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理峰
- 作品数:1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性之可说与不可说——程颢人性学说探微
- 2008年
- 程颢的人性学说有两个层面,即可以言说的层面与不可言说的层面,这造成了理解其人性学说的难度。在可以言说的层面,他主张"生之谓性",并对这一命题作出了独到的诠释;在不可言说的层面,他通过种种暗示,揭示了人性的超越层面,我们可以通过他的"天德"这一概念来把握。程颢还通过阐发"澄治"人性的修养工夫论,最终实现了他"彻上彻下"的人性旨归。
- 张理峰
- 关键词:生之谓性天理
- 佛教“无明”观念探析——以《大乘起信论》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通过分析《大乘起信论》中的两个比喻,即"水风之喻"和"香熏之喻",文章探析了无明与众生心的关系,指出了无明的具体内涵;通过分析无明与真如之间的相互"熏习",揭示了无明与真如的关系实质。《大乘起信论》中无明与真如关系的建构模式,在后来中国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深化和拓展,也显示出其重要的理论价值。
- 张理峰
- 关键词:无明真如
- 以道观之:“自然”的双重维度——对《老子》“自然”观念的再思考
- 2008年
- "自然"观念在《老子》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老子之"道"的重要内涵。从"道"之体的层面考察,"自然"主要以"无为"为呈现方式,具有超越性;从"弱者道之用"的层面考察,"自然"表现为贵柔、处下等选择趋向,从而实现由超越义向现实义的过渡。"自然"观念的双重性在成就老子哲学特质的同时,也为其他先秦诸子留下了巨大的理论空间。
- 张理峰
- 从传统文化视角看当代大学文化的古典内涵
- 2014年
-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当代大学文化中可以具有更为丰富的古典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兼济天下"的知识分子情怀,"仁智兼修"的育人理念和"百家争鸣"的学术传统,都可以充实和丰富当代大学文化在精神、育人和学术等方面的内涵。
- 张理峰姜文荣侯爱萍
- 关键词:兼济天下百家争鸣
- 三维视角下的情——传统农业文明的根基与硕果被引量:2
- 2013年
- 情是什么?情是人的生命在历史发展中的凝炼,是人当下的生存方式和未来生活的根基,是经验与超验的融合,是人的本性与非本性、欲望与非欲望、理性与非理性的矛盾统一。从本性、欲望、理性三个维度阐释了真实的情,从而为我们认识和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和方法。
- 苏百义任凤琴张理峰
- 关键词:本性欲望
- “仁”的五种诠释被引量:2
- 2008年
- 在仁学研究史上,关于"仁"的诠释主要出现过五种形式,即本体之仁:意味着"仁"是一种超越的,绝对的,无任何限制的终极存在,它是天地万物的终极根据和宇宙人生的价值根基;境界之仁:即彰显出一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相融的至东境界;人文之仁:"仁"体现对人自身地位和价值的肯定和重视,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保护;生态之仁:展现人类世界与其他生命世界以及自然世界之间的本然和谐状态;贯通之仁:"仁"蕴涵着贯通天地万物,贯通物与我,贯通人与我的重要内涵。这五种诠释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仁"的内涵,也为诠释古代哲学范畴提供了宝贵经验。
- 李承贵张理峰
- 心学视域下的易学——杨简易学思想初探被引量:3
- 2006年
- 杨简作为心学解《易》派的代表,其易学思想是心学与易学相融合的产物。是一种心学视域下的易学.在杨简的心学体系中,心具有本体特征,它虚明灵妙,且存在于人自身;功夫论上既要讲求恢复本心,又不可强索而得.杨简以此心学视野去观照易学,将整个易学体系纳入其心学视域之中,并且注重阐发一些与心相关的易学观念,从而使其易学思想呈现出高度一元论的特征.当与经典结论不相兼容时,他又敢于怀疑经典,以保证其易学的圆融一致性.
- 张理峰
- 关键词:心学
- 论先秦儒家农业思想及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被引量:1
- 2014年
-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的好坏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及社会的安定有序。产生于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先秦儒家思想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有益的农业思想。这些思想对当今我国处理好农业生产中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 闻文张理峰
- 关键词:儒家农业
- 孟子性善论及其当代价值
- 2012年
- 孟子思想的核心就是性善论,其倡导的性善论有着丰富的内涵以及提出了如何去发挥实践性善论的思路,对于当代个人及社会建设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刘树刚张理峰
- 关键词:性善论
- 二程性道思想研究
- 儒家之言“性与天道”,表达了一种对宇宙人生的深切关怀,和对天地万物之存在本质与存在状态的根本反思。然而孔孟之后,儒家的性道微言曾经一度湮没不彰,直至北宋诸儒崛起才得以接续和复兴。程颢与程颐是北宋诸儒中言说性道问题之最为有...
- 张理峰
- 关键词:儒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