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亚

作品数:2 被引量:29H指数:1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盐碱
  • 2篇柽柳
  • 2篇黄河三角洲
  • 1篇单宁酸
  • 1篇多酚
  • 1篇盐分
  • 1篇盐分离子
  • 1篇盐基离子
  • 1篇盐碱地
  • 1篇盐碱土
  • 1篇盐碱土壤
  • 1篇植物多酚
  • 1篇植株
  • 1篇土壤
  • 1篇周围土壤
  • 1篇碱地
  • 1篇碱土

机构

  • 2篇烟台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烟...

作者

  • 2篇陈小兵
  • 2篇张立华
  • 2篇冯亚
  • 1篇张晓龙
  • 1篇李健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单宁酸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盐基离子有效性的影响
2017年
以黄河三角洲柽柳群落和盐碱光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宁酸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盐基离子含量、计算离子比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探讨单宁酸对盐碱土盐基离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宁酸浓度升高,不同盐度土壤浸提液中的K^+、Ca^(2+)、HCO3-以及高盐土壤中的Cl-和低盐土壤中的SO_4^(2-)逐渐升高,而Na^+、Mg^(2+)、低盐土壤中的Cl-和高盐土壤中的SO_4^(2-)先升高后降低;不同盐度土壤中Na^+/K^+、Na^+/Ca^(2+)、Ca^(2+)/K^+、Mg^(2+)/K^+、Cl-/HCO_3^-、SO_4^(2-)/HCO_3^-和低盐土壤中的Cl-/SO_4^(2-)随着土壤中单宁酸浓度升高而降低,但Na^+/Mg^(2+)、Ca^(2+)/Mg^(2+)和高盐土壤中的Cl-/SO_4^(2-)则逐渐升高;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单宁酸浓度除对高盐土壤中的Na^+影响不显著之外,对其他盐基离子及其比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SO_4^(2-)在低盐土壤中与K^+、Na^+、Mg^(2+)和HCO_3^-之间的相关性与高盐土壤相反,而其他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盐度土壤中一致.综上,单宁酸能够降低土壤颗粒对盐基离子的吸附,促进土壤脱盐,因此可利用单宁酸或将其作为辅助材料改良盐碱土,但应适当控制单宁酸的用量,以促进更多Na^+的脱除及防止过多Ca^(2+)和K^+的流失.
冯亚张立华陈小兵张晓龙
关键词:植物多酚单宁酸黄河三角洲柽柳盐碱土
黄河三角洲柽柳植株周围土壤盐分离子的分布被引量:29
2016年
为探讨柽柳的盐分富集效应及其对不同盐分离子分布的影响,以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离植株不同距离不同土层中的盐分离子组成、含量、离子比及不同离子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土层阳离子中Na^+含量最高,其次是Ca^(2+)和Mg^(2+),K^(+)最低,Cl^(-)在阴离子中的含量最高,SO_4^(2-)次之,HCO_3^-最低,而未检测到CO_3^(2-)。在柽柳植株周围,尤其是表层土壤中,离植株越近盐分含量越高,显示出柽柳对盐分的富集效应,其中对不同阳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K^+>Na^+>Mg^(2+)>Ca^(2+),而对阴离子的富集程度表现为HCO_3^->Cl^->SO_4^(2-)。冠层下凋落物中盐分的释放和树干径流可能是导致盐分在柽柳植株周围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总可溶性盐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而升高。阳离子和阴离子向下迁移程度分别表现为Na^+>Mg^(2+)>Ca^(2+)>K+和Cl^->SO_4^(2-)≈HCO_3^-,因而随土层加深而升高的Na^+、Ca^(2+)、Mg^(2+)和Cl^-,显示出底聚特征,而K+、SO_4^(2-)和HCO_3^-含量则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降低,具有表聚特征。降水淋溶、盐分离子迁移速率的差别和各土层中不同生物量根系对盐分吸收的差异可能是造成盐分在垂直方向上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张立华陈沛海李健陈小兵冯亚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柽柳盐分离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