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
- 作品数:1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英才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紫铜表层Fe-Al共渗工艺研究
- 2008年
- 利用固体法Fe-Al共渗工艺,对紫铜表层进行强化处理。用JSM-6380LA型扫描电镜J、ED-2300能谱仪和HMV显微硬度计分析渗层的组织形态、成分和显微硬度,用MLD-10型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对三种试样进行耐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塑性好的α1或α1+(α2+γ2)亚共析组织基体上,均匀分布有Fe、Al共渗的(α2+γ2)共析相,其耐磨性好于单渗Al和未渗的试样。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增长,渗层越深。
- 王国凡汤爱君罗辉苗磊王萌萌
- 关键词:紫铜
- 一种水稻稻草打捆机的结构设计被引量:1
- 2020年
- 本设计在现有水稻打捆机基础上进行结构创新研究,对打捆机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总体方案设计、拾取器设计、螺旋运输装置设计、滚筒以及打包装置设计等,通过对各部分单元设计,结合三维建模软件对设计进行三维建模分析,最终完成设计。
- 杨志平黄子康吕观辉耿玺钧张博王萌萌
- 关键词:水稻打捆机三维建模
- 白口铸铁磨面辊齿等离子弧重熔组织和耐磨性被引量:3
- 2009年
- 利用等离子弧重熔技术对离心铸造白口铸铁磨面辊齿面进行强化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观察测试重熔层的组织结构及硬度,并对重熔前后试样表面的耐磨性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辊齿经等离子弧重熔组织由亚共晶白口转变为共晶和过共晶的混合组织,拉齿破坏的离心铸造的"流线的连续性"得到恢复,辊齿齿顶的硬度由原来HRC58~60提高到了HRC64~65,耐磨性是重熔前的2~3倍。
- 王萌萌王国凡苗磊季燕菊任光利
- 关键词:白口铸铁离心铸造等离子弧重熔耐磨性
- 一种甘蔗榨汁机的设计
- 2020年
- 本设计是基于国内外对于甘蔗榨汁机的研究,结合我国甘蔗榨汁机具体的生产销售情况,设计的一款轧辊式的甘蔗榨汁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使用UG对其进行了具体的三维模型设计,通过不断的优化其设计结构,从而确定出一款更合理合适的设计方案。
- 黄子康赵通汲玉同王萌萌
- 关键词:机械设计
- Q235钢埋弧堆焊组织及性能的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Q235钢由于含碳及其它合金元素少,塑性、韧性好,一般无淬硬,不易产生焊接裂纹等缺陷,焊接性良好。但如果焊接工艺参数不当,造成烧穿、成形不良、气孔、裂纹、夹渣等。本文利用金相分析方法观察母材及接头的组织分布和特征,寻求焊接电流与焊接速度对Q235埋弧自动焊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质量。
- 王萌萌
- 关键词:Q235钢埋弧堆焊电流
- EZNiCu电弧冷焊HT250接头的组织研究
- 2015年
- 铸铁能吸油、减振、且抗拉强度较高,因此成为机械制造中不可缺少的钢铁材料之一。本文采用EZNi Cu电弧冷焊工艺焊接HT250,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接头的组织,获取EZNi Cu电弧冷焊HT250的较佳工艺,为铸造企业和相关焊补灰铸铁提供最佳冷焊工艺,提高生产效率。
- 王萌萌
- 关键词:HT250冷焊工艺接头组织
- 紫铜表面Fe-Al共渗层的耐磨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提高紫铜表面耐磨性,对其进行Fe-Al共渗处理,并对共渗层的耐磨性和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渗层的显微硬度可达386HV,耐磨性比紫铜提高了105%~116%,比渗铝层提高了26%~33%。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铁元素能阻滞β→α+γ2共析转变,细化晶粒,改善渗层的脆性,共渗后紫铜表面得到α+(α+γ2)亚共析体,其中α+γ2相为类似珠光体的片状结构,硬度较高,而α相较软,相当于软基体上分布有硬质点,起到减磨的作用。
- 苗磊王国凡王萌萌张琦
- 关键词:紫铜耐磨性
- 厌氧发酵罐的安装及检验研究
- 2017年
- 厌氧发酵罐是一种用来处理餐厨垃圾的无害化装置,为生活物质垃圾的综合高效利用开辟了一条很好的资源化道路。本文对日处理餐厨垃圾300t的厌氧发酵罐焊接安装及其焊后的检验做了研究。主要包括罐体整装的施工要求、罐体材料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罐体组装的一般要求、整个罐体的充水试验和焊缝的技术要求及检验。
- 王萌萌
- 一种环保的塑料废料自动化粉碎回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塑料废料自动化粉碎回收装置,装置本体的顶部设置有粉碎箱,粉碎箱左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Y355电动机,第一Y355电动机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旋转轴的外侧安装有切割器,切割器底部的两侧安装有主动粉...
- 王萌萌
- 文献传递
- 一种土豆收获机的设计
- 2019年
- 土豆实际挖掘情况复杂多变,人工挖掘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本设计在基于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土豆出土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论证,设计出一款分离组合式的土豆收获机。在整个设计流程中,引用了UG软件进行三维模型的设计,通过论证分析,从而确定出最佳设计方案。针对本设计中的参数设定,对具体的结构进行构架分析。
- 李威杨立年王萌萌
- 关键词:机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