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均

作品数:8 被引量:57H指数:3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篇心理
  • 2篇心理治疗
  • 2篇性心理治疗
  • 2篇支持性心理治...
  • 2篇精神分裂症
  • 2篇焦虑
  • 2篇分裂症
  • 2篇氟西汀
  • 1篇地西泮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境稳定剂
  • 1篇学科
  • 1篇血管
  • 1篇血浆
  • 1篇血浆IL-6
  • 1篇血清
  • 1篇血清甲状腺激...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基因

机构

  • 8篇郴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罗均
  • 4篇何金泉
  • 2篇李一花
  • 2篇祝慧娟
  • 1篇李海鹏
  • 1篇唐秋萍
  • 1篇吴志坚
  • 1篇廖军华
  • 1篇潘辰
  • 1篇刘玲英
  • 1篇王诚丽
  • 1篇苏湘兰
  • 1篇杨期明
  • 1篇杨致敏

传媒

  • 2篇湘南学院学报...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深圳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氟西汀和地西泮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效果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氟西汀和地西泮治疗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诊的98例老年焦虑症患者,采用分层随机法分为观察组49例(氟西汀)与对照组49例(地西泮),比较两组老年焦虑症患者的情绪评分、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治疗结束,观察组治疗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26.76±5.7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29.51±5.19)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92 %)高于对照组(81.63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 %)低于对照组(20.4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氟西汀可有效提高老年焦虑症患者预后质量及临床疗效。
罗均
关键词:焦虑症地西泮氟西汀老年人
药物基因组学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基于药物基因组学选药和基于循证医学选药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treatment-resistant schizophrenia,TRS)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0月笔者医院就诊TRS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即基因导向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组(男22例,女28例)和对照组即循证医学导向选择抗精神病药物组(男23例,女27例)。观察组用采样刷无创采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行抗精神病药物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选用正常代谢、应答佳、不良反应小的抗精神病药,对照组由指定医师根据《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15年修订版》选择药物。使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在基线时及治疗后第4、8周末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疗效评估。使用治疗中需处理的药物不良反应量表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在治疗后第4、8周末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末观察组在中枢神经、自主神经、内分泌、心血管、消化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及对照组在基线时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8周末观察组与对照组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8周末,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4%vs.24%,P=0.035)。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提示两组患者基线时、治疗后4周末、8周末PANSS评分随时间而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697.139,P<0.05);PANSS评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间)=5.398,P<0.05);PANSS评分随着治疗方法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交互)=3.008,P<0.05)。结论基因导向选择抗精神病药在提
李丽梅罗均何金泉陈婷张志旺
关键词:药物基因组学个体化用药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安全性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浆IL-6 IL-10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关系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浆IL-6、IL-10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分析本院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其MOAS评分分为51例有攻击行为(A组)与66例无攻击行为(B组),分别测量所有患者IL-6、IL-10及甲状腺激素水平(T3、T4、TSH)指标并进行组间对比,采用Spearman分析各项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结果:A组MOAS量表评分各项均高于B组(P<0.05);A组IL-6指标高于B组(P>0.05),IL-10指标低于B组(P<0.05);A组甲状腺激素(T3、T4,P>0.05;TSH,P<0.05)各项指标均高于B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IL-6(r=0.309)、IL-10(r=0.523)显著相关(P<0.05);攻击行为T3(r=0.540)、T4(r=0.605,P<0.05)显著相关,与TSH(r=0.214,P>0.05)相关性不显著。结论:血浆IL-6、IL-10及血清甲状腺激素中的T3、T4指标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出现攻击行为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在今后临床中需要多关注该类指标,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诊断和预后服务。
代景兰何金泉罗均叶碧瑜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白介素-6白介素-10甲状腺激素
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手术前和手术后1周分别采用SAS量表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支持性心理治疗后治疗组焦虑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持性心理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减轻急性心肌梗死行PTCA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疗效提高。
祝慧娟罗均
关键词:支持性心理治疗焦虑急性心肌梗死
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焦虑、抑郁的调节作用
2024年
目的:探讨非自杀性自伤与自杀未遂的关联,并考察焦虑和抑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非自杀性自伤、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及相关临床访谈工具对就诊于综合医院心理门诊的青少年患者进行评估与诊断。共收集到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患者277名,其中有自杀未遂经历者110例,无自杀未遂经历者167例。结果: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患者的自伤方式数量(OR=0.627,P=0.037)、击打自己(OR=4.017,P=0.010)和在皮肤或指甲下插入物体(OR=4.892,P=0.008)的自伤行为与自杀未遂存在显著关联;非自杀性自伤的频率和焦虑的交互作用对自杀未遂的预测作用显著(B=0.081,P=0.011);“击打自己”自伤方式与焦虑(B=0.085,P=0.030)和抑郁(B=0.090,P=0.009)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特定的自伤方式如击打自己、皮肤下插入物体对自杀未遂有直接影响;焦虑、抑郁对非自杀性自伤频率、击打自己自伤方式与自杀未遂的关系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张溪罗均潘辰王欣琪聂飞李龙春唐秋萍
关键词:自杀未遂青少年
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物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118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9例,两组均给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以氟西汀(百忧解)20~40 mg/d,早餐后服用。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分值无差异,治疗8周后,两组的HAMD、CS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抑郁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总有效率分别为93.2%和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6%和79.66%(P<0.01)。结论氟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有良好的抗抑郁及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尤其是精力减退、愉快感缺乏、思维语言行动迟滞等抑郁症的低动力症状改善明显,使抑郁症状改善更彻底,康复动力激活更明显。
刘玲英罗均杨期明李海鹏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氟西汀支持性心理治疗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急重病症学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危急重病症学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危急重病症学科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8份有效问卷中,116人(69.0%)存在职业倦怠;不同文化程度和从医时间医护人员的情感衰竭存在显著性差异;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维度与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抑郁、焦虑和压力呈显著正相关;低个人成就感维度与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包括内部满意度和外部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文化程度和从医时间对危急重病症学科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工作压力越大,职业倦怠越高;心理资本越强大,职业倦怠越低;职业倦怠越大,将会引发越严重的焦虑、抑郁、压力。
罗均邓碧琳祝慧娟廖军华杨致敏何金泉李一花王诚丽吴志坚苏湘兰
关键词:职业倦怠影响因素
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被引量:34
2019年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本院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7例,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及处理,对照组采用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时记录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临床总体印象疾病严重度量表-双相障碍版(CGI-s-BP),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2周、8周时,对照组有效率均低于观察组(P<0.05)。在治疗4周时,对照组有效率62.16%与观察组78.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BRMS量表与CGI-s-BP量表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第3日、第2周、第4周、第8周时TESS量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味联合双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疗效确切,可以短时间内改善躁狂症状,且安全可靠。
李一花罗均何金泉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