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娜

作品数:50 被引量:192H指数:9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6篇医药卫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8篇药师
  • 8篇药物
  • 8篇用药
  • 8篇脂质体
  • 8篇临床药
  • 8篇临床药师
  • 7篇包封
  • 7篇包封率
  • 5篇液相色谱
  • 5篇液相色谱法
  • 5篇色谱
  • 5篇色谱法
  • 5篇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5篇高效液相色谱...
  • 4篇药品
  • 4篇药学
  • 3篇药品不良反应
  • 3篇生平

机构

  • 34篇西安交通大学...
  • 1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8篇辽宁省人民医...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伦敦大学
  • 1篇陕西省人民医...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西安市儿童医...

作者

  • 49篇王娜
  • 16篇张抗怀
  • 14篇仵文英
  • 9篇蔡艳
  • 7篇席枝侠
  • 5篇王海涛
  • 5篇车晓侠
  • 4篇邓英杰
  • 4篇蔡艳
  • 4篇黄洁
  • 4篇刘硕
  • 3篇杨琪
  • 3篇张莉
  • 3篇王敏
  • 3篇马小亚
  • 2篇黄泰康
  • 2篇张睿智
  • 2篇赵暖暖
  • 2篇代英辉
  • 2篇曹徐涛

传媒

  • 5篇中国药房
  • 4篇西北药学杂志
  • 4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2篇中国药业
  • 2篇现代中药研究...
  • 2篇中国美容整形...
  • 2篇2014年中...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医药信息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药物分析杂志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药师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药物不良反应...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腹部组合式理疗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腹部组合式理疗装置,包括:旋转按摩装置、振动按摩装置和红外药包包覆件;旋转按摩装置的旋转臂上连接有振动按摩装置,旋转按摩装置下侧设有红外药包包覆件,振动按摩装置的振动按摩头设在所述旋转按摩装置下方位置...
闵晓云王娜马宁
蟾皮中蟾毒配基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Cantor)皮中的蟾毒配基类成分。方法利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重结晶等手段分离纯化蟾皮中的蟾毒配基类成分,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学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1个蟾毒配基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脂蟾毒配基(resibufogenin,1)、华蟾毒精(cinobufagin,2)、蟾毒灵(bufalin,3)、远华蟾毒精(telocinobufagin,4)、蟾毒它灵(bufotalin,5)、去乙酰华蟾毒它灵(desace-tylcinobufotalin,6)、嚏根草苷元(hellebrigenin,7)、沙蟾毒精(arenobufagin,8)、日蟾毒它灵(gam-abufotalin,9)、11β-羟基脂蟾毒配基(11β-hydroxylresibufogenin,10)、华蟾毒它灵(cinobufotalin,11)。结论化合物10和11为首次从中华大蟾蜍皮中分离得到。
曹徐涛王东王娜代英辉崔征
关键词:中华大蟾蜍化学成分
左旋四氢巴马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左旋四氢巴马汀(L-THP)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假手术组、模型组、L-THP高、低剂量组(40、20 mg kg-1 d-1)。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1h再灌注6、24、48 h时进行神经行为缺陷评分,并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缺血皮质区的神经元凋亡与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脑缺血再灌注6 h即出现神经元凋亡和Caspase-3的表达,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至24 h达高峰,48 h逐渐减少。Caspase-3蛋白表达与神经元凋亡的时相动态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的L-THP均能不同程度的减少在各时相的TUNEL阳性神经元数量(P<0.05),减低Caspase-3蛋白表达(P<0.01),降低神经行为评分(P<0.05)。结论 L-THP可能通过抑制Caspase-3蛋白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发挥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小亚谭婷武冬梅王美纳梁维薇王玉虎王娜
关键词:左旋四氢巴马汀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元凋亡CASPASE-3
谈药学问诊在药物重整服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药学问诊在药物重整服务中的作用.方法:介绍笔者临床药学实践中的问诊案例及取得的效果.结果:药学问诊可了解患者用药史、不良反应史、疾病发生发展史等信息,为医生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供依据,避免用药偏差及不良反应发生...
蔡艳张抗怀仵文英王娜王海涛
关键词:药物治疗安全用药临床药师
洛莫司汀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对洛莫司汀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建立洛奠司汀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微柱离心法分离洛莫司汀脂质体与游离药物,采用HPLC法测定洛莫司汀含量。结果微柱离心法对洛莫司汀游离药的吸附率在97.25%~98.36%内,空白脂质体回收率在98.60%-100.5%内,洛莫司汀脂质体和游离洛莫司汀得到良好的分离;在选定色谱条件下,洛莫司汀与脂质体分离良好,辅料不干扰测定,洛莫司汀质量浓度在0.5—50.0m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日内和日间RSD均小于2%(n=5),加样回收率在97.96%-98.79%内。结论微柱离心-HPLC法可用于洛莫司汀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王娜邓英杰王敏曹金娜张睿智刘颜
关键词:洛莫司汀脂质体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离心法包封率
54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了解辽宁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以期进一步提高我院ADR监测工作水平。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我院上报的544例有效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ADR共涉及222种药品(588例次),以抗微生物药为主(226例次,占总例次数的38.4%);剂型以注射剂型为主(474例次,占总例次数的80.6%);累及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突出。结论:临床医护人员需重视ADR的监测和上报,注意抗微生物药、中药注射剂和复方制剂的合理使用,减少和防止ADR的重复发生。
王娜杨悦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药学监护
手术室护理中的术前访视被引量:3
2012年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我院自2007年3月开展手术前访视患者的整体护理以来,深深体会到术前访视能充分调动患者主动配合手术的积极性,使患者以最佳状态接受手术,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2]。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7年3月实行术前访视制度,到目前为止,全院访视患者总数达17 520例。其中男7800例,女9 720例。最大年龄89岁,最小0.5岁,平均53岁。本人亲自访视患者1 158例。
杨琪王娜
关键词:术前访视患者手术室护理手术室护士配合手术访视制度
发热待查患者1例的抗菌治疗过程及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回顾性分析1例发热患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经过。患者经过抗结核和抗真菌联合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发热待查患者病因极其复杂,应综合分析,正确诊断,合理用药。
张抗怀黄泰康王娜蔡艳
关键词:发热待查抗菌治疗
我院1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06-2009年上报的190份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共16类,总计86个品种,以抗微生物类药物最多(25种,86例),其次为营养神经系统药物和心血管系统药物(分别为27例和21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65例)。结论临床应当重视ADR监测并及时报告,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李刚苍爱军王雨王娜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消化内科临床药师工作探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总结我院消化内科的药学服务工作,促进临床药师工作进展。方法结合参与合理化用药、病案讨论的具体病例及4年来的工作经验,探讨消化内科临床药师工作。结果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疾病特点等,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得到临床医师的认可。结论药学服务在临床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药师应积极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促进患者合理用药。
王娜仵文英张抗怀
关键词:临床药师消化内科药学服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