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腹部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性
  • 1篇代谢性酸中毒
  • 1篇电子胎心监护
  • 1篇新生儿
  • 1篇心脏
  • 1篇心脏病
  • 1篇性病
  • 1篇医院就诊
  • 1篇异位妊娠
  • 1篇阴道
  • 1篇阴道超声
  • 1篇原发性
  • 1篇中毒
  • 1篇妊娠
  • 1篇酸中毒
  • 1篇胎儿
  • 1篇胎儿先天性心...
  • 1篇胎心

机构

  • 5篇云南省玉溪市...

作者

  • 5篇马璠
  • 2篇李晓霞
  • 1篇孟丽红
  • 1篇张丽明
  • 1篇肖波
  • 1篇张英
  • 1篇龙娟
  • 1篇李安稳
  • 1篇毛玉慧
  • 1篇师艳
  • 1篇辛玉红

传媒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妇科内分...
  • 1篇中外女性健康...
  • 1篇影像研究与医...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分析B超对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分析
2021年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采用B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80例,均为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B超进行诊断并分析诊断效果。结果:本次研究中,选取的80例胎儿的诊断结果发现有4例心脏异常,其中包括2例法洛四联症胎儿,2例室间隔缺损胎儿,整理数据并分析发现,总体检查的检出率为5%(4/80),经过和上级医院的检查结果对比及分析发现无诊断错误的情况发生,完全吻合上级医院的诊断结果,诊断准确率为100%,具有较为理想的诊断效果。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采用B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胎儿心脏异常情况,且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有助于为后续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价值,适合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但由于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例数较少,研究对象选取的范围较窄,因此希望在日后的有关研究中能够增加研究对象的数量,扩大研究对象的选取范围,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李晓霞马璠李安稳孟丽红
关键词:B超胎儿先天性心脏病
中西医治疗产后宫内组织残留综述被引量:2
2020年
产后组织残留是妇产科常见病,可诱导多种疾病的发生,西医多采用药物疗法、清宫术、宫腔镜术等治法,中医有内治、外治、内外混合治法。本文对近年来治疗产后组织残留的中、西医疗法进行概括分析。
赵健辛玉红张英马璠
关键词:产后中医疗法西医疗法
原发性巨大阔韧带肌瘤伴大面积囊性病变1例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报告患者,31岁,凶发现下腹部包块伴腹胀1月于2012年8月13日来我院就诊。1月前患者扪及下腹部包块,感腹胀,无腹痛,至当地医院就诊,行B超检查提示子宫后方巨大囊性包块,
龙娟肖波张丽明李晓霞马璠
关键词:巨大阔韧带肌瘤囊性病变原发性腹部包块医院就诊囊性包块
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用于异位妊娠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探究
2018年
目的:研究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检查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作用。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实施腹部超声检查和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阴道超声检查的确诊率为92.9%,腹部超声检查的确诊率为81.4%,阴道超声检查的确诊率明显高于腹部超声检查,并且对比差异较为显著(P<0.05);阴道超声用于流产型和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超声检查的诊断结果均明显优于腹部超声检查(P<0.05),但对于破裂型异位妊娠检查,两种检查方式的确诊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腹部超声与阴道超声用于异位妊娠检查临床效果都较为显著,但阴道超声检查的结果更为准确,使用价值更高。
马璠
关键词:腹部超声阴道超声异位妊娠
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与产时胎心减速的回顾性分析
2020年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发生代谢性酸中毒新生儿产时胎心监护图形中胎心减速图形的特征,为临床医生在处理产时胎心减速图形时提供参考,减少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足月单胎经阴道分娩后发生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的患儿299例,产时持续电子胎心监测。其中发生变异减速组(A组)186例、晚期减速组(B组)73例、变异减速合并晚期减速组(C组)40例,分析并比较各组间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减速后胎心率最低值、减速持续时间、减速占宫缩百分比四个指标以及三种减速引起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严重程度的比较。结果:A组与B组间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无统计学差异(P=0.716),C组与A、B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速后胎心率最低值A、B、C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减速持续时间A、B、C组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B、C三组间减速占宫缩的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减速持续时间以及减速占宫缩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变异减速合并晚期减速比单纯的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引起的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同时,当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变异减速合并晚期减速占宫缩比例达到35%时可能引起严重的新生儿代谢性酸中毒,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尽快结束分娩,避免不良分娩结局的发生。
毛玉慧马璠师艳
关键词:电子胎心监护变异减速晚期减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