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
- 作品数:24 被引量:280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隔物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1年
-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特点,且治疗成本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隔物灸疗法指用加工过的药物将艾草制品与施术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施以艾灸的方法。回顾近年来隔物灸治疗的临床报道,发现隔物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本文初步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庄威肖京曹昺焱饶毅姜美驰王浩
- 关键词:隔物灸肠易激综合征
- 一种新型穴位热敷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新型穴位热敷装置,包括热敷片,热敷片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热敷装置,热敷片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储存装置,储存装置通过管道与热敷装置相连通,储存装置和热敷装置之间的管道设置有电动阀门,电动阀门通过...
- 王浩
- 疏肝滋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31例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观察疏肝滋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31例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患者采用疏肝滋肾方“育胞汤”治疗;对照组31例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激素治疗。治疗后观察FSH、LH、FSH/LH、窦卵泡计数(AFC)、平均卵巢体积(MOV)的变化情况,并根据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血清激素水平变化、血清FSH/LH比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血清FSH含量、AFC、MO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疏肝滋肾方“育胞汤”治疗肝肾亏虚型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疗效确切。
- 王浩程玲赖娟张晗朱旭华丁永芬徐先敏
- 关键词: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肝肾亏虚证
- 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分析被引量:30
- 2015年
- 目的利用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获取真实世界数据,了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特征。方法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共享系统数据库中6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住院与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对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就诊节气、主要症状、入院时疼痛评定、颈椎功能障碍评定、中医证型情况进行提取,并将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型进行标准化,对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0岁,45~65岁年龄段患病比例最高,女性较男性发病率高,平均病程为1.8年。患者在大暑节气入院就诊最多,主要是夏、秋二季。以疼痛主诉就诊的患者占总例数的70%,单纯以麻木前来就诊的较少。患者多表现为中度疼痛,以颈项部位疼痛最为常见,同时中度颈椎功能障碍的患者较为多见。中医辨证为气滞血瘀证的比例最高,占51.43%,其次是风寒痹阻证。风寒痹阻证患者的颈椎功能障碍、疼痛平均分值最高。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程较长,与节气关系明显。患者就诊时多以疼痛为主诉,颈项部疼痛多见,疼痛程度与颈椎功能障碍程度偏于中等。中医证型以气滞血瘀证为主,风寒痹阻证患者颈椎功能障碍、疼痛程度相对较重。
- 魏戌高云张兴平谢琪张润顺赵勇李金学高景华张世民张振宇虹娜贾鹰珏宋观礼王浩周红艳许根荣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发病特征
- 紫参洗剂坐浴治疗阴痒肝经湿热证6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观察紫参洗剂治疗阴痒肝经湿热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阴痒肝经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紫参洗剂组、皮肤康组、聚维酮碘组,每组60例。紫参洗剂组给予紫参洗剂,每日1剂;皮肤康组给予皮肤康洗液每次20 ml,1∶20兑水;聚维酮碘组给予聚维酮碘溶液,每次50 ml,兑水700 ml。各组均每日1次,坐浴10~15 min,疗程均为7天。评价患者治疗前、停药3~7天、停药30~40天的临床症状评分,包括外阴评分、阴道评分、瘙痒评分、疼痛评分、皴裂评分、症状总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阴道分泌物镜检、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细菌性阴道病检测),分别于停药3~7天、停药30~40天时判定中医证候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紫参洗剂组、皮肤康组、聚维酮碘组停药3~7天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8.31%、86.44%、96.61%,停药30~40天分别为100%、86.27%、85.19%,紫参洗剂组均高于皮肤康组和聚维酮碘组(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除聚维酮碘组皴裂评分外,各组停药3~7天及停药30~40天的其余各临床症状和症状总积分,清洁度Ⅲ度、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阳性、细菌性阴道病检测阳性例数,以及皮肤康组、聚维酮碘组停药3~7天的镜下阴道毛滴虫例数均减少(P<0.05)。与本组停药3~7天比较,停药30~40天紫参洗剂组外阴评分、皴裂评分、疼痛评分、症状总评分和皮肤康组皴裂评分均降低,聚维酮碘组的清洁度Ⅲ度、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阳性例数和皮肤康组的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阳性例数显著增加(P<0.05)。与皮肤康组、聚维酮碘组同时间比较,紫参洗剂组停药3~7天外阴评分、瘙痒评分和症状总评分,停药30~40天外阴评分、阴道评分、瘙痒评分和症状总评分均降低(P<0.05);停药30~40天紫参洗剂组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阳性例数较皮肤康组显著降低,清洁度Ⅲ度、白色念珠菌抗原检测阳性例数较聚维酮碘
- 史梅莹丁永芬汤玲赖娟徐先敏王浩邓博雅程玲张雯魏萌王慧鸽史欣德吴立娟田飞飞尹春红
- 关键词:阴痒中药外洗中医证候疗效
- 基于真实世界的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设计与制作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基于临床科研共享系统的膝骨性关节炎证候规律与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并制作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以同时满足真实世界临床与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临床、科研服务。方法:回顾性调研本院膝骨性关节炎住院病历(包括传统病历152例,电子病历196例),分析病历结构,规范临床术语并确定病历信息采集点,通过专家论证、调查问卷的方式精炼采集点;运用共享系统电子病历模板设计器,设计并制作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结果:完成共享系统膝骨性关节炎采集节点设计126个,基本元素建设75个,复合元素建设12个,门诊电子病历模板1个,共录入门诊病历608份。结论:运用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能够设计、制作并优化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使用该模板采集的病历可同时满足中医临床和科研需要。
- 王浩俞东青张兴平高云魏戌文腾虹娜陈红玉王佩葛伟韬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
- 膝骨性关节炎分级预测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运用C#开发语言,将膝骨性关节炎分级模型转化为跨平台、易用的软件系统,为缺乏相关了解及测评的患者提供自测工具,探索数学模型转化为软件程序及功能拓展的解决办法。方法:通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模型进行信息化、应用快速原型开发模型,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进行设计、开发、变更、实现。结果:在开发中,检验了快速原型法的应用可靠性。在中小型软件开发项目中,可以满足用户多变需求,调动用户在软件设计全周期、特别是设计阶段的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减少开发风险。结论:本系统开发完成了膝骨性关节炎分级预测模型,且在内测中使用效果良好,预测能力与模型一致。软件性能可靠,操作简便,可借鉴度高,拓展性强。
- 文腾高经纬张兴平高云魏戌王佩王浩陈红玉姚晓梅
- 关键词:中医软件开发C#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循证实践指南被引量:10
- 2024年
-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导致腰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给患者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对绝大部分患者而言,保守治疗是首选。中医药是保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国际的关注。方法:组建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工作组,通过系统文献检索和专家共识确定指南需解决的临床问题,采用GRADE方法对证据质量和推荐意见强度进行分级。结果:指南最终形成20条推荐意见,涉及身痛逐瘀汤、肾着汤、四妙散、独活寄生汤、腰痹通胶囊、腰痛宁胶囊、恒古骨伤愈合剂、手法、针刀、针刺、电针、中医传统功法(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及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西医常规治疗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营养神经类药物、牵引等。结论:这是第一部严格按照国内外规范采用GRADE方法制订的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循证指南,希望指南中推荐意见可以帮助医护工作者更好地照护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 秦晓宽孙凯徐卫国高景华姜宏陈薇张玲李振华李无阴袁普卫杨克新童培建钟远鸣朱晓峰万小明何承建王艳国徐西林黄勇张智海黄异飞郭伟曹俊岭冯天笑王旭尹煜辉王浩孙传睿肖想玉魏戌朱立国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中西医结合
- 经阴道二维超声检查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经阴道二维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70例宫腔粘连患者,对照组则为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70例女性,均进行阴道二维超声检查。比较2组的超声参数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流速与舒张期流速比值(S/D)以及子宫内膜厚度,并比较不同程度宫腔粘连患者上述指标情况,分析宫腔粘连程度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经阴道二维超声对宫腔粘连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组子宫动脉PI、RI、S/D高于对照组,子宫内膜厚度低于对照组(P<0.01)。随着宫腔粘连程度的加重,患者PI、RI、S/D呈逐渐上升趋势,子宫内膜厚度呈逐渐下降趋势(P<0.01);宫腔粘连程度与PI、RI、S/D呈正相关,而与子宫内膜厚度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I、RI、S/D、子宫内膜厚度诊断宫腔粘连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4、0.634、0.814、0.671,4项联合诊断宫腔粘连的AUC为0.905。结论经阴道二维超声能较好评估宫腔粘连患者的粘连程度与子宫内膜情况。
- 于俊欣张丁丁王浩安娜刘广会张旭赵小琪
-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腔镜检查搏动指数子宫内膜厚度
- 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与配伍规律被引量:15
- 2019年
- 目的分析临床实践中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R)的应用规律。方法利用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采集2012年12月~2014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住院与门诊治疗的CR患者信息,以其中274例服用中药的CR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PLSQL和Excel进行标准化分类和统计分析,应用Liquorice软件计算中药使用配伍规律的关联频度和互信息值,并绘制复杂网络图。结果总共收集430张处方,从药物使用频次方面分析,川芎、甘草、白芍、当归、元胡、桂枝、威灵仙、黄芪等中药使用最多。从药性、药味与归经方面分析,温性药物最常使用(48.65%),苦味(49.24%)与甘味(46.63%)药物使用相对较多,入肝经药物使用最多(51.80%)。中药配伍分析发现,川芎与白芍、甘草、当归、元胡的关联度相对较高,互信息值分别为22.31、16.52、18.55、21.88。复杂网络图结果显示,经典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加葛根汤可能是治疗CR的基本方剂。结论根据临床实践分析,对于CR,中药的使用以活血化瘀为主要治则,再配合益气养血、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临床中可基于黄芪桂枝五物汤或桂枝加葛根汤随证加减。
- 朱立国唐彬魏戌高云谢琪张兴平银河王浩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配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