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锋
- 作品数:5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76例。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方式分为A、B两组。A组患者(30例)实施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手术治疗,B组患者(46例)实施经皮胆管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胆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结石残留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结石复发率、胆管炎复发率、再次手术发生率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胆管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效果显著。
- 李文锋
- 关键词:肝结石
- 吲哚菁绿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在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8例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ICG荧光实时成像引导下的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胆瘘、切口感染、尿路感染)发生率及生存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CG荧光实时成像技术应用于肝细胞癌腹腔镜根治术可有效减少术中血管损伤,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其远期疗效与开腹根治术相似。
- 李文锋周任庞志东邓剑龙李天满黄琴滔
- 关键词:肝细胞癌吲哚菁绿腹腔镜根治术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
- 原发性肝癌的微创治疗现状及进展被引量:8
- 2020年
-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主要由各种因素导致人体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发生癌变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PHC的方法有手术切除、肝脏移植、介入栓塞治疗、消融术、放射治疗、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其中手术切除为主要的治疗方案。肿瘤的微创治疗是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
- 李文锋周任庞志东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微创治疗介入栓塞消融
- 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2例行择期肝切除的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术中使用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对照组使用常规单极电凝。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住院期间并发症(腹水、胆漏、低蛋白血症、腹腔感染等)发生情况及两组术前、术后3 d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例数、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两组ALB明显降低,ALT水平明显升高;且术后观察组血清ALB水平高于对照组,AL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水冷不粘双极电凝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并控制输血比例,且能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有利于患者预后。
- 李文锋周任庞志东冯礼雄梁振娟王君刘克文卢毅
-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单极电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