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林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等效性
  • 2篇药动学
  • 2篇生物等效
  • 2篇生物等效性
  • 2篇头孢
  • 2篇头孢地尼
  • 1篇代谢物
  • 1篇液相
  • 1篇液相色谱
  • 1篇质谱
  • 1篇质谱联用
  • 1篇人血浆
  • 1篇色谱
  • 1篇生物等效性研...
  • 1篇微粒
  • 1篇微粒体
  • 1篇胃肠吸收
  • 1篇喜树碱
  • 1篇相色谱
  • 1篇联用法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吕永宁
  • 3篇翟学佳
  • 3篇朱超然
  • 3篇张新林
  • 1篇陈芬

传媒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地尼的浓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um,LC-MS/MS)测定人血浆中头孢地尼的浓度,评价健康人餐后服用2种头孢地尼颗粒的生物等效性。方法:24例男性健康志愿者餐后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头孢地尼颗粒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LC-MS/MS法测定头孢地尼体内血药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DAS对其药动学参数及等效性进行计算和评价。结果:头孢地尼在10.14-1 267.50 n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最低下限为10.14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分别≤1.78%、3.75%。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包括: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4 284.81±1 150.02)和(4 479.97±1 333.70)μg·h/L,AUC0-∞分别为(4 425.56±1 173.44)和(4 632.83±1 369.83)μg·h/L,半衰期分别为(1.81±0.25)和(1.83±0.26)h,达峰时间分别为(3.70±0.71)和(3.73±0.51)h,峰浓度分别为(814.67±250.92)和(870.80±281.99)ng/ml。结论:该方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适用于人血浆中头孢地尼浓度的测定,可成功用于头孢地尼颗粒生物等效性的评价。
汪难喜翟学佳朱超然陈芬张新林吕永宁
关键词:生物等效性药动学
头孢地尼在健康人体中生理药动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头孢地尼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理药动学(PBPK)模型,预测其口服后在人体内的药动学过程。方法:以"头孢地尼""cefdinir""log P""p Ka"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Science Direct和Pub Med等数据库关于头孢地尼理化常数的相关文献,遵照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的相关指导原则和前期临床试验方案,采用Gastro PlusTM8.6软件建立头孢地尼口服给药的PBPK模型,并通过倍数误差来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运用该PBPK模型模拟头孢地尼在胃肠道吸收情况;以头孢地尼参比制剂(颗粒剂和胶囊剂)释放速率t85%=15 min(即累积溶出85%的时间为15 min)时的c_(max)和AUC_(0-∞)为参比,通过单次和群体(n=500)模拟试验,评价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结果:PBPK模型预测头孢地尼的药-时曲线与实测值拟合良好,R^2≥0.95;药动学参数c_(max)、t_(max)、AUC_(0-∞)与实测值接近,倍数误差<2。口服给药后,头孢地尼主要在肠道吸收(45.6%),主要吸收部位为空肠1段(14.8%);其吸收量明显低于吸收部位的释放量,4 h左右达到最大吸收分数(约40%)。单次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c_(max)和AUC_(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群体模拟试验结果显示,受试颗粒和受试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99.01%~102.99%、97.60%~105.90%,其cmax和AUC_(0-∞)的90%置信区间均在参比制剂相应参数的80%~125%之内。结论:该PBPK模型准确可靠,可为头孢地尼制剂的药动学研究和生物等效性评价提供参考。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汪难喜翟学佳朱超然张新林吕永宁
关键词:头孢地尼药动学胃肠吸收生物等效性
LC-MS/MS法测定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及其次级代谢产物浓度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建立LC-MS/MS法测定大鼠肝微粒体酶孵育体系中伊立替康活性代谢物(SN-38)及其次级代谢产物(SN-38G)的浓度,并对体外孵育条件进行优化。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用甲醇(含0.1%的甲酸)溶液处理孵育样本后,直接采用LC-MS/MS法测定分析。色谱柱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_(18)柱(2.1 mm×50 mm,3.5μm),柱温35℃,流动相由乙腈-0.1%甲酸水(23∶77)组成,流速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以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法对各孵育条件进行优化。结果:SN-38、SN-38G分别在2.3~920 ng·ml^(-1)、2.5~1 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7 2);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4.6%(n=6);回收率均在74.1%~123.4%之间,RSD均小于13.5%(n=6)。最佳的孵育体系为:肝微粒体蛋白浓度为0.3 mg·ml-1,孵育时间为30 min。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LC–MS/MS法分析快速、灵敏、准确,适于体外孵育体系中SN-38与SN-38G浓度的测定,并为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体外活性测定提供方法学基础。
张新林汪难喜朱超然翟学佳吕永宁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