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金锋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郑煤集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绞痛
  • 3篇绞痛
  • 2篇低分
  • 2篇低分子
  • 2篇低分子肝素
  • 2篇型心
  • 2篇型心绞痛
  • 2篇稳定型心绞痛
  • 2篇分子
  • 2篇肝素
  • 2篇不稳定型心绞...
  • 2篇不稳定型心绞...
  • 1篇单硝酸
  • 1篇单硝酸异山梨...
  • 1篇血压
  • 1篇血症
  • 1篇药物疗法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异山梨酯
  • 1篇治疗急性脑梗...

机构

  • 6篇郑煤集团

作者

  • 6篇李金锋
  • 2篇王志红
  • 2篇田艳华
  • 1篇王巧敏
  • 1篇窦明
  • 1篇张艳霞
  • 1篇雷海霞
  • 1篇陈娟
  • 1篇龙春霞
  • 1篇王安庆
  • 1篇陈惠萍

传媒

  • 3篇河南实用神经...
  • 1篇河南医药信息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葛根素注射液(P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UAP病人145例,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48例给予基本抗心绞痛治疗;LMWH组47例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LMWH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LMWH加PI组50例在LMWH组基础上联用葛根素注射液4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用14d。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变化、心肌耗氧量(SBP.HR)及不良反应等。结果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UAP病人后心绞痛症状缓解率及心电图改善率达94.0%,同时病人心肌耗氧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李金锋陈惠萍田艳华孔莲花王志红张艳霞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葛根素注射液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心绞痛患者 60例 ,其中观察组 3 0例 ,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和倍他乐克口服治疗。对照组 3 0例 ,以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结果 观察组 3 0例 ,总有效率 86 7%。心电图总有效率 7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 5 48%。对照组 3 0例 ,总有效率 76 7% ,心电图总有效率 60 % ,不良反应发生率平均15 5 %。结论 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绞痛效果显著 ,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陈娟田艳华李金锋
关键词:单硝酸异山梨酯倍他乐克心绞痛
老年高血压病并发症125例临床分析
2001年
李金锋王化云王巧敏龙春霞
关键词:老年人高血压并发症
诺衡治疗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
2001年
李金锋王化云窦明
关键词:高甘油三酯血症药物治疗诺衡
爱维治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近期疗效观察
2000年
李金锋王化云雷海霞王安庆
关键词:急性脑梗塞药物疗法爱维治近期疗效
噻氯匹定、低分子肝素与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探讨小剂量噻氯匹定、低分子肝素和肠溶阿司匹林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低分子肝素、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噻氯匹定,观察2组对心绞痛的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P<0.01),改善临床症状,对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对出、凝血指标影响不大(P>0.05)。结论小剂量噻氯匹定、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且安全,并优于低分子肝素加阿司匹林组。
袁清茹辛海彬王志红李金锋
关键词:心绞痛噻氯匹定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