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燕
- 作品数:41 被引量:391H指数:13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月经期能否进行健身锻炼
- 2019年
- 身体健康、月经正常的女性,一般不会出现特殊的症状,有些妇女可出现下腹部及腰骶部下坠感,但并不严重,不影响妇女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月经期间可以进行一些适当地健身锻炼,不要完全停止运动。因为月经期进行一些适当的健身锻炼,能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改善盆腔的血液循环,有助于减轻经期盆腔充血和减轻小腹下坠、胀痛的感觉。
- 孙燕
- 关键词:健身锻炼盆腔充血月经期间腰骶部下腹部
- 血清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在正常早孕和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外周血中水平,探讨VEGF及其可溶性受体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35例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和35例正常早孕孕妇血清VEGF及其sFlt-1水平。结果: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胚胎停育患者血清VEGF及其sFlt-1水平较正常早孕孕妇明显增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VEGF及sFlt-1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具有相关性。
- 庞丽红杨冬梅马燕谢湘芝孙燕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
- 宫腔镜治疗宫腔粘连所致月经异常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3
- 2012年
- 目的探讨宫腔镜治疗由宫腔粘连所致月经异常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2例因月经异常并经宫腔镜证实有宫腔粘连的患者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行3个月激素治疗,观察术后第3个月的月经恢复情况,并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进行年龄、症状、术前内膜厚度、病因、宫腔操作次数、病程时间、宫腔形态、术中内膜情况、粘连程度、宫腔重建满意程度、激素治疗后内膜厚度这11个变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对与疗效可能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组83例(74.1%),无效组29例(25.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症状、术前内膜厚度、病程时间、内膜形态、粘连程度、宫腔操作次数、宫腔重建满意程度、人工周期后内膜厚度9个因素与疗效有关。将9个有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只有激素治疗后内膜厚度与疗效直接相关。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加激素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是与疗效相关的主要因素。
- 孙燕张小柳蒋晓莉袁媛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粘连分离术激素治疗宫腔镜
- 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用于治疗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抗凝药物所致月经过多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evonorgestrel releasing intrauterine system,LNG-IUS)用于治疗心脏换瓣术后抗凝药物所致月经过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2例月经过多妇女,曾接受换瓣术,术后口服抗凝药物。将这3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月经1~5d放置LNG-IUS;对照组16例,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记录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Hb)、铁蛋白水平及月经改变。结果:观察组放置3个月后,月经量显著减少,子宫内膜显著变薄,Hb、铁蛋白升高(P<0.05),凝血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G-IUS是治疗换瓣术后抗凝药物所致月经过多的有效方法。
- 莫小亮蒋晓莉郑晓宇孙燕
-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月经过多心脏换瓣抗凝药物
- PTEN、PI3K、AKT蛋白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PTEN、PI3K、AKT蛋白在子宫内膜息肉(EP)中的表达及其在E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P患者30例,EP周围组25例,对照组30例中PTEN、PI3K、AKT蛋白的表达。结果 (1)PTEN蛋白在EP中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及EP周围组(x^2=21.413,P<0.05);PI3K、AKT蛋白在EP组中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及EP周围组(x^2=10.95,P<0.05;x^2=26.553,P<0.05)。(2)在EP组中,AKT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57,P<0.05),PI3K蛋白和PTE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533,P<0.05),PI3K蛋白和AK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05,P<0.05)。结论 PTEN蛋白缺失和PI3K、AKT蛋白过表达参与EP的发生发展。
- 覃丽渊孙燕
-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PTENPI3KAKT
- 复发性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8的表达被引量:13
- 2012年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8(IL-18)在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探讨RSA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63例RSA妇女(RSA组)及50例正常早孕妇女(正常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和IL-18 mRNA的表达水平,并将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SA组绒毛组织中IL-6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IL-18 mRN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相关分析显示,RSA组IL-6与IL-18 mRNA两者之间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49,P<0.01)。IL-6 mR-NA的表达水平与RSA患者流产次数无关,而IL-18 mRNA表达水平随着流产次数增多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常妊娠较RSA患者绒毛组织IL-6水平高,当IL-6表达降低或IL-18升高时,可能导致RSA,其中IL-18水平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
- 孙燕苏琳陈佩李佳荃岳锦春
- 关键词:复发性流产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
-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子宫内膜雌、孕激素受体及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4
- 2006年
- 目的研究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患者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IV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探讨无排卵性功血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对照组)和66例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细胞ER、PR、IV型胶原、MMP-9及TIMP-1表达。结果病例组子宫内膜腺上皮和基质ER、PR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MMP-9水平明显增加(P<0.05),MMP-9/TIMP-1比值升高(P<0.01),IV型胶原含量明显下降(P<0.01)。相关分析显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MMP-9水平与ER、PR均呈正相关(r=0.605,P<0.05;r=0.697,P<0.05)。结论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出血原因可能与雌激素作用下ER、PR表达失调有关,且MMP-9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细胞外基质过度降解,临床表现为子宫不规则出血。
- 孙燕乔福元徐金霞旷晓聪
- 关键词: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增生基质金属蛋白酶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
- EphB4在早期稽留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检测稽留流产(MA)妇女与择期流产妇女绒毛组织中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肝细胞受体EphB4的表达情况,分析EphB4对MA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0例MA妇女(实验组)和30例择期流产妇女(对照组)绒毛组织中EphB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绒毛组织中EphB4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0±0.12和0.70±0.11,EphB4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48±0.15和1.62±0.28,实验组EphB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EphB4在早期MA患者绒毛组织中的表达下调,可能成为早期MA的新型标志物。
- 覃琴红岑姣韦懿芸邓翖洁孙燕黄乐王娅萍庞丽红
- 关键词:EPHB4血管生成
- 重复人工流产术后药物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6
- 2017年
- 目的探讨重复人工流产术后使用优思明或克龄蒙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有2次及以上人工流产或清宫史的早孕流产患者43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7例、优思明组144例、克龄蒙组148例。所有患者人流术后口服同一类头孢类抗生素(头孢类过敏者口服克林霉素)和益母草;优思明及克龄蒙组均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口服优思明或克龄蒙,连服3个周期。对比3组患者术后阴道流血时间、月经复潮时间、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3个月月经量减少情况、宫腔粘连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优思明组、克龄蒙组术后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月经复潮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克龄蒙组术后第21天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优思明组及对照组(P<0.05),但优思明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量减少、宫腔粘连发生率及宫腔粘连程度比较,均为克龄蒙组<优思明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人工流产患者术后立即给予口服优思明或克龄蒙,可有效减短术后阴道流血时间及月经复潮时间,预防术后宫腔粘连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刘昊孙燕李廉
- 关键词:宫腔粘连屈螺酮炔雌醇戊酸雌二醇雌二醇醋酸环丙孕酮
- 经阴道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经阴道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esarean section scar pregnancy,CSSP)病灶清除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行经阴道CSSP病灶清除术及子宫修补术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例患者均无大出血、膀胱或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50~90 min,术后监测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均在一个月内降至正常水平。结论经阴道CSSP病灶清除术用于治疗CSSP安全、有效、侵入性小、手术时间短且出血少,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莫小亮蒋晓莉孙燕覃桂荣
- 关键词:子宫瘢痕妊娠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