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奇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贵州航天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于医院行剖宫产手术的12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试验组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比较两组临床指标、Bromag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麻醉维持时间长于对照组,麻醉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最高阻滞平面、Bromage评分、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比较,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更佳。
- 肖旭李光才段玉屏国小青甘奇
- 关键词: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手术
- 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手术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比较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EA)与局麻(GA)下行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症(PTED)的麻醉效果。方法:收治PTED患者30例,平分为EA组和GA组,比较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结果:GA组术中患者疼痛剧烈常需静脉注射阿片类药减轻痛苦,因术中不能耐受疼痛而改全身麻醉下行开放手术1例,EA组选择低浓度小剂量局麻药,镇痛完善,术中疼痛不适程度轻,阿片类药用量少,两组病例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两组术中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疼痛程度和阿片类药的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选择低浓度局麻药的硬膜外麻醉在椎间孔镜微创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优于局麻。
- 付志权赵光甘奇国小青
- 关键词:微创手术硬膜外麻醉
-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
- 2024年
- 目的观察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FB)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4月在贵州航天医院拟行无痛FB的82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编号法将纳入患者分为阿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阿芬太尼组予以阿芬太尼8μg/kg复合2 mg/kg丙泊酚完成麻醉诱导,舒芬太尼组予以0.08μg/kg舒芬太尼,其余操作同阿芬太尼组。记录并比较两组镇静效果(麻醉起效时间、丙泊酚追加例数、呛咳反应、体动反应、苏醒时间、苏醒时Ramsay评分),不同时点(麻醉前、麻醉后、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后1 min、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后3 min、检查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经皮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估并比较两组医师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检查前,2例患者退出,最终纳入80例患者,阿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40例。与舒芬太尼组比较,阿芬太尼组麻醉起效时间、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1),且呛咳控制不佳例数更少、苏醒时Ramsay评分更低(P<0.05或P<0.01)。各时点间MAP、心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考虑测量时间,两组间心率的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P、Sp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心率的时点间与组间存在交互作用(P<0.05或P<0.01),SpO_(2)的时点间与组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两组各时点MAP、心率、SpO_(2)的变化幅度不同。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阿芬太尼组的MAP、心率低于舒芬太尼组[(103±16)mmHg(1 mmHg=0.133 kPa)比(116±17)mmHg,(79±9)次/min比(97±14)次/min](P<0.05);与麻醉前比较,纤维支气管镜过声门时阿芬太尼组SpO_(2)降低(P<0.05),舒芬太尼组心率升高、SpO_(2)降低(P<0.05),其余时点两组MAP、心率、SpO_(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阿芬太尼组恶心发生率低于舒芬太尼组(P<0
- 陈亚华尹君王彬甘奇朱昭琼李光才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阿芬太尼丙泊酚
- 一种超薄冰冻切片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冰冻切片机,包括底座、固定框、支撑板、刀片和冷气罐,所述底座底部四角处均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底部设置有底板且固定连接,所述冷气罐设置在底板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底座后侧,支撑板顶部后侧设置有第二滑轨...
- 罗贤明甘奇贺洪瀛
- 文献传递
- 全身麻醉患者术毕至转运病房期间低血压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患者术毕至转运病房期间发生术后低血压(PSH)的危险因素,探讨其对患者预测价值。方法募集231例全麻手术患者,观察手术结束、过床后1、3、5、10 min及入复苏室时、出复苏室时、回病房时是否出现PSH,分析性别、年龄、体重、BMI、基础疾病、麻醉方式、手术方式、术中出入量、BP、HR、RR、SpO 2等因素是否为PS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入手术室时相比,手术结束后1、3、5、10 min,入复苏室时、出手术室时和进入病房时各时间点低血压患者发生率分别为29.44%、25.54%、20.35%、17.75%、16.45%、20.35%及22.94%例;与入手术室时相比,入复苏室时PSH组与非PSH组患者的体重、BMI、SBP及DBP有差异(P<0.05);与入手术室时相比,进入病房时PSH组与非PSH组患者的出血量、SBP、DBP及SpO 2有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BP为入复苏室时PSH发生的危险因素;出血量及SBP为进入病房时PSH发生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BP对入复苏室时患者发生PSH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值为89.5 mmHg;出血量及SBP对患者进入病房后发生PSH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全身麻醉患者术前SBP及术中出血量为术毕PSH发生的危险因素,并对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发生PSH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预测值分别为150 mmHg和126.5 mmHg。
- 朱昭平龚淑娟张颖何帆杨银燕甘奇朱宇航李光才
- 关键词:全身麻醉
- 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 目的观察七氟醚联合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在老年骨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择期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本院骨科收治的60例行骨科手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ASAⅡⅢ级,年龄605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
- 李光才宋云强甘奇
- 关键词:七氟醚丙泊酚静吸复合全麻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