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蓉
- 作品数:8 被引量:15H指数:2
- 供职机构:四川外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论德育的本质被引量:1
- 2010年
- 德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主流的社会意识形态影响人们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论述德育的本质,通过揭示德育的道德性进入学生的主体性,采取道德的方式把道德植根于学生身上,以达成学生的主体和谐;道德是一个主客体系统;道德能够协调主体关系,降低运行内耗,减少社会风险,使人类历史进步付出尽可能小的代价,因此,德育是一种主体性的活动。
- 杨国蓉
- 关键词:德育主体性
-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形成过程及特点
- 2005年
-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萌芽时期;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初步形成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是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成熟时期。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科技理论体系中极具特色和富有生命力的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具有创新性、系统性、时代性、实践性、前瞻性等主要特征。
- 杨国蓉
- 关键词:邓小平
-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被引量:1
- 2002年
-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的社会功能、地位、作用、发展方向、战略重点、基本任务和体制改革、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组织领导等富于创造性的、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
- 杨国蓉
- 关键词:邓小平
- 科学发展观的文化诠释被引量:2
- 2005年
-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归结为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谁的发展和发展什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建设,就是要东部人和中西部人、城里人和农村人以及官员和平民协同进步,以实现社会主义社会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杨国蓉
-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文化
-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科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生产力学说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科技思想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推动了科研机构的改革,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科技人才,促进了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开发与发展,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奠定了新世纪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科技基础,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伟大旗帜。
- 杨国蓉
- 关键词:邓小平高新技术产业综合国力科技成果转化
- 关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忧虑与优化——基于重庆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当前,重庆市的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展现了全市社会文化环境的主要方面,但是重庆市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对于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
- 杨国蓉
- 关键词:社会文化环境
- 积极人生观的主体性诠释被引量:5
- 2010年
-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生的内容十分丰富,人生的现象纷繁复杂。人生观回答的根本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人应该怎样活着?对此,历来有积极和消极两种看法或两种人生观。文章主张积极的人生观,力图从主体性的角度,对这个既是理论更是特别现实的问题,从积极人生观的主体性依据、主体性表现、主体性要求三个方面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 杨国蓉
- 关键词:人生观主体性
- 论邓小平科技思想形成与发展的依据及过程被引量:2
- 2003年
- 邓小平科技思想是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科技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科技水平落后的历史和现实以及现代科技革命新态势,并且受其人格特质的影响,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 杨国蓉
- 关键词:邓小平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