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萍
- 作品数:19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阅读资源多元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纸质文献资源发展对策研究
- 2017年
-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设水平直接关系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文章分析了纸质文献资源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资源发展的特别意义,指出了当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资源发展的现状,并对如何加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资源发展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以期实现对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纸质文献资源的更好利用。
- 罗亚萍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
- 阅读资源多元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纸质文献资源挖掘利用研究
- 2017年
- 阅读资源多元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纸质文献资源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纸质文献资源的挖掘利用成为当下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转型的必然选择。本文以新建本科院校作为研究对象,探索阅读资源多元视域下纸质文献资源的挖掘利用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利用纸质文献资源的建议,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发展提供助力。
- 罗亚萍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纸质文献资源
- “一带一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新思路被引量:3
- 2016年
- 教育的发展关乎"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给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教育发展应重视教育发展对国家战略发展的战略意义,根据"一带一路"战略发展的需要,走"自我发展"和"外部促进"国际化新思路。
- 罗亚萍
- 关键词:教育发展
- 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功能探析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认为,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育人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阅读推荐;参考咨询;文献传递。为此,图书馆的广大职工要明确服务教学中心的工作方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落实服务育人的职责。
- 罗亚萍
- 关键词:服务育人
- 教师专业化发展与教师形象再塑被引量:1
- 2015年
-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与实质多元化的教育需求使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何既能立足于学校又面向社会,在塑造学生的同时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师作为教育工作的末端,是教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而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又是其专业形象塑造的基础。教师专业化发展,其内涵是教师能够调整和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善于提升专业水平,知识是教师对实践的认识和整合,重视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责任,不单纯是传递知识,还要鼓励学生将知识进行再次整合。
- 罗亚萍
- 关键词:教师专业素质教育工作教学活动
- 政治教学中合理性非期待答案的评价及引导被引量:3
- 2016年
- 非期待答案是指,在教学中,学生给出的答案超出教师对问题期待的答案或答案域范围。而其中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往往具备极高的教育价值。教师能够准确判断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并及时予以肯定,同时努力创设启发性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不断给出高水平的合理性非期待答案,帮助学生完善和升华答案,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教学智慧,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 张京京罗亚萍
- 思想品德教学非期待答案的引导被引量:1
- 2016年
- 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广泛存在非期待答案,根据非期待答案与期待答案的关系,可将其分为相反答案、无关答案、相近答案与超越答案四类。每一类非期待答案都有其生成的独特环境与根源,作为一名合格的思想品德教师,应对学生的每一个非期待答案认真倾听、深入分析、挖掘原因,保护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非期待答案的基础上理解和内化期待答案,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 张京京罗亚萍
- “互联网+”背景下的地理教育新主体被引量:3
- 2016年
- '互联网+教育'是指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教育行业进行深度交汇融合,以创造和发展教育新生态。[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颠覆了传统地理教育活动的内容与形式,甚至改变了传统地理教育发生的时间与空间,引领了地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地理学科兼具文科与理科的双重特点,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新教育技术的应用更为广泛。
- 张京京罗亚萍
- 关键词:地理教育学习者网络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者
-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人力资源建设研究
- 2015年
- 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期间,图书馆功能的外延与内涵均会发生变化,图书馆员的角色也必须要进行相应转换,针对转型期图书馆馆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馆员的服务理念、服务水平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坚持以人为本,通过学历馆员、学科馆员以及学研馆员的培养模式和发展方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才能最终实现建立优良的服务体系。
- 罗亚萍
-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建设
- 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习得探究被引量:11
- 2015年
- 核心素养体系作为一种世界潮流和趋势,其构建已成为顺应国际教育改革趋势的关键环节,它可以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工作基础地位的关键因素,核心素养与各学科课程紧密联系,通过教授和学习,促使学生习得各种具有发展连续性的知识与能力,完成新课改下核心素养体系的构建。
- 罗亚萍
- 关键词:习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