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傅海燕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淋巴
  • 1篇动物
  • 1篇诱发电位
  • 1篇预后
  • 1篇神经病
  • 1篇神经损伤
  • 1篇视神经
  • 1篇视神经病
  • 1篇视神经损伤
  • 1篇组织化学
  • 1篇外伤性
  • 1篇外伤性视神经...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观察
  • 1篇鳞状
  • 1篇鳞状细胞
  • 1篇鳞状细胞癌

机构

  • 3篇山东大学

作者

  • 3篇傅海燕
  • 2篇徐伟
  • 1篇曹洪源
  • 1篇邹纪东
  • 1篇吕正华
  • 1篇王家耀
  • 1篇王昭迪
  • 1篇高国洁
  • 1篇栾信庸
  • 1篇时光刚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内淋巴囊肿瘤四例临床病理观察及鉴别诊断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内淋巴囊肿瘤(endolymphatic sac tumor,ELS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罕见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7-29-2013-11-07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4例EL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并用EnVision二步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4例患者年龄分别为27、40、58和60岁,中位年龄49岁,男女之比为1∶3。主要临床症状是听力下降,并伴有耳鸣、耳聋及面瘫等。影像学显示,肿瘤位于颞骨岩部或桥小脑角,并周围骨质破坏。组织学改变,肿瘤呈乳头状及腺样结构,乳头具有纤维血管轴心,表面被覆单层立方-柱状上皮,胞质嗜酸或透明。部分区域呈囊性扩张,内含粉染的胶样物质,类似甲状腺滤泡。间质中血管丰富。免疫表型示,CK、CK8/18、EMA和Vimentin阳性,其中1例GFAP阳性,2例CK5/6及CD56阳性,CgA、Syn、TTF-1、TG、S-100和NSE阴性。Ki-67指数约为1%。4例均已行手术完整切除,随访至2014-02-07无复发。结论 ELST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组织形态温和,但常呈侵袭性生长,临床及病理易与其他肿瘤混淆,诊断及鉴别诊断主要依据病理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并结合临床影像学资料。
傅海燕王家耀
关键词:内淋巴囊肿瘤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
实验性外伤性视神经病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视神经病理生理学观察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接近临床的外伤性视神经病(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动物模型,研究视神经损伤的力学原理、神经病理生理学改变,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西兰大耳白兔为研究对象,对王一等设计的视神经损伤方法进行重复并改进,应用弹簧枪发出的瞬问冲击力,建立与临床较为接近的轻、重TON动物模型,对两种损伤的致伤强度进行大体定量,观察致伤后瞳孔和直接对光反射,并行模式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检查,对正常和损伤视神经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麻醉清醒后,所有致伤眼均表现为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无脑挫伤、感染、眶壁骨折、意外死亡。1只视神经断裂但鞘膜完整。损伤后P波潜伏期延迟,波幅降低,重度损伤较轻度损伤变化快。伤后视神经随时间推移依次表现为水肿、少突胶质细胞增生和萎缩,并伴血管扩张。重度损伤组变化过程与轻度损伤相似,但表现更严重。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外伤性视神经病的动物模型。轻度损伤组伤后视神经病理形态学改变随时间推移损伤进行性加重,但视神经有一定传导功能;重度损伤组伤后视神经迅速出现不可逆性溃变,视神经传导功能迅速丧失。PR—VEP与视神经的病理形态学改变有很好的相关性,可作为临床治疗的指导。
王昭迪时光刚姚寿国高国洁傅海燕徐伟
关键词:视神经损伤疾病模型动物诱发电位
喉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探讨喉癌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与喉癌转移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78例喉癌组织进行淋巴管内皮细胞透明质酸受体1(LYVE—1)染色,对LYVE-1标记的新生淋巴管进行计数,分析淋巴管密度(LVD)与喉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LYVE-1标记的新生淋巴管主要位于肿瘤的边缘。在喉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LVD为13.24±5。09,明显高于成人喉乳头状瘤(5.54±3.15)和鳞状卜皮不典型增生(6.76±4.45,均P〈0.05);而在转移的淋巴结中,LYVE-1标记的LVD为12.12±6.03,与喉癌组织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喉癌低分化组的LVD高于中分化组,中分化组的LVD高于高分化组;0~Ⅱ期组的IND显著低于Ⅲ~Ⅳ期;淋巴结转移组的LVD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喉癌组织的LVD与患者年龄、性别、临床分型和远处转移无关。LVD高于均值的喉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33.5个月,低于均值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81.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和LVD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凶素(均P〈0.05)。结论喉癌组织中,LYVE-1标记的新生淋巴管主要位于肿瘤的边缘,淋巴管生成在喉癌发生、发展和淋岜结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ND是影响喉癌患者预后的负性因子。
邹纪东傅海燕徐伟吕正华曹洪源栾信庸
关键词:喉肿瘤鳞状细胞癌淋巴管密度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