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东亚飞蝗
  • 1篇农业害虫
  • 1篇孢子
  • 1篇孢子虫
  • 1篇微孢子
  • 1篇微孢子虫
  • 1篇荒地
  • 1篇蝗虫
  • 1篇蝗虫微孢子虫
  • 1篇害虫
  • 1篇飞蝗
  • 1篇感病
  • 1篇感病率
  • 1篇虫口
  • 1篇虫口密度

机构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儋州市农业技...

作者

  • 1篇吴曼峰
  • 1篇张龙
  • 1篇石旺鹏
  • 1篇严毓骅
  • 1篇叶水妹
  • 1篇李德清

传媒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0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蝗虫微孢子虫处理剂量与海南省荒地东亚飞蝗感病率的相互关系被引量:7
2001年
在海南省儋州市的东亚飞蝗 ( L 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发生区 ,采用蝗虫微孢子虫 ( N osemalocustae)分别以 4 9.5× 10 9孢子 .hm-2 (小区 1)、99× 10 9孢子 .hm-2 (小区 2 )和 150× 10 9孢子 .hm-2 (小区 3)剂量处理 ,处理时间为 1999- 0 7- 10— 0 7- 2 2。自处理后第 3周开始 ,上述 3个处理区中的飞蝗虫口密度均显著下降 ,极显著低于处理的对照区 ,处理区中的平均虫口密度均在处理指标以下。特别是在处理后第 10周时 ,不处理对照区中的平均飞蝗虫口密度高达 7.74头 .m-2 ,远高于其他 3个处理区中的虫口密度 ,分别为 0 .12头 .m-2、0 .18头 .m-2和 0 .0 6头 .m-2。处理后微孢子虫处理 3个小区中残存活飞蝗的感病率在调查期间 (处理后第2周至第 10周 )均呈上升趋势 ,到第 10周高达 35.7%~ 4 0 .6%。以 99× 10 9孢子 .hm-2和 150× 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小区 ,成虫个体在整个种群中所占比例均为 0 ,而不处理的对照区的成虫比例达 14.5% ,以 4 9.5×10 9孢子 .hm-2剂量处理的成虫比例为 4 0 % ,但是在 50个样方中仅成虫总头数为 4头 ,而对照区为
张龙石旺鹏严毓骅林伯能吴曼峰叶水妹李德清
关键词:东亚飞蝗蝗虫微孢子虫感病率虫口密度农业害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