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利昆
- 作品数:8 被引量:42H指数:3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TF(+)循环肝癌细胞与门静脉癌栓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 [研究背景和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部分病人确诊时已属晚期,预后很差,肝癌5年生存率仍低于5%。HCC易侵犯门静脉形成门静脉癌栓(Portal...
- 栾利昆
-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门静脉癌栓
- 文献传递
- microRNA-21通过Bcl-2通路调节胃癌紫杉醇化疗耐药性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研究miR-2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探讨miR-21与紫杉醇化疗耐药性的关系及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比较25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miR-21的表达差异;细胞实验探讨miR-21对胃癌细胞增殖、凋亡能力的影响;MTT法测定紫杉醇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Western blot验证Bcl-2、Bax、PTEN蛋白表达和miR-21的关系。结果:miR-21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5);与NC组比较,转染miR-21模拟物的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能力(P<0.05)增强,下调miR-21表达水平可促进胃癌细胞凋亡(P<0.05);转染miR-21 mimic组的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明显低于miR-21 inhibitor组;miR-21 inhibitor组较NC组中Bcl-2的蛋白水平下降(P=0.000),而PTEN(P=0.039)、Bax(P=0.037)表达升高。结论:miR-21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且过表达的miR-21可能通过升高Bcl-2表达并降低Bax、PTEN蛋白表达从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抑制胃癌细胞凋亡,并增加紫杉醇化疗耐药性。
- 嘉俊毅甘平查勇杨昌龙栾利昆
- 关键词:胃癌MIR-21生物学特征紫杉醇
- 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可切除胃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12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腹部外科接受EOX方案术前化疗后行手术治疗的50例cT3N0M0-cT4bN3M0期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45例患者的数据可用于分析,其中13例(28.9%)患者达完全缓解(CR),10例(22.2%)患者达部分缓解(PR),22例(48.9%)患者处于病灶稳定状态(SD),未出现病情进展的病例,疾病控制率(CR+PR+SD)达100%,客观缓解率(CR+PR)为51.1%。3个周期化疗后行D2淋巴结清扫的胃癌根治手术,39例(86.7%)患者达到R0切除,6例(13.3%)患者为R1切除。术后进行病理退缩分级(TRG),10例(22. 2%)完全退缩(0),6例(13. 3%)中等退缩(1),17例(37. 8%)轻微退缩(2),12例(26. 7%)无退缩(3)。化疗过程中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化疗期间发生的毒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血液学毒性、神经毒性、脱发等,其中恶心总发生率为84%,呕吐总发生率为44%,3、4级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为13. 3%。血液学毒性反应中,白细胞减少总发生率为57. 8%,3、4级白细胞减少为8. 9%。神经毒性及脱发毒副反应发生率较高,分别为55. 6%与91. 1%,其3、4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 2%与17. 8%。均经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手术R0切除率为86. 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 4%。截止2019年8月,1年生存率为93. 3%。结论:EOX方案术前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具有较好疾病控制率和病理反应率,可提高R0手术切除率,不增加术后并发症,通过个体化剂量调整,毒副反应可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 王嘉鑫闫志军刘宥苡韩潇栾利昆李振辉陈芸徐开敏张丽娟张治平代佑果
- 关键词:胃癌术前化疗
- 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究一种新的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云南省肿瘤医院胃与小肠外科收治的17例行经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的非梗阻性术后十二指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具体方法为通过胃管肠腔内截流,同时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负压引流,再配合经空肠营养管的肠内营养治疗。分析患者十二指肠瘘的愈合情况和预后情况。结果全组1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冲洗引流治疗,引流前及引流后第7、14天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与引流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随访(6.0±0.5)个月,2例胃镜检查发现十二指肠肠腔狭窄,3例存在烧心症状,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结论肠腔内导管截流加腹腔自制双套管装置冲洗引流治疗十二指肠瘘安全可行,疗效满意。
- 代佑果王嘉鑫张大福刘宥苡吕煜胡义波韩潇栾利昆刘琴李振辉
- 关键词:十二指肠瘘双套管引流
-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直肠癌手术的疗效对比被引量:25
- 2015年
-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主要是由直肠上皮细胞恶性病变所致.在消化系统肿瘤中恶性程度仅次于胃癌.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在39~87岁好发,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其发病主要与环境、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量,食物纤维摄入不足等是直肠癌发生的高危因素.目前,根治性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方法,根治性切除术主要包括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和开腹手术.
- 栗明李琳郑瑞栾利昆李强经晓杰
-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直肠癌传统开腹手术疗效对比
- 组织因子与循环肿瘤细胞被引量:2
- 2015年
-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是肿瘤转移和复发的根源。研究提示,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可作为CTCs的一个新的标志物。本文综述了TF在促进CTCs形成及激活肿瘤细胞增殖、存活、免疫逃逸和肿瘤血管形成等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靶向TF/CTCs治疗肿瘤策略的研究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为靶向TF/CTCS治疗肿瘤策略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 栾利昆杨之斌谭晶
- 关键词:肿瘤循环细胞凝血致活酶肿瘤逃逸靶向治疗
- 不同AFP表达状态胃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分析不同甲胎蛋白(AFP)表达状态胃癌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表达水平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连续收治的346例原发性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AFP阳性胃癌(AFPGC)组(AFP≥7μg/L,28例)和AFP阴性胃癌(non-AFPGC)组(AFP<7μg/L,318例),并进一步分层为CEA正常组(CEA<3.4μg/L)和CEA升高组(CEA≥3.4μg/L)。比较各分组间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情况。结果AFPGC组和non-AFPGC组在年龄、性别、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病理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细胞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瘤标志物CA125、CA199和CA724表达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CEA≥3.4μg/L的人数比例高于non-AFPG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FPGC组和non-AFPGC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个月和31个月,两组生存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723,P=0.395)。在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除了男性比例显著高于CEA正常组外,其余临床病理特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存预后情况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0.267,P=0.605)。在non-AFPGC患者中,CEA升高组中男性、T分期为T_(3~4)期、N分期为N(+)期、临床病理分期为Ⅲ~Ⅳ期,以及CA199≥27 ku/L、CA724≥6.9 ku/L的人数比例高于CEA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34个月,两组生存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χ^(2)=6.658,P=0.001)。结论建立基于AFP、CEA联合检测的胃癌亚组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选择及疗效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栾利昆代佑果杨昌龙刘珊刘欣嘉俊毅韩潇程先硕
- 关键词:胃癌甲胎蛋白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