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伟
- 作品数:4 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石油物探学校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用钻井噪声作为震源的多井源距VSP
- 1996年
- 我们叙述一种提取由钻进的钻头产生的由地面检波器组合接收的信号,并对其进行反褶积的方法。通过多道维纳反褶积把钻井噪声变为有用的脉冲信号,由此产生几乎沿深度连续采样的多井源距井下激发垂直地震剖面(VSP)。我们介绍了多道技术如何解释干扰和钻柱内部反射,自动地将反褶积信号限制在包含有效能量的频率范围。我们对德国一口钻井进行了数据采集及处理,这项工作是随钻进行的,几乎达到4000m深。由这些资料提供地下图象与对应的根据三维地面地震勘探、零井源距VSP和用常规电缆技术采集的多井源距VSP勘探得到的图象对比得很好。反褶积钻井噪声数据的有效频宽可与地面地震数据的频带进行对比,但明显小于由电缆VSP法获得资料的频带宽度。尽管在数据处理中,应用的算法并不需要使用安装在钻柱上的探测器,但这些探测器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压缩数据的方法,钻柱上的探测器也用于反褶积钻井噪声数据的准确计时。
- Jacob B.V.Haldorsen蔡伟
- 关键词:噪声震源VSP反褶积地震勘探
- 由三维共中心点折射地震法确定浅折射层的性质(摘译)
- 1996年
- 由三维共中心点折射地震法确定浅折射层的性质(摘译)ThomasRuhl一、引言由于近地表低速带的不均匀性能够使地下岩层的地震图象发生严重地崎变,所以在陆上地震反射资料的处理中,确定浅折射层的性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静校正的目的在于对这些异常进行补偿...
- 赵岩蔡伟
- 关键词:地震勘探
- 全文增补中
- 中北海西部蔡希斯坦群蒸发岩之上重力驱动的薄次拉伸:计算机辅助剖面复原技术的应用
- 1996年
- 正断层作用和盐构造作用对北海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的沉积及随后的变形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除了先前证明了的盐撤离、溶解和差异沉积负裁等机理之外,还认识到了倾斜盐层上重力驱动薄皮拉伸对北海盆地的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工业用剖面复原软件被用来简化由中北海西部的一个解释过的区域数据库所选择的地震剖面的深度转换、复原和脱压实,并能改善解释精度,用图示并定量地描述与盐有关的拉伸。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蔡希斯坦群蒸发岩是于二叠纪时期沉积在一个浅凹盆地中的。二叠系透镜体是由蒸发岩之上的向斜盆地和地堑中的局部沉积作用形成的。当可流动的盐充填到背斜核中时,层状的盐发生褶皱。自早侏罗世以来,与裂谷期后沉降有关的区域性掀斜和沉积负荷的增加,致使异地的中生代和第三纪地层因流动盐层之上的重力扩张而拉伸,它使得异地岩体与下伏原地的晚古生界岩体之间产生滑离。上凹的铲状正断层向下消失在盐层中,向上伸展到上覆盖层层序中,并且在各个地质时代活动,造成异体岩体内地层变厚和褶皱。反向和同向正断层发育,生成复杂的向上分支的断层体系。从图上看,铲状断层呈曲线雁行状排列,由转换冲断层连接。断层一般宽3~7km,厚2~3km,长7~10km。侏罗纪—第三纪期间,盐运动是由盖层的活动性拉伸驱动的,导致盐充填到由断块旋转所产生的可能空间中。因此,盐隆起就出现在拉伸位置的下方。铲状断层的倾向通常与盐底面的倾向相同,尽管还有一些较大的反向区域性断层。在拉伸期间,区域倾斜增加到5°左右。它对盐层上的动力驱动拉伸来说是足够了。已出现了约6%的总拉伸。中北海西部已证实的重力驱动的薄皮拉伸是一种在北海盆地别的地方也能识别出的一种现象,并可与安哥拉近海、巴西、Nova Scotia和�
- Daniel J.Bishop蔡伟
- 关键词:拉张构造CAD
- 规模勘探三维地震资料的有限差分深度偏移
- 1997年
- 大多数偏移方法是以波动方程的各种单向近似法为基础,一个明显的例外是有限差分逆时深度偏移的算法。与其它的偏移算法相比,由于这种方法需要庞大的计算机设备,所以其最初应用只局限于二维资料的合成处理。因此,对于用波前相长干涉进行实际资料叠后偏移和复杂三维构造成像来说,此方法的潜力一直未能发挥出来。为了避免网格位移和数值的不稳定性,有限差分深度偏移受到与正演模拟方法所遇到的相同条件的支配。对于野外资料,这种方法可能需要在空间上和时间上都进行内插。因此,此方法一个能够发挥其潜力的事实是:在正演模拟中,尽力产生准确的反射信号;而在偏移中,主要目的是根据预先记录的信号完成成像,这些信号可能是在不太严格的条件下获得的。的确,我们的研究表明,沿水平方向(在此方向减少或排除使用内插道)时,对网格位移现象,即使没有硬性规定,也可以准确地成像。在三维资料的情况下,消除内插道的步骤使得计算工作量减少了50%或更多,存储的需求量也相应地减少了。沿垂直方向,使用不均匀网格,能够获得更高的效率,而在此方向,随输入资料速度和频率成分的变化,适合于向下传播子波的延展与压缩。这些步骤使进行大的三维数据体高分辨率偏移需要的时间减少了几小时或更多。减少的时间取决于使用的机器及输入数据的多少。本文给出了在大型并行计算机上进行大规模勘探三维野外数据处理的两个应用实例,把我们的处理结果与使用 Hale-McClellan算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 Irshad R.Mufti蔡伟
- 关键词:地震数据有限差分法地震勘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