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论毛泽东实践哲学思想的历史意蕴被引量:1
- 2020年
- 实践是一种历史意识,通过联结过去与未来获得对现实的把握。毛泽东联系中国革命实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哲学范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主客观统一的唯物认识论。在毛泽东实践哲学的语境中,实践不是一个与理论认识相分离的概念抽象,而是一种与理性判断密切相关的历史现实,理性的实践发展包括“行”中“学”、“学”中“行”,“知”“行”合一三个阶段。理论需要付诸于实践,实践需要上升为理论,在“知”“行”融汇的边界上思考实践主体的意向作用及其界限,能知其所为与所能为。
- 陈英
- 关键词:实践哲学毛泽东思想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撒谎救人”道德疑难的反思性超越
- 2023年
- 康德义务论否认撒谎救人的道德合理性,因与道德常识相冲突而引发争议。撒谎救人内含不撒谎与帮助他人的义务冲突,进一步可诠释为忠诚与抵制非正义的义务冲突。在现象层面,义务冲突表象为承担义务的条件冲突,做出怎样的道德选择需要上升到实践理性层面,反思实践理性规定何者为义务的根据与目的预设。当至善被设定为实践理性的最终价值目标,由走向至善规定的义务则成为义务之义务。当理性存在者的行动指向以至善为目的,以普遍实现自我的完善与他人的幸福为目的,则撒谎救人即使违背了道德常识,违背了不能撒谎这一义务之形式规定,但上升到实践理性的价值反思层面,对这一行为的道德判断不是不善,而是至善。
- 陈英
- 关键词:义务冲突至善
- 女性研究对青年研究的哲学启示被引量:2
- 2012年
- 女性在性别关系中以及青年在代际关系中同等地作为"他者"所处的本体论地位,性沟与代沟中存在的身份认同差异以及由此而提出的超越父权制的政治诉求与解放意识使得女性研究与青年研究可以达成类同的理论批判结构,并形成共同的政治实践意识。相比较而言,女性研究发展了更成熟的研究范式,形成了更系统的性别分析方法与理论批判意识,这些分析方法与批判意识对青年研究都构成一种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哲学方法论启示,并从政治哲学的视角提供借鉴。
- 肖峰陈英
- 关键词:女性研究青年研究
-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的康德式道德决策
- 2024年
- 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是检验人工智能伦理可行性的一块试金石,面对不同情境,其计算程序既要作出可决定的、内在一致的判断决策,又要与人类的普遍道德常识相兼容。康德义务论给出了具有普遍性与一致性的理论框架。自动驾驶电车的道德决策可视为由计算程序执行的第三人称视角司法判决。康德式道德决策以法权义务为基础,并在经验判断中纳入人性法则作为道德评价的优先法则,能够为自动驾驶电车难题提供一种针对一切理性存在者且符合常识道德认知的解决方案。
- 陈英
- 关键词:自动驾驶道德决策
- 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建构及其否定意义被引量:1
- 2016年
- 文化生态女性主义因其理论叙事的本质主义倾向而受到批评,批评者认为对妇女与自然关系的本质界定固化了传统的性别等级结构。不过,本质主义的建构主义解读开启了对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理论意义的重新诠释。在这一诠释结构中,文化生态女性主义的本质主义建构不仅是对父权制本质主义意识形态的反讽批判,而且所肯定的生态女性主义价值也合流于得到普遍接受的生态文化意识。
- 陈英
- 关键词:本质主义建构论
- 论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对二元对立思维的超越被引量:2
- 2020年
- 毛泽东思想继承并发扬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联系中国革命语境使之中国化,从深入认识论与方法论纠正当时党内存在的一些错误思想,到发现诸种二元对立思维的非马克思主义根源,包括在认识论层面批评理论脱离实践的错误认识,本体论层面指出整体与局部的对立统一,深入历史现实指出分离历史与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背离。毛泽东思想在对二元对立思维的批判中维护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论的正统地位,其实践论、整体论、矛盾论以及辩证历史论的观点对于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提升处理复杂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陈英
- 关键词:毛泽东思想唯物辩证法二元对立
- 政治化自然:生态女性主义的批判路径
- 2016年
- 生态女性主义是结合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理论诉求,其自然观批判二元论统治结构中自然化政治的本质主义悖谬,一方面深化深生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指出人对自然的统治源自人类社会的统治关系,一方面重构人与自然、政治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包容差异的基础上提出对差异他者的关怀、理解与责任。
- 陈英
- 关键词:生态女性主义生态批判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
- 论现代性困境的三重表象
- 2017年
- 对现代性的理论反思指出现代性是一种悖谬性的存在,其批评多集中于现代性的主体意识。然而,现代性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式相辅相承,现代性同时呈现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在具体的社会现实中,现代性困境有三重表象,这就是认知行为中的理性困境,实践意识中的自由困境,以及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民主困境。剖析现代性困境的具体表象将发现,我们需要重新理解社会与文明的发展,重新进行价值反思与选择,这些议题都需要有超越现代性概念边界的视野。
- 陈英
- 关键词:悖谬
-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时代化问题被引量:1
- 2016年
- 马克思与恩格斯基于其所处时代的特性,他们关于妇女问题的思考只作为以阶级关系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个构成因素而涉及。随着时代发展,妇女问题与性别不平等凸显出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面临时代发展要求,家务劳动的经济作用,女性主义的政治诉求,以及非经济因素对社会关系形成的影响不可再忽视。新时期,我们需要准确把握与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同时面向时代现实,面向时代化的理论语境。
- 陈英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性别平等妇女解放时代化
- 青年的多维意象及其哲学辨析被引量:2
- 2013年
- 青年呈现为多种意象的统一体。年龄是青年的一个构成要素,赋予青年以形式上的意义。判定青年与非青年的差异更多地出自社会规定;青年的社会意象嵌入当前的社会意识形态空间,其不同的社会意象都能在历史与社会现实中发现根据,形成对青年认知的多向性的哲学维度;青年的政治意象则要根基于对年龄的哲学分析,它与对性别的哲学分析既有类同也有相异的地方。青年的多维意象使其呈现为一种"多面体",其背后凝结着多维的哲学视域,对青年多维意象的整体性把握,也意味着引入一种新的突破传统哲学范式。
- 肖峰陈英
- 关键词:青年哲学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