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秋干
- 作品数:6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鳞癌中zac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zac基因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zac 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zac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zac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4例(38.9%)zac 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2例(61.1%)zac mRNA表达缺失,其阳性表达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85.5%)和远癌组织(100.0%,P<0.05);食管癌组织中zac mRNA阳性表达水平(0.38±0.13)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72±0.16)和远癌组织(0.80±0.12);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zac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5);zac mRNA阳性表达率在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显著高于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临床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ac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说明zac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作用,可能与食管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 祁秋干马军达嘎闫尧唐芙爱李印
- 关键词:食管肿瘤MRN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 食管癌组织中fez基因mRNA的表达改变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fez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fez 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fez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fez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4例(38.9%)fez 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2例(61.1%)fez mRNA表达缺失,其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P<0.05);癌组织中fez mRNA表达水平(0.44±0.11)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53±0.18)和远癌组织(0.69±0.21);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fez mRN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5),但fez mRNA表达缺失与食管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有无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ez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说明fez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 闫尧陈香宇马军唐芙爱段芳龄达嘎祁秋干李印
- 关键词:食管癌MRNART-PCR
- 癌性疼痛患者家庭镇痛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影响肿瘤晚期患者家庭综合治疗癌性疼痛的依从性的原因。方法采用来诊接治、家居探访、电话随访等方式,对460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镇痛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对成瘾性的担心、对镇痛药物存在认知误区、对药物不良反应的担心、对治疗过程中的花费忧虑等问题是影响镇痛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结论消除患者对药物成瘾性的担心、加强药物知识宣传、合理使用药物、预防和及时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提高癌性疼痛患者家庭干预治疗依从性。
- 马福刚邵铁良宋和平祁秋干张新波李柏君王鹏琨李鹏飞
- 关键词:镇痛家庭疗法依从性
- 食管鳞癌组织中FANCA基因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FANCA基因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癌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正常黏膜组织中FANCA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FANCA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FANCA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癌组织中有9例(25.0%)FANCA 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7例(75.0%)FANCA mRNA缺失表达,其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P=0.006)和正常黏膜组织(P=0.001);癌组织中FANCA mRNA表达水平为0.46±0.16,显著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的0.71±0.12(q=6.32)和正常黏膜组织的0.77±0.11(q=10.78),P<0.05。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FANCA mRN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明显增加,P高vs低=0.015,P高vs中=0.024。但FANCA mRNA的阳性表达与食管癌TNM分期、淋巴结有无转移和病理类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NCA基因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 祁秋干李印马军唐芙爱闫尧达嘎
- 关键词:食管肿瘤鳞状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基因表达信使
- 微创手术治疗成年人动脉导管未闭41例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成年人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微创治疗的安全术式及应用价值。方法1997年2月至2008年10月41例成年人PDA患者采用胸壁小切口,结扎线从胸降主动脉后方转移法进行微创手术治疗。结果41例均获成功,复查心脏超声无残余分流,随访未见导管再通。结论微创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外科微创原则,适宜治疗成年人PDA患者。
- 马福刚宋和平邵铁良祁秋干李鹏飞
- 关键词:外科手术微创性动脉导管未闭成年人
- 应用RT-PCR分析食管癌组织中lrig1基因的表达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lrig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3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和远癌组织中lrig1 mRNA的表达情况.PCR产物经凝胶电泳,比较3种组织中lrig1与GAPDH条带的灰度值之比,半定量分析lrig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36例食管癌组织中有15例(42%)lrig1 mRNA检测到阳性表达,21例(58%)lrig1 mRNA表达缺失,其阳性表达率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92%)和远癌组织(100.0%,P<0.05);癌组织中lrig1 mRNA表达水平(0.76±0.22)低于相应的癌旁组织(0.89±0.33)和远癌组织(1.13±0.40);随着肿瘤分化程度的升高,lrig1 mRNA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也增加(P<0.05),但lrig1 mRNA表达缺失与食管癌临床分期(TNM),淋巴结有无转移和病理类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rig1 mRNA在食管癌组织中存在表达缺失和低表达,提示lrig1基因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
- 闫尧马军唐芙爱达嘎祁秋干李印
- 关键词:食管肿瘤MRNA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