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鹏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骨折
  • 1篇腰椎
  • 1篇腰椎滑脱
  • 1篇远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髓内
  • 1篇髓内钉
  • 1篇锁髓内钉
  • 1篇退行性
  • 1篇退行性腰椎滑...
  • 1篇切开
  • 1篇切开复位
  • 1篇切开复位钢板
  • 1篇切开复位钢板...
  • 1篇桡骨小头
  • 1篇桡骨小头骨折
  • 1篇桡骨远端
  • 1篇桡骨远端不稳...
  • 1篇钛板

机构

  • 4篇解放军第25...

作者

  • 4篇田鹏
  • 3篇李天旺
  • 3篇范红旗
  • 2篇于洋
  • 1篇刘建鹏
  • 1篇赵力
  • 1篇刘海金

传媒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颈腰痛杂志

年份

  • 3篇2018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退行性腰椎滑脱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DS)手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09-2016-09手术治疗的198例DS患者临床资料,将术后是否发生脑脊液漏作为自变量,将性别、年龄、合并高血压和糖尿病、既往吸烟和酗酒史,以及滑脱分级、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等数据,作为因变量。对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数据进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存在统计学差异者,则进一步以Logistci回归分析进行处理。结果 198例术后共发生19例脑脊液漏(9.6%),均予以对症处理后痊愈。单因素分析显示,平均年龄、滑脱椎体的Meyerding分度、手术方法等三项因素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Meyerding分度高(OR=3.947,P=0.015)、高龄患者(OR=2.975,P=0.036)、PLIF手术(OR=4.614,P=0.023),均为导致DS患者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结论高龄、椎体滑脱程度严重、行PLIF手术治疗,均为DS患者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危险因素。
李天旺田鹏赵力姚会欣
关键词:退行性腰椎滑脱脑脊液漏
交锁髓内钉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粉碎骨折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粉碎骨折18例,术后配合膝关节被动功能练习器(CPM)行患肢功能锻炼.结果 术后随访6~ 24个月,按Kohnert评定标准,优1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4%.无畸形愈合或不愈合及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采用交锁髓内钉结合钛捆绑带治疗股骨粉碎骨折,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坚强,能减少髓内钉负担,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及患肢功能康复,是治疗复杂股骨骨折的理想内固定方式.
刘海金范红旗刘建鹏田鹏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比较复位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的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2月-2017年4月于医院骨科诊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有30例患者采用外固定器治疗;研究组32例患者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度、尺偏角度、及关节面恢复情况,在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屈曲度、背伸度、侥偏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结果:(1)研究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度、尺偏角度、桡偏角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2)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屈曲度、背伸度、侥偏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Robbin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明显比外固定器治疗有效缩短骨性愈合时间,利于早期恢复患者腕关节的活动能力,是一种具有安全性较高、治愈效果理想的骨折治疗方式。
田鹏于洋李天旺李雪峰范红旗
关键词: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外固定器
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可吸收棒与微型钛板在桡骨小头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于医院骨科诊治的桡骨小头骨折患者58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28例患者采用微型钛板治疗;研究组30例患者采取可吸收棒治疗,患者术后均以石膏固定4周后,采用X射线复查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肘关节HH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在2年内骨折均愈合,研究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3.86±2.05)周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15.54±2.71)周(P<0.05);(2)治疗后4周,研究组患者的肘关节HHS评分为(95.32±4.1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8±5.27)分(P均<0.05);(3)研究组患者中仅有1例发生骨延迟愈合,对照组患者中2例肘关节活动范围缺失、2例骨折位移、1例肘关节骨关节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7.85%存在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桡骨小头骨折患者肘关节损伤严重,采用可吸收棒治疗能取得与微型钛板相似的治疗效果,并且患者的骨性愈合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同时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田鹏于洋李天旺李雪峰范红旗
关键词:桡骨小头骨折可吸收棒微型钛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