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延平

作品数:1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植骨
  • 1篇植骨材料
  • 1篇融合术
  • 1篇疗效
  • 1篇疗效比较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融合
  • 1篇脊柱融合术
  • 1篇骨材料

机构

  • 1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篇殷鹏
  • 1篇孙英华
  • 1篇刘秀珍
  • 1篇吴延平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不同植骨材料在退变性腰椎病脊柱融合术中的应用与疗效比较被引量:10
2012年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BMP复合骨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病椎间植骨融合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脊柱植骨融合术治疗102例退变性腰椎病患者,根据植骨材料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自体骨组(A组,35例)、同种异体骨组(B组,33例)、BMP复合骨组(C组,34例)。3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节段、Meyerding分级、术前椎间隙高度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不同时间点3组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及JOA评分等情况。结果 3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年,平均3.2年。术后6~24个月各组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A、C组术后6、12、18、24个月椎间隙高度显著大于B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组植骨术后6个月出现融合患者,至24个月A、C组植骨融合率均为100%;B组于术后12个月出现融合患者,至24个月植骨融合率为87.88%,与A、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24个月,各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A、C组JOA评分及改善优良率显著高于B组(P<0.05),A、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复合骨在退变性腰椎病手术椎间植骨中与自体骨基本等效,并优于同种异体骨,且移植骨量充足,无需有创取材,具有融合快、成功率高等特点。
殷鹏刘秀珍吴延平孙英华
关键词:脊柱融合植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