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芳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留学生妇产科实习教学方法的探索被引量:8
- 2014年
- 随着医学教学逐渐走向国际化,留学生教育成为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带教教师需要对留学生的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方法进行不断探索与实践,改善教学质量,以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临床能力。
- 吴雪清周强勇李海鹰朱芳芳
- 关键词:留学生妇产科教学方法
- 影响急诊科医护合作的因素与建议
- 2018年
- 急诊科是医院门诊科室中极为特殊的部门,不仅需要全天候应诊,还需要医护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急诊科患者病情特殊,病情重且急,医护工作繁重。因此,医护人员能够良好合作是急诊科开展好工作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影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以提高诊疗质量和效果。
- 朱芳芳卢阳阳吕洋洋
- 关键词:急诊科室医护合作诊疗效果
- SLC40A1与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预后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022年
-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分析SLC40A1基因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表达水平以及其表达量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SLC40Al基因编码膜铁转运蛋白(ferroportin1,FPN1)。通过GeneCard分析SLC40A1在正常组织分布情况,GEPIA2分析在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ESC)、卵巢癌(ovarian cancer,OV)、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UCEC)中SLC40A1变异体的分布。Oncomine、Timer 2.0、GEPIA2分别验证SLC40A1mRNA在CESC、OV、UCEC中的表达,HPA验证SLC40A1蛋白表达的差异。其次采用GEPIA2、HPA研究SLC40A1表达与肿瘤分期、生存率的临床预后相关性。最后将SLC40A1进行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分析,进一步验证其在铁代谢中的作用及不同疾病中的相关性。结果SLC40A1在铁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表达普遍显著下调,SLC40A1低表达与CESC、UCEC临床分期晚、生存率低密切相关。结论SLC40A1在恶性肿瘤组织中较正常组织表达量低,在CESC、UCEC中表达量低预示患者的肿瘤分期越晚,同时生存率越低,是潜在的临床预后标志物。
- 黄宝友夏哲新陈子宁张成吴艳阳倪静奚嘉妮朱芳芳
- 关键词: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预后
- 急诊科实施分区分级管理的措施与成效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分析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在急诊科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入住医院急诊科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管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急诊科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分区分级管理,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满意度,以及两组医护人员的处理时间和工作落实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和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护理工作处理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医护人员(P<0.05)。结论:分区分级管理模式可促进护理工作落实,提高急诊工作效率,促进护理质量改进,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
- 朱芳芳吕洋洋刘芋兵
-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管理抢救
- 重症肺部感染患者DIC评分系统与CRP变化对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探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和C-反应蛋白(CRP)变化对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12月期间医院诊治的64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及时检测患者凝血功能、CRP水平及血清肌酐指标,计算DIC评分,评估AKI是否发生。结果 27例患者发生AKI,发生率为42.19%;并发AKI患者DIC评分和CRP水平分别为(4.80±1.74)分、(195.78±46.87)mg/L,高于未并发AKI(2.70±2.13)分、(112.80±40.03)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IC评分预测AK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6.67%、78.38%,CRP预测AK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4.07%、72.97%,DIC评分系统+CRP预测AKI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59.26%、94.59%,DIC评分系统+CRP预测AKI的特异度高于DIC评分系统和CRP单独检测时的特异度(P<0.05)。结论重症肺部感染并发AKI患者DIC评分和CRP均明显升高,DIC评分系统联合CRP可提高对并发AKI的预测价值。
- 沈秀秀刘芋兵郑婷婷朱芳芳李斌芬林翔翔
- 关键词:重症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
- 人白细胞抗原G在耐药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作用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人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 G,HLA-G)在耐药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初治60例患者,按照化疗效果,将患者分成肿瘤组和耐药组,各30例;选取同时期子宫内膜正常的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另将子宫内膜癌细胞分为无处理组(不做特殊处理)、紫杉醇组(培养基中加入10μmol/L紫杉醇)和HLA-G组(培养基中加入10μmol/L紫杉醇的同时,加入10ng/ml的HLA-G),分析HLA-G在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和增殖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Ki-67和HLA-G的表达,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耐药基因(MDR1)的表达,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肿瘤组和耐药组的Ki-67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肿瘤组和耐药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组织内HLA-G表达与耐药基因MDR1水平呈正相关(r=0.690,P=0.013)。HLA-G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内MDR1表达,并能够减弱紫杉醇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结论HLA-G在耐药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并能够抑制紫杉醇杀伤子宫内膜癌细胞。
- 朱芳芳张乾曾林钗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耐药紫杉醇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