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清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胆碱酯酶
  • 2篇毒性肝炎
  • 2篇血清胆碱酯酶
  • 2篇肝组织
  • 2篇病毒性
  • 2篇病毒性肝炎
  • 1篇蛋白
  • 1篇新型隐球菌
  • 1篇新型隐球菌脑...
  • 1篇血清前白蛋白
  • 1篇隐球菌
  • 1篇隐球菌病
  • 1篇隐球菌脑膜炎
  • 1篇真菌病
  • 1篇治疗慢性丙型...
  • 1篇前白蛋白
  • 1篇球菌

机构

  • 1篇南华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三人...
  • 1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5篇邓绪乐
  • 2篇邹正升
  • 1篇方玉荣
  • 1篇赵景民
  • 1篇刘书香
  • 1篇邱红梅
  • 1篇李红梅
  • 1篇周伯平
  • 1篇辛绍杰
  • 1篇蒋孝华

传媒

  • 2篇衡阳医学院学...
  • 1篇皖南医学院学...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3
  • 1篇198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1993年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在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中较常见。往往对其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治。近年来,由于诱使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因素增多,发病率有所上升。本文就近十年来收治的25例病人的诊治情况结合国内外有关文献,对隐脑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作一探讨。
邓绪乐周伯平
关键词:隐球菌病脑膜炎真菌病
血清胆碱酯酶与病毒性肝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被引量:50
2000年
邓绪乐邹正升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血清胆碱酯酶肝组织病变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设观察组(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联合利巴韦林口服)36例,对照组(接受普通干扰素α-2a治疗,联合利巴韦林口服)32例,在治疗前、治疗中、48周治疗结束及随访24周后,分别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48周治疗结束时,观察组的病毒学应答率和生物化学应答率均为88.89%,对照组分别为75.00%、81.25%,两组治疗结束时疗效无明显差异(均P〉0.05)。观察组早期病毒学应答率、持续应答率分别为47.22%、81).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50%、31.25%(分别Χ^2=9.57,P〈0.05;Χ^2=16.84,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3.75%(Χ^2=11.33,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优于普通干扰素α-2a。
李红梅蒋孝华刘书香邱红梅邓绪乐
关键词:肝炎丙型慢性肝炎病毒丙型干扰素Α-2A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研究血清胆碱酯酶与肝组织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采用酶速率法测定135例经病理证实的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变及重型肝炎的血清胆碱酯酶活力。结果随着肝组织纤维化程度和(或)炎症程度的加重,血清胆碱酯酶活力逐渐下降。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细胞酶的合成功能,亦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
邓绪乐邹正升辛绍杰辛绍杰
关键词:胆碱酯酶病毒性肝炎病理形态
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检测在肝病中的意义
1989年
本文采用免疫火箭电泳法测定82例肝病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和血浆因子Ⅷ相关抗原的含量。结果显示,两者的改变与肝病受损程度密切相关,並对检测肝脏疾病有高度敏感性。为此,建议将血中这两种蛋白含量列为肝功能常规检测指标。
方玉荣邓绪乐
关键词:肝病前白蛋白抗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