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6例颅脑外伤手术患者纳入本次实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5年6月-2017年6月,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96.4%,明显高于对照组78.6%,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2.9%,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组患者上述指标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其运动功能,并提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刘艳君陆美连
- 关键词:颅脑外伤早期康复护理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 一体化护理在颅脑手术头皮夹间断上夹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观察一体化护理在颅脑手术头皮夹间断上夹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行颅脑手术采取头皮夹间断上夹患者50例。依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先行手术25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设置为对照组;后行手术25例采取一体化护理,设置为试验组。对照两组切口愈合、切口美观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试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6.00%;试验组切口乙级愈合率为20.00%,丙级愈合率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00%、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切口美观率为8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4.00%;试验组切口美观中为12.00%,差为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00%、1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颅脑手术行头皮夹间断上夹患者中采取一体化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切口愈合情况,提高切口美观度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效果理想。
- 黄玉萍陈沛林张志刘艳君黄国豪
- 关键词:一体化护理颅脑手术
- 医护联合干预对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医护联合干预对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发生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行颅脑手术患者13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护联合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GCS评分以及颅内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GC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颅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护联合干预应用于颅脑术患者,可缩短其手术时间,提高GCS评分,对预防颅脑术后颅内感染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 刘艳君刘俏丽
- 关键词:颅脑术后颅内感染
- 临床路径在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分析临床路径在硬膜下血肿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30例硬膜下血肿患者,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实验组采取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硬膜下血肿患者实施临床路径护理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快病情的康复,并减轻经济压力,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 刘艳君黄玉萍
- 关键词:硬膜下血肿常规护理
- 脑科引流固定器的设计与应用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研究与设计一种脑科引流固定器应用于脑科术后患者,改变目前将脑科引流器悬挂在输液架上或自制标杆上现状。方法:使用平行角及重力线原理,设计并制作一个固定装置,将装置固定在床板上,装置上配有角度显示尺及红处线发射器,在摇高摇低床头过程中动态精准读取床头角度,同时保持了引流管口恒定的高度,无需开放和关闭引流袋,也无需调整引流管高度,对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脑科引流固定器及传统悬挂固定引流袋。计算24 h开放、关闭引流管以及调整引流袋高度的时间;观察调整引流管口高度,测量床头角及中心静脉压的精准度;统计两组患者因遗忘开放及关闭引流管导致的不良事件例数。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24h开放及关闭引流管、调整引流袋高度时间分别为(6.33±3.51)min和(57.54±11.21)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忘开放引流管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为0例和7例;研究组测量方法较对照组更精准。结论:脑科引流固定器具有"三测"功能,即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及床头角度功能,操作简便,测量精准,明显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杜绝了因遗忘开放引流管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
- 冯清亮柯以铨刘艳君李冰
- 关键词:脑室外引流术中心静脉压
- 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观察自行研制的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在脑科引流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行脑室引流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使用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及传统悬挂固定引流袋。观察调整引流管口高度、测量床头角度及中心静脉压的精准度;计算24 h开放关闭引流管、调整引流管高度的时间;统计2组患者因遗忘开放及关闭引流管导致不良事件例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24 h开放及关闭引流管、调整引流袋高度时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遗忘开放引流管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例数分别为0例和7例;观察组测量方法较对照组更精准。结论多功能脑科引流固定装置具有"三测"功能,即测颅内压、中心静脉压及床头角度功能,操作简便,测量精准,明显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同时杜绝了因遗忘开放引流管而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
- 刘艳君冯清亮黄玉萍李冰
- 关键词:脑室引流术中心静脉压
- 应用教育程序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体会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寻找对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教育模式和方法,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护能力。方法:采用护理程序一样的教育程序模式与传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结果:病人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病人满意度,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教育程序对糖尿病人健康教育避免了传统健康教育的不足,取得了满意效果。
- 刘艳君贾秀芬
- 关键词: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程序
- 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 2019年
-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H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0%(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50%(P<0.05)。结论给予HCH患者预防性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黄玉萍刘艳君陈沛林张志
-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干预高血压脑出血并发症护理满意度
- 密闭式与开放式吸痰法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比较密闭式吸痰与开放式吸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密闭式吸痰,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二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HR值、呼吸道黏膜损伤、肺部感染情况及发生时间等。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前后SpO2、HR值变化、血性痰液、肺部感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氧合,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有效防止交叉感染,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 袁嫦贾秀芬刘艳君胡艳红
- 关键词:机械通气吸痰
- 实习护生安全意识的教育
- 2006年
- 目的:探讨确保实习生安全,对其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方法:对护生开展自身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及安全防范意识、病区管理中安全意识、职业暴露及防护安全意识的教育。结果:提高实习生的安全意识,增强其自身防护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安全护理技能。结论: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增强实习护生的个人安全意识及对患者安全护理意识,使护生具备安全防护的基本能力和安全护理患者的技能。
- 胡艳红刘艳君
- 关键词:实习护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