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清坡
- 作品数:19 被引量:451H指数:9
- 供职机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2023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17
- 2023年
- 根据病虫源基数、种植结构和气象预测等,预计2023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其中,小麦条锈病总体中度流行,湖北大部、河南南部和甘肃南部偏重流行风险高;预计赤霉病总体偏重流行,湖北大部、浙江北部、安徽大部、江苏中南部、河南南部麦区偏重以上流行风险高;预计稻飞虱在南方稻区总体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2000.0万hm^(2)次;预计二化螟发生1466.7万hm^(2)次,江南、长江中游单双季稻混栽区大发生,西南北部、华南北部稻区偏重发生;预计全国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333.3万hm^(2)次,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外,其他省份均会见虫,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代次多、程度重,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地区偏轻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偏重发生。
- 无刘杰曾娟杨清坡卞悦(整理)张熠玚(整理)黄冲
- 关键词:农作物重大病虫害
- 棉铃虫种群调查及测报技术被引量:9
- 2018年
- 近年,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在我国非棉花寄主作物上的发生危害呈明显加重趋势。本文依据棉铃虫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棉花棉铃虫调查技术标准,概述了棉铃虫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介绍了小麦、玉米、花生等不同作物田种群系统调查和普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种植业结构调整下棉铃虫区域性发生规律、研发应用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方法、制定推广不同作物棉铃虫测报技术规范,旨在促进非棉花寄主作物上棉铃虫的有效监测、准确预报和科学防控及其种群区域性治理。
- 姜玉英刘杰曾娟杨清坡陆宴辉
- 关键词:棉铃虫虫态寄主作物
-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植物检疫合作策略探讨被引量:3
- 2020年
- 概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现的植物检疫新问题,分析了“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植物检疫领域农业国际合作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探讨了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可能采取的对策和未来的合作方向,并就深化我国与相关国家在植物检疫领域的科研合作和能力共建提出了对策建议。
- 李潇楠王晓亮杨清坡冯晓东姜培朱莉王福祥
- 关键词:一带一路植物检疫国际植物保护公约
- 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境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被引量:16
- 2020年
- 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等迁飞性害虫及其携传的水稻病毒病是中国和越南、泰国等中南半岛国家重要的跨境跨区域迁飞发生和流行性病虫害。在建立中国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中国和周边国家间水稻重大病虫害跨境跨区域监测预警体系,对于提高我国水稻迁飞性害虫及其传播的病毒病发生的早期预见性、增强防控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自20世纪50年代起,中国通过构建体系架构,合理布局站点,明确站点任务,实施信息共享和开展联合预警,逐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全国水稻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在提高国内水稻重大病虫害预警防控能力,保障全国粮食生产“十二连增”“十四连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重大迁飞性害虫的监测预警能力,自2010年开始,在中国农业部的支持下,中国、越南两国实施了“中越水稻迁飞性害虫监测防治项目”,双方通过互设联合监测站点,开展水稻迁飞性害虫等重大病虫害系统监测和发生信息交流、数据交换,以及实地调查和技术交流,进一步增强了中国水稻重大病虫害发生的早期预见性和可持续治理能力,使全国水稻病虫害出现了近10年的连续下降趋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我们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在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尤其是全国普遍存在人员减少、青黄不接和保障不力的问题。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是健全保障机制,保证工作条件,保持稳定运行;二是增加监测站点,统一监测标准,开展联合监测;三是构建信息网络,实时上报信息,实施信息共享;四是推广智能设备,提升装备水平,推动信息直采;五是强化技术研究,研究明确规律,提升支撑能力。
- 刘万才陆明红黄冲杨清坡
- 关键词:水稻迁飞性害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监测预警体系
- 近10年油菜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被引量:37
- 2018年
- 2007-2016年,我国油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尤其近三年均超过753万hm2,种植制度调整、观赏型油菜与高产型油菜间隔种植、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以及气候异常等因素导致我国油菜病虫害总体处于重发状态,防控压力大。近10年油菜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721.18万~881.74万hm2次,防治面积在686.18万~982.28万hm2次,通过防治年均挽回油菜损失98.34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7.25%;年均实际损失28.09万t,占全国油菜总产的2.07%。影响全国油菜生产的最为重要的10种病虫害依次为油菜菌核病、油菜蚜虫、油菜霜霉病、小菜蛾、油菜甲虫(叶甲科和露尾甲科甲虫,下同)、油菜茎象甲、油菜病毒病、地下害虫、菜粉蝶和油菜白锈病,以总损失计,比例分别为55.60%、23.44%、9.51%、2.87%、2.43%、1.69%、1.58%、1.53%、0.86%和0.50%。对油菜生产威胁最大的病虫害是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蚜虫。本文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油菜主要病虫害造成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为油菜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杨清坡刘万才黄冲
- 关键词:油菜病虫害
- 2016年全国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被引量:8
- 2018年
- 为监测病原和病害发生发展动态、病菌发育与作物感病和适合发病天气的吻合度,及时发布病情预报,指导适时防治,2016年全国15个省(区、市)86个区域测报站按照《油菜菌核病测报技术规范》开展油菜菌核病病情调查,结果发现,2016年全国油菜菌核病发生面积大、区域集中、发生程度重;前期病情接近常年,后期病情扩展迅速。病害流行的原因主要有:田间菌源充足,子囊盘萌发早;子囊萌发盛期与油菜盛花期高度吻合;气候因素适宜,品种抗性低,栽培管理不科学等。可通过加强监测预警,科学用药,选育抗性品种等措施减轻发病程度,降低危害损失。
- 杨清坡刘杰姜玉英刘万才
- 关键词:油菜菌核病
- 草地贪夜蛾测报调查技术初探被引量:88
- 2019年
- 2019年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预警的重大害虫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云南并为害冬玉米。本文基于我国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分布现状和田间为害特征,提出了草地贪夜蛾成虫、卵、幼虫、蛹等不同虫态的种群监测方法,系统介绍了田间调查技术。同时,建议深入研究草地贪夜蛾区域性发生规律、推广自动化和智能化种群监测技术、制定草地贪夜蛾测报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对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报水平。
- 刘杰姜玉英刘万才李亚红曾娟杨清坡
- 近10年农作物主要病虫害发生危害情况的统计和分析被引量:244
- 2016年
- 2006-2015年,我国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总体处于严重发生状态,各类病虫害年发生面积在4.603 5亿~5.075 3亿hm^2次,年均挽回粮食损失9 684.68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17.35%;年均实际损失粮食1 965.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的3.53%。五大粮食作物中每年通过防治挽回损失的比例,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和马铃薯分别占55.18%、21.29%、18.97%、1.88%和2.68%,实际造成损失的比例分别占33.67%、23.31%、35.13%、2.11%和5.79%。影响全国粮食生产最为重要的10种(类)病虫害依次为稻飞虱、水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玉米螟、小麦蚜虫、二化螟、稻瘟病、小麦纹枯病、小麦赤霉病、小麦白粉病;某一个病虫暴发危害时最高可实际造成200万t以上的粮食损失,总损失可达2 200万t,占某类粮食总产的12%左右,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巨大。最具暴发和流行危害特点的种类主要有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小麦条锈病、小麦赤霉病和黏虫等6种。本文运用大量翔实的历史数据统计分析了近10年来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病虫害的危害损失和暴发危害情况。
- 刘万才刘振东黄冲陆明红刘杰杨清坡
- 关键词:农作物病虫害统计分析
- 2018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被引量:8
- 2018年
- 根据2017年各地水稻"两迁"害虫、水稻螟虫、小麦条锈病、玉米螟、飞蝗等重大病虫害冬前基数调查结果,结合气象条件和作物种植情况等因素综合分析,作出了2018年水稻、小麦、玉米和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的14种(类)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趋势预报。其中,小麦赤霉病、水稻"两迁"害虫、棉铃虫等流行性和迁飞性病虫害重发风险高,水稻二化螟、水稻纹枯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发生区域广、为害重,黏虫、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马铃薯晚疫病在部分地区可达偏重发生,飞蝗总体发生平稳,局地可能出现高密度点片。
- 姜玉英刘万才黄冲陆明红刘杰杨清坡
- 关键词:重大病虫害农作物
- 吉林省亚洲飞蝗监测防控启示
- 2018年
- 2017年6月28日,吉林省农安县元宝洼泡突发高密度亚洲飞蝗为害,农业部门快速采取措施,有效地控制了亚洲飞蝗发生为害。为了对今后亚洲飞蝗的调查监测、发生预测及防控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实地调查了亚洲飞蝗的发生情况,总结了防控行动的主要做法与经验,分析了监测与防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促进今后飞蝗监测与防控工作提高的建议与启示。
- 张振铎刘丽华闫丽王洪彦张连义朱景全杨清坡
- 关键词:亚洲飞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