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岩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市市中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动静脉
  • 1篇动静脉畸形
  • 1篇动脉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损害
  • 1篇心脏
  • 1篇心脏MR
  • 1篇亚临床
  • 1篇亚临床性
  • 1篇阳性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肾动静脉畸形
  • 1篇肾动脉
  • 1篇生长因子受体
  • 1篇受体
  • 1篇胃癌
  • 1篇系统性红斑
  • 1篇系统性红斑狼...
  • 1篇细胞

机构

  • 5篇济南市市中区...
  • 1篇青岛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省立医院

作者

  • 5篇马岩
  • 2篇刘宪岭
  • 2篇周飞
  • 1篇张琰
  • 1篇武乐斌
  • 1篇王翠艳
  • 1篇王锡明
  • 1篇孙永涛
  • 1篇武杰

传媒

  • 4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EGFR-TKI治疗耐药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靶向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治疗耐药T790M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CT特征。方法选取142例EGFR-TKI治疗后进展的NSCLC患者再次活检结果和CT表现进行分析,根据T790M突变状态分为T790M阴性组(76例)和T790M阳性组(66例),观察2组患者的CT特征。结果T790M阳性和T790M阴性患者TKI持续时间和EGFR检测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790M阳性NSCLC患者TKI治疗前初始CT检查显示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和血管集束征发生率高于T790M阴性患者(P<0.05)。T790M阳性患者进展时空气支气管征、血管集束征、周围型肺癌、胸膜凹陷发生率高于T790M阴性患者(P<0.05)。结论周围型肺癌肿瘤位置与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空气支气管征等CT特征与T790M突变阳性显著相关,可对表现为这些特征的NSCLC患者进行重复活检以明确T790M突变状态。
刘宪岭马岩周飞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胃癌CT检查特征及临床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探讨胃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8月~2015年10月期间经手术或胃镜病理确诊胃癌并于我院行腹部双源CT平扫及强化扫描的70例患者资料,并与手术或胃镜病理结果对照,分析CT在胃癌诊断、TNM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70例胃癌患者肿瘤分布:胃窦部36例,胃底贲门部18例,胃体部14例,皮革胃2例;30例行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术后病理分期:IV期20例,IIIB期2例,IIIA期2例,IB期4例,IA期2例。其中,CT对T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约76.67%(23/30),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约64.46%(78/121)。结论 结合多种后处理技术及增强扫描方法,CT对胃癌的诊断、术前评估及手术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是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主要检查手段。
马岩武乐斌王锡明武杰
关键词:胃癌TNM分期
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肺磨玻璃结节CT征象诊断早期肺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给予肺磨玻璃结节CT诊断与X线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肺磨玻璃结节的检出率,分析肺磨玻璃结节良性、恶性CT征象以及不同病理类型CT表现。结果:CT诊断检出结节116个,占96.67%,高于X线诊断的79.17%(95/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恶性肿瘤空泡征、分叶、毛刺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胸膜尾征少于良性肿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癌、浸润性腺癌以及微浸润腺癌CT征象在密度、大小、数量、形态、边界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磨玻璃结节CT应用于早期肺腺癌诊断,操作简单、准确率高,能够实现对肺腺癌的良恶性鉴别及病理类型鉴别,可予以推广。
刁恩洋马岩
关键词:CT征象X线诊断良恶性鉴别
肾动静脉畸形1例
2015年
患者男,75岁。因脑梗塞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无创伤、手术等病史。尿常规提示红细胞弱阳性。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肾中上极集合系统内探及一3.0cm×2.3cm低回声区,边界清,内回声均匀,CDFI见丰富血流信号。遂行肾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CT轴位扫描:右肾上极平扫见一略低密度灶,见多发点状钙化,邻近肾皮质变薄。
马岩刘宪岭周飞孙永涛
关键词:肾动脉动静脉畸形
心脏MR定量成像对系统性红斑狼疮亚临床心肌损害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评估T_1-maping及T_2-mapping技术对识别亚临床状态的心肌炎性反应的应用价值,比较非活动期SLE(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_1、T_2量化值,分析SLE患者抗核抗体(ANA)与抗DNA抗体(AntiDNA)阳性组T_2值变化。方法筛选24例临床非活动期SLE患者,平均年龄(54±9)岁,其中17例ANA阳性,5例AntiDNA阳性;15例健康对照者,平均年龄(51±5)岁。行常规MRI的CMR稳态自由进动序列,T_2-mapping及Molli序列的T_1-mapping扫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和放射免疫法(Farr)检测患者血清中的抗核抗体(ANA)和抗DNA抗体(Anti-DNA)。所得的数据用统计学t检验,分类变量的卡方检验,还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及Bland-Altman检验。结果 SLE组的T_2时间高于正常对照组(58.2±5.6)msec,(52.6±4.2)msec,P<0.01)。抗核抗体(ANA)阳性组与阴性组T_2时间(57.81±5.45)msec,(57.08±6.78)msec)无统计学意义(P=0.782)。Anti-DNA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T_2时间(58.52±6.9)msec,(58.12±5.8)msec无统计学差异(P=0.966);pre T_1-mapping中SLE组T_1时间长于对照组(980.7±62.2)msec,(957.5±37.9)msec,但无统计学意义(P=0.3)。左心室的大小与功能,SLE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磁共振T_2-mapping对显示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早期心肌损害有意义。这种新的可以定量分析,而且高度可重复性的无创性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早期的心肌炎性改变的检测。ANA、Anti-DNA阳性组与阴性组T_2值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亚临床状态SLE心肌炎性改变与血清抗体谱没有明显相关性。
张琰马岩王翠艳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系统性红斑狼疮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