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玉明

作品数:10 被引量:114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胰腺
  • 2篇胰腺炎
  • 2篇预后
  • 2篇脓毒
  • 2篇脓毒血症
  • 2篇腺炎
  • 2篇坏死
  • 2篇坏死性
  • 2篇急性胰腺炎
  • 1篇低分
  • 1篇低分子
  • 1篇低分子肝素
  • 1篇低分子肝素钙
  • 1篇心肌
  • 1篇心肌型脂肪酸...
  • 1篇序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网
  • 1篇烟雾病
  • 1篇盐酸纳洛酮

机构

  • 10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0篇方玉明
  • 7篇夏正新
  • 4篇张志飞
  • 1篇姜秀峰
  • 1篇凌云

传媒

  • 3篇河北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烟雾病的治疗与预后被引量:5
2016年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疾患,由于其发病与脑卒中的症状和预后相同,如不及时治疗,将显著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本文概述烟雾病的特点、机制、治疗和预后,期待唤起医师在日常诊疗中对烟雾病的重视,及时发现和治疗,避免发生机体永久性致残或死亡。
姜小斌方玉明姜秀峰
关键词: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诊断显像
脓毒血症患者炎性因子及免疫指标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目的 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炎性指标(IL-6、IL-10、PCT、CRP、NEUT)及免疫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以判断脓毒血症病情严重程度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脓毒血症患者54例,根据APACHE-II评分判断病情程度分为脓毒血症组18例,严重脓毒血症组19例,脓毒性休克组17例。比较分析各组患者血清PCT、CRP、 IL-6、IL-10、WBC、NEUT水平,以及CD4+、CD8+、CD4+/CD8+的变化与各组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脓毒血症病情的加重,脓毒血症患者血清PCT、CRP、IL-6、IL-10、WBC、NEUT水平逐渐升高,而免疫指标(CD4+、CD8+、CD4+/CD8+)下降(P<0.05),脓毒血症患者血液中炎症指标PCT、CRP、IL-6、IL-10、WBC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778,0.654,0.685,0.541,0.532,P<0.05),而免疫功能(CD4+、CD8+、CD4+/CD8+)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676,–0.517,–0.612,P<0.05)。结论 患者血液中炎性指标(CRP、 PCT、IL-6、IL-10、WBC)呈高表达状态,而免疫功能低下(CD4+、CD8+),提示脓毒血症病情的加重。
肖勇夏正新方玉明
关键词:脓毒血症炎性指标免疫功能
脊索瘤20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脊索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脊索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0例脊索瘤患者发病于骶尾部16例,垂体鞍区2例,鼻咽部1例,颈椎1例;临床表现为发病部位疼痛、下肢麻木、视野缺损、鼻腔出血、吞咽异物感等肿瘤压迫效应及神经损害症状;影像学表现:X线及CT检查表现为破骨性改变,MRI表现为T2WI呈高信号;免疫表型:CK(AE1/AE3)、Vimentin、S-100、EMA均呈阳性表达。结论脊索瘤为低度恶性或局限侵袭性肿瘤,好发于骶骨,鉴别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征综合分析,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综合治疗。
王雷张志飞叶陈芳方玉明
关键词:脊索瘤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预后
一种防止痰液外溅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痰液外溅的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中空的圆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气道湿化器接口;主体的中部设置有透气孔;主体的底部设置有一痰液收集口;主体下部外侧两端均固定有一弹性带;主体的下部的一侧设置有一...
顾芬方玉明侯黎莉
文献传递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早期诊断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对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20年6月选择在本院重点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和急诊科进行诊治的脓毒血症患者145例,测定与计算患者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早期诊断分析。结果:在145例患者中,发生肾损伤69例(肾损伤组),发生率为47.6%。肾损伤组的年龄、性别、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体重指数等与非肾损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损伤组的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和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多器官功能障碍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都显著高于非肾损伤组(P<0.05)。肾损伤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都显著高于非损伤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BUN、Scr、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都为影响肾损伤发生的主要独立因素(P<0.05)。结论:脓毒血症患者多伴随有肾损伤,可导致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升高,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也是导致脓毒血症并发肾损伤的主要因素,也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董锦秀方玉明周红娟张志飞夏正新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脓毒血症肾损伤
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分泌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7
2018年
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外周血干扰素-γ(IFN-γ)分泌水平与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急诊科住院的急性脑出血患者66例作为试验组,体检中心健康人群6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分离其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及血浆,ELISA检测辅助T细胞(Th)1/Th2类细胞因子[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及IL-10];流式细胞术检测胞内细胞因子;NIHSS量表分析试验组发病第1天及第30天病情变化;分析细胞因子与第30天NIHSS量表评分预后的关系。结果两组外周血中IFN-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2、IL-4、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早期外周血IFN-γ分泌水平与预后之间存在正向相关(P<0.05)。结论早期外周血IFN-γ水平增高与急性脑出血的预后不良相关。
肖勇夏正新张苏宁凌云张志飞周红娟方玉明
关键词:脑出血预后
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疗效及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β-内啡肽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疗效及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β-内啡肽(β-EP)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ACOP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呼吸机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30例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舒血宁注射液静脉滴注。2组均治疗3周。比较2组治疗效果、清醒情况、意识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清H-FABP、β-EP水平,治疗后随访2个月,对比2组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意识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且<8 h恢复清醒率(63.33%)高于对照组(36.67%)(P<0.05)。2组治疗后血清H-FABP、β-E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H-FABP、β-E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2个月SF-36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2个月DEACM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ACOP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血清H-FABP、β-EP水平,促进意识恢复,减少DEACMP发生,改善患者健康状况。
周红娟方玉明夏正新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纳洛酮
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观察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方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2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发热、身目发黄、大便不畅)积分、肠黏膜屏障功能指标[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发热、身目发黄、大便不畅主要症状积分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症状积分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D-乳酸、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水平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D-乳酸、DAO、内毒素、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CRP水平均降低(P<0.05),IL-10水平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TNF-α、IL-6、CRP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黄牡丹汤加味保留灌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能够有效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助于改善临床预后。
张志飞方玉明夏正新
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胃热壅盛证临床研究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观察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ANVUGIB)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4例ANVUGIB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降逆止血方。2组均连续治疗7 d。观察并记录患者止血时间、输血量、住院时间,计算72 h止血率、再出血率;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浆皮质醇、MDA及血管升压素;采用血糖仪检测患者血糖;采用ELISA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TNF-α、IL-1β,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29/32)、对照组为71.9%(23/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29)。治疗后,观察组止血时间[(18.9±3.0)h比(29.1±4.1)h,t=7.354]、输血量[(559.3±67.2)ml比(612.7±75.8)ml,t=11.032]、再出血率(3.1%比21.9%,χ^2=5.143)及住院时间[(5.4±0.7)d比(9.3±1.2)d,t=5.871]均低于对照组(P<0.05),72 h止血率(96.9%比81.3%,χ^2=4.010)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浆皮质醇、MDA、血糖及血管升压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8.106、4.976、4.842、5.093,P<0.01);血浆hs-CRP、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5.506、4.983、7.962,P<0.01)。结论清热降逆止血方联合奥美拉唑钠可有效抑制ANVUGIB患者炎性细胞因子表达,降低出血所致的氧化应激损伤,提高止血效率。
肖勇方玉明夏正新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止血剂(中药)奥美拉唑钠氧化性应激
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二胺氧化酶(DAO)、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7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行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治疗;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大承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7 d后观察统计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主要症状(腹痛、压痛、腹胀)缓解或消失时间,检测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DAO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1.79%,P<0.05)。治疗后2组血清DAO水平及T淋巴细胞CD8^+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CD4^+、CD4^+/CD8^+升高(P<0.05),且2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及压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低(P<0.05)。结论大承气汤加减联合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术能有效调节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DAO及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效果显著。
夏正新方玉明肖勇
关键词:大承气汤腹腔灌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