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帅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交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耙吸挖泥船耙头固定体喷嘴流场特性数值分析被引量:14
- 2016年
- 耙吸挖泥船高压冲水喷嘴的移动特性对其疏浚效率具有明显影响,通过CFD数值模拟手段对移动耙头固定体喷嘴流场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高压冲水时,喷嘴移动速度对高压冲水的速度及压力具有显著影响,移动速度越快,高压冲水速度场衰减越明显。在超高压冲水时,喷嘴移动速度对其流场特性变化并不显著,尤其在不同喷距时,最大速度并没有明显变化。因此,提高喷嘴的冲水压力可以减小其移动速度对速度等流场特性的影响,从而提高疏浚作业的效率。
- 尹纪富洪国军江帅袁超哲邢津
- 关键词:耙头喷嘴流场特性
- 小型袋装砂抛填水下轨迹模拟与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袋装砂筑堤抛填过程,由于施工区域水深、流急,袋装砂在抛落过程中发生偏移,使得抛填精度难以控制。基于RANS方程和VOF方法,建立了小型袋装砂抛填的数学模型,对小型袋装砂抛填水下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结果表明:小型袋装砂抛袋偏移量随抛袋水深和流速的增大而增大;抛袋角度顺流而下时,袋体姿态良好,利于保证抛袋质量。
- 陶润礼袁超哲王健江帅
- 关键词:数值模拟
- 水泥-生石灰双掺处理淤泥含水率变化规律被引量:1
- 2015年
- 通过固化剂配比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处理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灰比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含水率和掺灰比条件下,水泥对淤泥含水率的降低效果要好于生石灰。初始含水率对生石灰处理效果的影响要比水泥大,初始含水率越高,生石灰的处理效果越接近于水泥。水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均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减小,3 d龄期后含水率降低率的增速逐渐变缓。在掺灰比等于或大于7%时,龄期对固化处理效果影响较大。水泥-生石灰双掺处理淤泥时,随着水泥掺量的减少和生石灰掺量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降低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同时,在水泥或生石灰掺量最大以及比值为1时均达到最佳处理效果。
- 朱红伟江帅张晴波常防震王健刘功勋
- 关键词:水泥生石灰含水率
- 耙吸挖泥船超高压淹没水射流特性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耙吸挖泥船超高压淹没水射流特性,主要研究了超高压射流喷嘴在射流方向的影响范围、移动速度对射流特性的影响等问题。结果表明:超高压冲水时,随着射流距离的增加,射流动态压力呈现指数衰减特性,射流稳定时间随着射流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射流未充分发展时,当射流距离达到一定临界值的情况下,在较远处的射流中心线周围形成反向狭长涡量场,形成的二次漩涡在耙头挖掘过程中可提高疏松土质的效率,从而提高疏浚效率。
- 康学增江帅尹纪富
- 关键词:耙吸挖泥船淹没射流流场特性
- 疏浚水流扰动作用下的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效应被引量:12
- 2014年
- 河流湖泊疏浚时,由机械扰动水流造成的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循环长直水槽试验,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对底泥污染物内源释放效应的影响。分别在上覆水体静止和流动情况下,分析了水体CODC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体的自净作用在动水条件下显著增强。动态水流通过减小底泥-水界面浓度边界层厚度和破坏底泥-水界面底泥表面结构,增大底泥污染物释放速率和通量。底泥CODCr释放量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水深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在水深较浅时,波浪会破坏底泥表层结构,引起底泥污染物的再悬浮释放。单位时间单位面积底泥污染物释放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迂回减小,底泥内部污染物向泥-水界面的扩散维持了底泥内源释放效应。
- 朱红伟尚晓张坤江帅
- 关键词:水动力底泥再悬浮化学需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