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宏伟 作品数:35 被引量:107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河北省胸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 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26例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2009年4月~2013年12月全胸腔镜下以肺叶切除为主手术治疗26例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采取3个切口:观察孔在腋中线第7或8肋间;主操作孔在腋前线第4或5肋间,应用切口保护器,不使用肋骨牵开器;辅助操作孔在与观察孔同一肋间的肩胛下角线(即第7或8肋间)。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用内镜切割缝合器处理血管和支气管,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结果2例中转开胸:1例因胸膜粘连致密,1例因出血。余24例在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叶切除,包括右肺上叶6例,右肺上叶+下叶背段2例,右肺中叶1例,右肺下叶4例,左肺上叶4例,左肺下叶5例,左肺下叶+上叶舌段2例。手术时间(152.3±57.2)min;术中出血量(336.3±106.5)mI,术后引流液总量(820.5±570.8)ml;术后带管时间(7.3±3.5)d;术后住院时间(9.4±3.7)d。围手术期无死亡。术后并发症4例:肺漏气3例,其中2例持续引流12~15d后愈合拔管,1例重新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接负压吸引,术后19d后愈合拔管;切口延迟愈合1例,给予清创缝合,10d后切口愈合良好拆线。26例随访5—60个月,平均27.6月,无复发、死亡。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肺结核空洞内继发曲菌球安全、可行。 齐海亮 李辉 苏宏伟 李亚斋 安晓颖 李明珠 王鹏 齐科雷 宋鑫亮 杜秀然关键词:肺叶切除术 肺部良性疾病 肺结核 曲菌球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继发型肺结核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继发型肺结核的安全性、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9月~2013年12月完成的全胸腔镜下以肺叶切除为主的手术治疗继发型肺结核患者78例。记录中转开胸、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全组患者8例中转开胸,其余均在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平均时间(161.4±58.3)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25.3±102.5)ml,术后平均引流液总量(1060.5±450.8)ml;术后平均带管时间(8.6±3.7)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4±3.9)天。出现术后并发症8例,其中肺漏气4例,引流液较多3例,切口延迟愈合1例。随访时间平均25.8个月,症状消失或好转,无复发、死亡患者。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治疗继发型肺结核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方法。 齐海亮 李亚斋 郑立恒 杜秀然 苏宏伟 李明珠 徐慧海 梁超 李姿健 李辉关键词:肺叶切除术 肺部良性疾病 肺结核 胸膜剥脱术对结核性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胸膜剥脱术对结核性脓胸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89例单纯结核性脓胸进行胸膜剥脱术,在患者术前、术后9个月进行血气分析检测,选取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p H 4项指标进行评价,并测定术前、术后3、6、9个月的肺功能指标,对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及二者比值和最大通气量进行监测,了解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术后9个月动脉血氧分压较术前改善明显(P<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p H均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3、6、9个月肺功能监测指标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和9个月各项肺功能指标亦均较术后3个月显著改善(P<0.01),而术后6个月和9个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膜剥脱术能够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的肺功能,6个月后基本恢复到最大限度,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尽早实施胸膜剥脱术,阻止胸廓进一步变形,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齐海亮 杜秀然 李亚斋 苏宏伟 王鹏 齐科雷 宋鑫亮 徐慧海关键词:胸膜剥脱术 肺功能 一种胸外科术后加热恢复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胸外科术后加热恢复装置,包括装置整体、热水袋、弹性背带和腰部束缚带,装置整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热水袋,装置整体的后端底部两侧紧密缝合有弹性背带,装置整体的前端底部两侧紧密缝合有... 苏宏伟 梁超 徐慧海文献传递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多元化应用和细化研究 齐海亮 宋鑫亮 杜秀然 李辉 苏宏伟 李明珠 齐科雷 王鹏 徐慧海 李姿健 研究提出“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有着重要的地位,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存在明显优势。这一技术存在理论基础,在国内部分医院也得到应用,该课题用数据证明,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可以使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出血...关键词:关键词:胸腔镜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微波辅助治疗结节型浸润型淋巴结结核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微波辅助治疗淋巴结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6月~2013年3月淋巴结结核患者155例,结节型54例,浸润型101例,随机分为微波组和非微波组,两组均给予相同的抗结核方案,3HRZE/6HR,微波组再加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每次照射15 min,每日2次,治疗4周。结果早期淋巴结结核患者加用微波局部照射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肿块减小速度增快,病程缩短,较少转为脓肿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微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微波组,其中结节型微波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非微波组(P=0.033),浸润型微波组治疗效果也显著优于非微波组(P=0.024)。结论加用微波治疗结节型溃疡型淋巴结结核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齐海亮 苏宏伟 杜秀然 齐科雷 宋鑫亮 李明珠关键词:微波 淋巴结结核 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在胸腔镜手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6月~2014年6月完成的57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A组24例,对支气管动脉进行优先处理;B组33例,未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术中遇到特殊情况则中转开胸。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引流液总量、带管时间、并发症和随访情况等。结果 A组手术时间(154.2±44.8)min,明显短于B组(191.4±55.3)min(t=-2.710,P=0.009);术中出血量(236.4±135.3)ml,明显少于B组(340.3±215.7)ml(t=-2.078,P=0.042);术后引流液总量(1342.6±132.7)ml,明显少于B组(1855.7±351.3)ml(t=-6.798,P=0.000)。2组中转开胸率分别为8.3%(2/24)、9.1%(3/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术后引流时间分别为(7.7±3.1)、(8.5±4.2)d,无统计学差异(t=-0.789,P=0.433);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0.3±3.4)、(11.4±4.5)d,无统计学差异(t=-1.006,P=0.08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2/24)、12.1%(4/33),无统计学差异(χ~2=0.001,P=0.982)。围手术期均无死亡,2组患者平均随访20.6、28.3月,均无复发、死亡,无肺坏死、支气管胸膜漏、食管漏等严重并发症。2组患者改善症状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5%(21/22)vs.92.9%(26/28),χ2=0.000,P=1.000],针对咯血症状,A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B组[100.0%(14/14)vs.71.4%(15/21),Fisher检验,P=0.033]。结论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中,优先处理支气管动脉安全、有效、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齐海亮 苏宏伟 齐科雷 杜秀然 李明珠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支气管动脉 支气管扩张症 纤维支气管镜在恶性胸腔积液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0年 李辉 张晓娜 李明珠 高官居 杜秀然 苏宏伟 齐海亮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 恶性胸腔积液 并发症 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的可行性。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8年2月完成全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结核性支气管扩张症46例。采用单操作孔(个别患者采用单孔法),观察孔取腋中线第7或腋后... 李明珠 齐海亮 杜秀然 苏宏伟 李姿健 王鹏 徐慧海 梁超 王文帅关键词:胸腔镜手术 肺结核 支气管扩张症 腹腔结核术后肠外瘘的诊治体会 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腹腔结核术后肠外瘘发生的原因及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20年1月腹腔结核术后发生肠瘘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入组患者术前疾病种类、手术方式,以及术后肠外瘘发生的时间、症状、类型、治疗方法,以及疾病转归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早期瘘13例,晚期瘘23例,发生时间3-11 d,平均(7.95±3.21) d。低流量瘘22例,高流量瘘14例,瘘液量50-630 ml,平均(488±255) ml。行非手术治疗25例,治愈24例,死亡1例,死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行确定性手术治疗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死因为感染性休克。除2例死亡患者外,其余患者随访情况良好,无肠外瘘复发。结论腹腔结核术后肠外瘘发生率高,选择合适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并经充分引流、抗结核、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腹腔结核术后肠外瘘可以治愈。 徐慧海 李亚斋 苏宏伟 齐海亮关键词:腹腔结核 肠外瘘 手术 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