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为了研究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发生的相关性。本研究收集了2009年6月至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共185例早期胃癌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早期胃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数量、肿瘤大小、组织分型、肿瘤浸润程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管癌栓情况等病理特征之间可能存在关系;同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分型、分化程度、浸润程度以及有无淋巴管癌栓之间密切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高龄、肿瘤大小〉2 cm、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这几个因素都是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发生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一系列病理特征密切相关,其中高龄、肿瘤大小〉2 cm、肿瘤分化程度低、肿瘤浸润至粘膜下层均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 周魁平丁祥飞吴云阳陈伟周辉生陈右江
- 关键词: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特征
- 简化Cogbill改良憩室化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损伤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分析经胃管注入美蓝染色探查及简化Cogbill改良憩室化手术在十二指肠损伤诊治中的应用可行性。方法对收治的符合要求的39例十二指肠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治愈37例(94.87%);死亡2例。术后并发肠瘘2例;感染6例。结论经胃管注入美蓝染色探查及简化Cogbill改良憩室化手术应用于十二指肠损伤诊治,显著减少或避免漏诊的发生,改善治疗效果,减少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吴云阳陈佑江丁祥飞周魁平陈伟周辉生
- 关键词:十二指肠
- 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治疗直肠前突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目的 比较吻合器经肛直肠切除术(stapled transanal rectal resection,STARR)与经直肠闭式修补术(Block)治疗直肠前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手术治疗67例直肠前突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STARR组(36例)和Block组(31例),对两组患者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进行Longo's 排便障碍综合征(obstructed defecation syndrome,ODS)评分,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排便困难症状均有明显改善.Longo's ODS评分,STARR组术后1个月与术后3个月、1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lock组术后3个月、12个月明显高于术后1个月(P<0.05).STARR组与Block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TARR组的治疗费用明显高于Block组(P<0.05).结论 STARR术式治疗直肠前突虽然比Block术式费用高,但远期疗效优于Block手术.
- 丁祥飞陈右江吴云阳周魁平陈伟周辉生
- 关键词:直肠前突外科手术
-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鼻肠梗阻导管和胃管两种持续胃肠减压方法治疗急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肠梗阻导管组)和对照组(胃管组)。比较2组患者第一个24小时消化液引流量、48小时腹围缩小程度、48小时腹痛腹胀缓解率、5天内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比例,观察2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第一个24小时消化液引流量(1285±250)ml明显多于对照组(620±205)ml,48小时腹痛腹胀缓解率治疗组82.3%(28/34)高于对照组40%(20/50),保守治疗成功率等其它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肠梗阻导管对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优于鼻胃管。结论通过对专科护士进行专项规范化培训、导管的安全护理、置管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早期肠梗阻的治愈率。
- 蒋文英周魁平
-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肠梗阻疗效护理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肝移植围手术期监测九例
- 2005年
- 高怡陈佑江向月应熊锐华吴云阳丁祥飞周魁平喻智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围手术期监测围手术期应用肝移植患者CDFI无创伤
- 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致腹腔室隔综合征四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致腹腔室隔综合征的防治措施。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10年5月期间4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并发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腹腔压力均不同程度增高,合并心、肺、肾功能障碍1例,合并心、肺功能障碍1例,合并肺部感染、肾功能不全2例;死亡1例,治愈3例。结论巨大腹壁切口疝术后腹内压增高是导致腹腔室隔综合征的主要因素,围手术期合理的防治措施是防止该病发生及决定其治疗预后的关键。
- 陈伟陈右江丁祥飞吴云阳周辉生周魁平
- 关键词:腹部再手术手术期间腹腔室隔综合征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后声像图特征,测定肝门部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PV)、舒张末期流速(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积分(FVI),门静脉主干、肝静脉血流速度(PVV、H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9例肝移植病例术前超声明确了原发病因及可移植性。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判断移植肝排异反应3例、肝周血肿2例、普遍存在胸腔、腹腔积液。肝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89%)。3例采用自动弹射肝组织活检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定移植肝脏正常与否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超声引导穿刺术有助于诊断、治疗。
- 高怡陈佑江向月应熊锐华吴云阳丁祥飞周魁平喻智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移植彩色多普勒超声肝移植患者收缩期峰值速度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前超声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 9例肝移植患者声像图特征 ,测定肝门部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 (SPV )、舒张末期流速 (EDV )、阻力指数 (RI)、搏动指数 (PI)、血流速度积分(FVI) ;门静脉主干、肝静脉血流速度 (PVV、HVV )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9例肝移植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准确判断移植肝排异反应 3例、肝周血肿 2例、普遍存在胸腔、腹腔积液。肝动脉有较高的显示率 (89% )。 3例采用自动弹射肝组织活检术。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评定移植肝脏正常与否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超声引导穿刺术有助于诊断、治疗。
- 高怡陈佑江植柳梅熊锐华喻智吴云阳丁祥飞周魁平万有华
- 关键词:肝移植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围手术期的应用
-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9例肝移植患者声像图特征,测定肝门部肝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SPV )、舒张末期流速(EDV )、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血流速度积分(...
- 高怡陈佑江植柳梅熊锐华喻智吴云阳丁祥飞周魁平万有华
- 关键词:肝移植
- 文献传递
- 血清降钙素原动态测定在胃肠穿孔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动态测定在胃肠外科穿孔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88例胃肠穿孔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细菌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n=56)和未感染组(n=32),同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4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入组患者均检测血清PCT水平,比较不同组PCT水平以及不同胃肠穿孔患者临床情况。【结果】 非感染组、感染组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入院时,术后d1、d3、d7血清PCT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感染组、感染组术后d1血清PCT水平高于入院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穿孔非感染组中血液性、肠内容物性、胃液性患者入院时,术后d1、d3、d7血清PCT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胃液性腹腔积液患者的血清PCT水平最高。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抗生素疗程、抗生素费用、住院费用、APACHE-Ⅱ评分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病死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检测对评估穿孔性腹膜炎严重程度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同时对不同类型腹腔积液的诊断及鉴别提供参考依据,能够初步预测患者预后。
- 周魁平陈右江陈伟吴云阳周辉生
- 关键词:降钙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