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智辉
-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1
- 供职机构: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 2017年
- 目的探讨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收治软骨肉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观察与记录两组的近远期预后。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0.42±56.24)min,出血量为(1622.94±451.92)ml;而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2.44±44.92)min,出血量为(432.11±111.84)ml,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深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血肿、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36.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36.1%和8.3%,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24±11.48)个月和(59.24±10.42)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具有很好的微创性,在近期能提高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的预防,在远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徐长科吴智辉
- 关键词:软骨肉瘤肢体功能并发症
- 成软骨细胞瘤的诊治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 总结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诊断要点和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至2003年2月经病理证实的成软骨细胞瘤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部位:股骨下端6例,股骨大粗隆1例,胫骨上端6例,肱骨上端2例,距骨1例.主要症状为关节肿胀、疼痛.16例均经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彻底刮除病灶+自体髂骨植骨.结果 12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5年(平均3.5年),植骨全部融合.1例术后2年复发,行再次刮除植骨,随访6个月未再复发.关节功能除1例股骨远端患者膝关节屈曲稍受限外余全部正常.结论 掌握成软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有助于减少误诊,正确治疗.手术彻底刮除可达到满意的局部控制.术后经过康复锻炼,病变肢体可获得满意的功能结果.
- 刘如月郝玉梅吴智辉南运东
- 关键词:成软骨细胞瘤
- 利伐沙班预防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预防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下肢进行大型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sc依诺肝素钠注射液,观察组(41例)口服利伐沙班。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DVT诊断指标、随访1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利伐沙班预防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后DVT的效果。结果术前,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术后3 d两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没有明显改变,PT值显著增加(P<0.05)。两组间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PT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 h,两组D-二聚体(D-dimer)、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后1 h相比,术后3 d两组D-dimer、Hcy、hs-CRP值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1个月,虽然两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照组在DVT、继发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上高于观察组。结论利伐沙班对DVT形成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适用于骨科下肢大型手术后的抗凝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徐长科吴智辉
- 关键词:利伐沙班深静脉血栓血红蛋白D-二聚体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