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4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捷敏
作品数:
1
被引量:28
H指数:1
供职机构:
宁波大学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林琪
宁波大学
李国军
宁波大学
邵凌云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
修自力
宁波大学
范平
解放军第一一三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医药卫生
主题
1篇
序贯
1篇
序贯联合
1篇
阳性
1篇
阳性慢性乙型...
1篇
乙型
1篇
乙型肝炎
1篇
疗效
1篇
疗效预测
1篇
慢性
1篇
慢性乙型
1篇
慢性乙型肝炎
1篇
聚乙二醇干扰...
1篇
聚乙二醇干扰...
1篇
聚乙二醇干扰...
1篇
类似物
1篇
核苷
1篇
核苷(酸)类...
1篇
干扰素
1篇
干扰素Α
1篇
肝炎
机构
1篇
复旦大学
1篇
宁波大学
1篇
解放军第一一...
作者
1篇
陈少隆
1篇
张文宏
1篇
范平
1篇
修自力
1篇
邵凌云
1篇
李国军
1篇
林琪
1篇
洪捷敏
传媒
1篇
中华传染病杂...
年份
1篇
2014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水平对核苷(酸)类似物序贯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预测
被引量:28
2014年
目的观察长期核苷(酸)类似物(NUC)治疗未达到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停药标准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NF)-α-2a联合治疗的疗效,并探讨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NUC治疗≥1年未实现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HBeAg阳性CHB患者,加用(peg—INF)-α-2a联合治疗48周,记录治疗12周和24周时HBV血清学标志物等指标值,停药后随访24周。以加用peg—INF的时间点定义为基线,探讨基线HBsAg水平和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程度对HBeAg/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用于确定基线HBsAg水平对联合治疗后HBsAg消失的预测价值,Cox回归模型用于分析与联合治疗后HBeAg/HBsAg消失相关的因素;计算每个变量的风险比(HR),并纳入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peg—INF-α-2a停药24周后,50例患者HBeAg消失,占60.2%;27例HBeAg血清学转换,占32.5%;23例HBsAg消失,占27.7%;12例HBsAg血清学转换,占14.5%。基线HBsAg%1000IU/mL的11例患者均HBeAg消失,与基线HBsAg1000-3000IU/mL(共12例,8例HBeAg消失;HR=0.215,95%CI:0.078~0.591;P=0.003)和〉3000IU/mL(共60例,31例HBeAg消失;HR=0.251,95% CI:0.120~0.526;P=0.000)的患者比较,更易实现HBeAg消失。结论对于长期NUC治疗未取得病毒学或血清学应答的患者,加用peg—INF-α-2a时的血清HBsAg水平对HBeAg和HBsAg消失具有预测价值。基线HBsAg%1000IU/mL者,联合治疗后可获得高HBeAg和HBsAg阴转率;而HBsAg〉1000IU/mL(包括HBsAg〉3000Iu/mL)者,联合治疗12周时的HBsAg较基线下降水平可预测HBeAg/HBsAg的阴转。【
李国军
喻一奇
范平
邵凌云
陈少隆
洪捷敏
修自力
林琪
李昌水
张文宏
关键词: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SAG定量
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
核苷(酸)类似物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