分层随机森林的变量重要性分析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分层随机森林的变量重要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待处理数据集,所述待处理数据集中的每个样本具有多个变量;对所述待处理数据集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样本和空值;对预处理后的数据集,将其中的变量按照加工工序...
- 何飞王立东胡宇星张志研
- 文献传递
- Q125级ERW用石油套管钢力学性能及CO_2腐蚀行为被引量:4
- 2012年
- 设计研发一种低碳的Q125级ERW用石油套管用钢。运用SEM和TEM分析实验钢的强化机制,并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对实验钢的CO2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钢的晶粒粒径10~15μm,晶区的长度约为2μm,马氏体板条束宽度约150 nm,这些均为实验钢具有较好的强韧性配合提供条件;直径约为50 nm的圆形(Nb,Ti)(C,N)析出物,通过钉扎晶界阻止γ晶粒的粗化过程,可有效阻止奥氏体晶粒的长大;直径约20 nm的椭圆形(Nb,Ti)C以及纳米级圆形NbC析出物,可起到钉扎位错的作用,阻止位错移动,可很大程度地提高强度;实验钢腐蚀速率随着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90℃时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均达到最大值;在60℃时,点蚀速率与平均腐蚀速率相差程度最大。
- 王立东唐荻武会宾梁金明
- 关键词:位错CO2腐蚀
- 磨料形状对钛合金紧固件涂层结合力的影响
- 2016年
- 采用不同形状的磨料对钛合金紧固件进行粗化处理,并在表面制备涂层,检测不同工艺下的涂层结合力。通过粗糙度测试仪检测3种样品的表面粗糙度,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对比3种样品的表面微观形貌,分析不同工艺处理的表面对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粒喷射主要使基体产生一个冲切过程,较丸粒喷射,表面有更大的深度,表面粗化效果更明显,从而使得涂层与紧固件表面的结合面积增加,更有利于涂层与基体间结合力的提高。经砂粒喷射的钛合金紧固件的涂层结合力更优,满足标准要求。
- 徐鑫良刘风雷赵庆云王立东
- 关键词:钛合金紧固件表面微观形貌涂层结合力
- Cr含量对X120级管线钢组织及耐酸性腐蚀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运用SEM,TEM和失重法研究了Cr元素对X120级管线钢力学性能及耐CO2/H2S腐蚀性能的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四种实验钢显微组织均为回火马氏体,力学性能均达到API 5L标准中X120级别,且随Cr含量增加,板条束数量增加,宽度变窄,使得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逐渐增大;钢中析出物主要为(Nb,Ti)(C,N),当Cr含量达到3%(质量分数)时,析出物中发现极少量Cr。腐蚀实验结果表明:在CO2/H2S环境下,四种钢腐蚀产物膜均分为两层,内层主要为CO2腐蚀产物FeCO3,外层是FeS;Cr主要存在于腐蚀产物膜的内层,且随钢中Cr含量的增加,Cr在内层腐蚀产物中的富集量加大;钢中的Cr元素使腐蚀产物膜变得致密且具有离子选择性,阻止腐蚀液中的阴离子到达基体,进而提高钢的耐CO2/H2S腐蚀性能。
- 武会宾刘跃庭王立东刘立甫
- 关键词:CR含量CO2/H2S腐蚀离子选择性
- 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石油套管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 2012年
-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EBSD)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Q125级ERW石油套管用钢中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钢采用870℃淬火+500℃回火调质处理后,其组织为典型的回火索氏体,组织内含有100~150 nm的细化马氏体板条,板条内部存在两类亚结构,一类是对提升韧性有利的位错胞状亚结构,另一类是对强度贡献较大的高密度、相互缠结的位错亚结构;在此工艺条件下,使得Q125石油套管钢的屈服强度为950 MPa,抗拉强度985 MPa,伸长率为18%,0℃冲击功为58 J,具备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满足API的标准对钢板的要求。
- 武会宾马茂源王立东唐荻
- 关键词:ERW回火马氏体
- 低CrX70管线钢在多相流腐蚀环境中CO_2腐蚀行为研究被引量:9
- 2011年
- 利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油田多相流腐蚀环境,对低Cr X70管线钢CO2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采用失重法计算腐蚀速率,利用SEM、EDS、XRD等手段观察和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形貌、结构和成分。结果表明:随着腐蚀环境温度的升高,X70管线钢平均腐蚀速率和点蚀速率的变化趋势均是先增大后减小,在60℃时平均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值,而在90℃时点蚀速率达到最大值;基体中的Cr容易生成Cr2O3在金属表面沉积,可以有效阻碍阴离子穿透腐蚀产物膜到达金属表面,大大减少Cl-导致的点蚀;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FeCO3在腐蚀产物膜中占的比例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 孙锐艳王立东李想杨智超
- 关键词:管线钢CO2腐蚀多相流腐蚀产物膜
- 热镦温度对复杂型面钛合金自锁螺母成形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为了弄清热镦温度对复杂型面钛合金自锁螺母成形性能的影响,对加热温度与加热参数的关系,不同温度下钛合金螺母的成形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感应加热功率为20.5-32.6 kW、加热时间在5-9 s内可使钛合金螺母坯料的加热温度控制在800-950℃之间,变形程度为55.3%时复杂型面钛合金螺母毛坯可以实现一次镦锻成形;在实际镦锻过程中,激烈变形产生的变形热导致加热温度为950℃的样品实际温度已超过相转变点,进而引起晶粒急剧粗化;在800-900℃温度区间,随加热温度的增加,钛合金的成形能力提高,在900℃的加热温度下,钛合金自锁螺母呈现较好的成形性能。
- 王立东刘风雷赵庆云梁福顺
- 关键词:钛合金自锁螺母
- 模拟热轧工艺对氧化铁皮组织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热模拟实验机、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化学测试等试验方法,研究了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对氧化铁皮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热轧钢板表面氧化铁皮由3层结构组成,即最外层Fe2O3、中间层Fe3O4和最内层FeO.随着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的降低,FeO先共析转变的驱动力增大,FeO在整个氧化铁皮层中的含量逐渐减少,Fe2O3和Fe3O4含量逐渐增多.随着卷取温度由650℃降低到500℃,在FeO层中析出的Fe3O4粒子数量不断增加,粒子尺寸越来越细小.析出的Fe3O4越多,氧化铁皮的耐蚀性能越高.当卷取温度降低至450℃时,FeO发生了共析转变,生成片层状Fe+Fe3O4的共析组织,这些片层状组织形成微电池,使氧化铁皮的耐蚀性能急剧降低.
- 刘胜武会宾余伟王立东蔡正旭唐荻
- 关键词: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耐蚀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