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杨
- 作品数:3 被引量:48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被引量:28
- 2021年
- 目的分析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7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的FD患儿14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儿均给予调整饮食、建立良好排便习惯、预防及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常规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多潘立酮治疗,观察组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多潘立酮治疗,均治疗1周。评估两组疗效、用药安全性,并观察治疗前后胃动力学、脑肠轴相关因子[5-羟色胺(5-HT)、神经肽S受体1(NPSR1)、P物质(SP)]、胃肠激素[生长抑素(SST)、胃动素(MTL)、促胃泌素(GAS)、瘦素(Leptin)]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及胃窦运动指数差值较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5-HT、SP差值较观察组低,NPSR1差值较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TL、GAS差值较观察组高,治疗前后SST、Leptin差值较观察组低(P<0.0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多潘立酮治疗FD患儿的疗效确切,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胃动力学、调节脑肠轴因子及胃肠激素水平有关。
- 吴晓燕秦侃王杨张旭中张玄
- 关键词:儿童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钠、钙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时血清钠、钙离子水平变化及其对病情判断的价值。方法 对37例HIE患儿行血清钠、钙检测,并随机选择同期住院非HIE患儿32例为对照组。结果 HIE病情程度越重,血清钠、钙越低;CT分度越重,血清钠、钙越低;血清钠、钙于疾病初期降低非常显著,病情越重,降低越明显,治疗1周后均显著升高。结论 血清钠、钙变化对HIE病情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 王杨王琍琍宣桂华鹿玲
- 关键词:脑缺血脑缺氧血清钠血清钙
- 血清NSE、HSP70与AEEG在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中的变化及其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被引量:14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NSE)、热休克蛋白(HSP70)与动态脑电图(AEEG)在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CFC)中的变化及其与继发癫痫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惊厥类型不同将98例热性惊厥(FC)患儿分为单纯热性惊厥组(SFC组,n=44)和CFC组(n=54)。同时,50名疑似癫痫但结果正常的儿童作为对照组。对比各组血清NSE、HSP70与AEEG评分差异,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CFC患儿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研究血清NSE、HSP70与AEEG评分的诊断效能。结果:SFC组和CFC组的NSE、HSP7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EEG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FC组的NSE、HSP70水平均高于SFC组,AEEG评分低于SFC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首次惊厥前发热时间、不同首次惊厥次数、不同围生期异常情况、不同血清NSE水平、不同HSP70水平与不同AEEG评分患儿继发癫痫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首次惊厥次数及血清NSE、HSP70水平与AEEG评分是影响CFC患儿继发癫痫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以联合检测最高。ROC曲线显示,联合检测AUC值最高。结论:血清NSE、HSP70在CFC患儿中明显升高,AEEG评分则明显下降;血清NSE、HSP70与AEEG评分的异常与CFC患儿继发癫痫显著相关,三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评估癫痫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 吴晓燕黄会芝王杨温小红彭敏
- 关键词:复杂性热性惊厥继发癫痫动态脑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