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他汀
  • 2篇伐他汀
  • 2篇阿托
  • 2篇阿托伐他汀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地平
  • 1篇动脉
  • 1篇心病
  • 1篇心绞痛
  • 1篇心绞痛患者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C反应蛋...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压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机构

  • 3篇沈阳医学院附...
  • 1篇沈阳市铁西区...

作者

  • 3篇腾旭
  • 3篇张彦红
  • 2篇徐姝
  • 1篇曲晓婷
  • 1篇周朝晖
  • 1篇付鑫
  • 1篇杨晓旭
  • 1篇刘炜
  • 1篇吴桂平

传媒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分析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28例予以分组,选择抽签法的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4例,对照组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使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各自为81.25%、93.75%,组间进行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81%,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6.56%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具有效果良好,安全性高等优势,值得作为理想治疗药物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徐姝张彦红腾旭李阳杨晓旭刘艳
关键词:冠心病高血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的分析及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冠状综合征患者进行PCI术后采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抵抗作用。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沈阳医学院复苏第二医院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患者在PCI手术前后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术后通过入院记录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在术后12个月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如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非致死心肌梗死、再次住院、死亡。结果在患者术后1年的随访中,抵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病死率、非致死心肌梗死率、再次血运重建率、支架内血栓率、再次住院率等均高于非抵抗组(P<0.05)。结论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药物抵抗临床治疗应给予重视,应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充分监测评估药物效果,减少药物抵抗情况,利于患者预后。
徐姝张彦红刘子菲腾旭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抗血小板药物
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早期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浆C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血管性血友病因子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观察较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3天后C反应蛋白(CRP)、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变化,以了解早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对斑块稳定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40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被分为常规治疗组(未服用任何调脂药物,19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mg/d,21例)治疗。测定治疗前后CRP、MMP-9、vWF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二组治疗前后血脂各组成分的变化差异均无显著性,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后CRP、MMP-9、vWF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心绞痛的早期予以3天的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明显减低血浆炎症因子的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可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吴桂平张彦红曲晓婷付鑫腾旭刘炜周朝晖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金属蛋白酶-9血管性血友病因子不稳定心绞痛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金属蛋白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