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翔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溧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耐药
  • 4篇克雷伯菌
  • 4篇肺炎克雷伯
  • 4篇肺炎克雷伯菌
  • 3篇基因
  • 2篇碳青霉烯
  • 2篇碳青霉烯类
  • 2篇青霉烯
  • 2篇青霉烯类
  • 2篇耐药基因
  • 2篇耐药性
  • 1篇单胞菌
  • 1篇亚胺培南
  • 1篇医院感染
  • 1篇衣原体
  • 1篇衣原体感染
  • 1篇阴性
  • 1篇荧光
  • 1篇荧光定量
  • 1篇支原体

机构

  • 9篇溧阳市人民医...
  • 1篇常州市妇幼保...
  • 1篇日照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周翔
  • 7篇孔晓明
  • 3篇朱晓露
  • 2篇徐燕
  • 1篇彭蓉蓉
  • 1篇黄琦

传媒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实用乡村...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7
  • 1篇201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现况调查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基层医院微生物实验室现况,探讨区域化县市级微生物实验室建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现场考察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某县级市的28所医疗机构进行调查,调查各医院微生物实验室基础设施、实验设施及专业人才等情况。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8份,收回28份。调查二级医院4所,乡镇中心卫生院18所(其中二级建设医院3所),民营医院6所;现场考察医院25所。仅有2所医院能进行血培养检验,3所能进行需氧菌培养,均不能进行厌氧菌、苛养菌的培养等。结论大部分基层医院均不可进行微生物检验,急需建立区域化微生物实验室,从而减少各医院的成本投入,达到资源共享和技术共享。
王志棣孔晓明芮志莲周翔
关键词:微生物实验室医院感染
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感染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100例,根据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的原则,按照人数1:1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共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将微生物检验加入治疗工作中的患者为研究组,共50例。以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感染例数、感染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24%,研究组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8%,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感染程度I级、II级、III级人数分别为3例(75%)、1例(25%)、0例0%,对照组分别为2例(16.67%)、6例(50%)、4例(33.33%),对照组患者感染严重程度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的开展对于感染的控制有积极效果,可以通过此方法降低感染率、提高临床疗效,因此,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较高。
孔晓明朱晓露周翔吴婕张议丹
关键词:微生物检验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12月在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接受HPV感染DNA分型检测的168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HPV-DNA基因分型结果分为HPV感染组及无HPV感染组,对比两组各项基线资料,阴道内环境指标及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P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HPV感染组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性伴侣数量≥2人、有性传播史人数占比,以及阴道内环境各项指标阳性率和生殖道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率均高于无HPV感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初次性生活年龄≤20岁、性伴侣数量≥2人、性传播史、过氧化氢阳性、白细胞酯酶阳性、唾液酸苷酶阳性及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结论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和衣原体感染与HPV感染的发生有关。
魏蓓宇周翔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生殖道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β-内酰胺酶基因调查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调查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酶基因携带情况,分析该菌株临床耐药性。方法分别收集2所医院临床分离的CRKP菌株各20株,检测40种β-内酰胺类酶基因携带情况;对bla KPC型β-内酰胺酶基因与插入序列(ISKpn 6)进行连锁检测。结果两所医院菌株药敏结果相同,但β-内酰胺类酶基因检出率存在差异。CRKP临床分离菌株均检出bla TEM与bla KPCβ-内酰胺酶基因,bla KPC-ISKpn6连锁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此外其中1所医院还检出bla CTX-M-1群、bla LAP、bla DHA群、bla OXA-1群基因。结论 CRKP临床分离株携带的β-内酰胺类酶基因以bla TEM和bla KPC基因型为主,不同医院存在差异。提示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临床抗菌药物。
孔晓明周翔芮志莲徐燕王志棣朱晓露
关键词:Β-内酰胺酶基因耐药基因
肺炎克雷伯菌形成生物膜菌株的基因型检测及其耐药探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究肺炎克雷伯菌在医院中的分布状况及耐药性,并且分析生物膜阳性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临床送检的感染性标本进行培养分离,检出160株肺炎克雷伯菌,分析该菌在医院的分布情况、耐药性及其基因型。结果所有肺炎克雷伯菌标本中呼吸道标本及尿液标本所占比重最大,分别占59.38%和22.88%;重症监护病房检出数所占比重最高(40.63%),其次为呼吸内科的16.25%及神经内科的14.38%。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占首位,为80.00%;其次为头孢唑啉(67.50%);第三为头孢曲松(65.00%)。氨苄西林/舒巴坦、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噻肟(三代)的耐药率在50%以上。耐药率最低者为厄他培南,其次为亚胺培南。所有16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生物膜阳性比例为37.50%。检出ESBLs的16株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中,扩增出TEM基因和SHV基因所占比例分别为41.75%和31.25%,同时存在SHV及TEM基因所占比例为12.50%,但均未检测出CTX2M。结论重症监护病房发生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比重较高,细菌耐药性相对较低,而SHV及TEM为产生生物膜肺炎克雷伯菌的主要基因分型。
彭蓉蓉孔晓明周翔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基因型耐药性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观察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分布与耐药性。方法:对73例患者155株铜绿假单胞菌进行分离和研究,根据菌株药敏、来源结果,进行耐药性及菌株来源分布分析。结果:痰中检出铜绿假单胞菌的数量最多;神经内科是检出菌株最多的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他啶、亚胺培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吡肟的耐药率比较高,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的耐药率比较低。结论:研究出高效的抗菌药物及高感染率科室,有利于预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强化耐药性检测,能指导临床用药。
汤伟明周翔徐燕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
2种方法检测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效能的关系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研究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技术(Xpert MTB/RIF)结合结核感染T细胞试验(T-SPOT)2种方法检测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诊断效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212例,分为对照组(102例)和结核组(1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Xpert MTB/RIF以及T-SPOT检查,分析2种检测方法对结核病以及涂片阴性肺结核的诊断效能之间的差异。结果:采用Xpert MTB/RIF、T-SPOT、涂片及培养4种方法同时对结核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测,不同方法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Xpert MTB/RIF、T-SPOT、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59.09%、64.49%及83.46%。联合检测诊断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P<0.05);通过联合诊断效能分析,联合诊断对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灵敏度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Xpert MTB/RIF结合T-SPOT检测对于痰涂片阴性肺结核患者的诊断灵敏度高,建议临床应用推广。
黄琦吴婷婷孔晓明周翔
关键词:肺结核
江苏省溧阳地区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元件及亲缘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了解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常见耐药原件的携带及亲缘关系。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院患者中分离20株CRKP,采用PCR分析了40种β-内酰胺类酶基因与11种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标记基因检测,并同步检测了20种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且进一步对检测结果作样本聚类分析,了解其亲缘关系。结果 20株CRKP对β-内酰胺类药物(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基糖苷类药物(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喹诺酮类药物(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12种抗菌药物均耐药;20株CRKP均检出blaTEM与blaKPC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药物获得性耐药基因每株也均有检出,但不同基因阳性率不同;MGEs每株也均有检出,但intⅠ1与IS903阳性率不同;样本聚类分析提示,20株CRKP呈明显的聚集现象(A群),并可分为A-A群与A-B群。结论医院CRKP部分存在同源性,主要流行基因型为blaTEM与blaKPC,流行MGEs遗传标记为trbC、ISEcp1、IS26与ISKpn6,需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孔晓明周翔王志棣朱晓露徐燕康厚纯
关键词:耐药基因聚类分析
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分析亚胺培南与舒巴坦联合应用对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KPN)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6年4月临床住院患者的48份标本,共分离出48株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实施改良Hodge实验,分析其是否为产碳青霉烯酶KPN,并分析KPN-CSTI抗生素药敏及联合药敏实验结果。结果 48株受试菌株全部为产碳青霉烯酶KPN;34株(70.83%)多粘菌素药敏实验为敏感,14株(29.17%)为中介,其中12株(85.71%)对庆大霉素耐药,2株(14.29%)对庆大霉素敏感,14株(100.00%)均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亚胺培南耐药;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显示出显著的协同作用(ΣFIC≤0.05)。结论头孢哌酮-舒巴坦联合亚胺培南使用时可具有协同作用,对临床治疗KPN的疗效有提高作用,可作为临床调整治疗方式的实验依据。
周翔孔晓明
关键词: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体外抗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