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会利

作品数:5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乳腺
  • 3篇乳腺癌
  • 3篇腺癌
  • 1篇胸前
  • 1篇胸前神经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肺叶切...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聚集
  • 1篇血小板聚集功...
  • 1篇治疗肺癌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改良根...
  • 1篇乳腺癌细胞
  • 1篇乳腺癌细胞M...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手术
  • 1篇顺铂

机构

  • 5篇邯郸市中西医...
  • 2篇邢台医学高等...
  • 1篇唐山市人民医...

作者

  • 5篇朱会利
  • 1篇牛海静
  • 1篇李永全
  • 1篇张军
  • 1篇李耀忠
  • 1篇林婷
  • 1篇杨书平
  • 1篇郭建梅
  • 1篇吴云风
  • 1篇王爱芬

传媒

  • 2篇生物技术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恶性肿瘤病人血小板聚集功能的研究
李耀忠杨书平李永全张军朱会利牛海静郭建梅吴云风王爱芬任风和
该研究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系统,通过对120例恶性肿瘤病人和10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检测分析,客观表达了血小板聚集功能与恶性肿瘤的内在联系;发现恶性肿瘤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R)显著增高,对恶性肿瘤的检出率、复发、转移...
关键词:
关键词:恶性肿瘤血小板聚集功能
miR-149-5p靶向DCLK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DDP顺铂耐药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miR-149-5p靶向双皮质素样激酶1(DCLK1)基因对乳腺癌细胞MCF-7/DDP顺铂耐药的影响。[方法]构建DDP耐药乳腺癌MCF-7细胞,然后按细胞转染质粒的不同分入对照组(不转染质粒)、空载组(转染空载质粒3.1)、miRNA-149-5p组(转染miRNA-149-5p-AH质粒)。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miRNA-149-5p和DCLK1 mRNA水平,Western Bloting检测细胞DCLK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miRNA-149-5p组乳腺癌MCF-7/DDP细胞miRNA-149-5p水平、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空载组,DCLK1 mRNA和蛋白水平、细胞存活率和细胞迁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空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载组和对照组miRNA-149-5p水平、细胞凋亡率、DCLK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存活率和细胞迁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表达miRNA-149-5p可减弱乳腺癌MCF-7/DDP细胞的顺铂耐药性,使乳腺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率降低,凋亡增加,其机制可能与靶向抑制DCLK1的表达有关。
朱会利王清云
关键词:乳腺癌顺铂耐药
保留肋间臂神经与胸前神经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患者疼痛程度及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与胸前神经(ATN)对患者疼痛程度和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河北省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106例乳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时间为2019年3月-2021年3月,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3例.两组均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保留ICBN与ATN,对照组则不保留.比较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上肢功能.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上肢活动度均小于术前,但观察组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1、3个月,观察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保留ICBN与ATN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显著.
朱会利
关键词:胸前神经肋间臂神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上肢功能疼痛评分
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比较肺癌患者应用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患者,时间为2019年1月-2022年1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常规开胸手术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手术相关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呼气流量峰值(PEF)较之术前升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比对照组的26.6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朱会利
关键词:肺癌开胸手术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乳腺癌来源的琥珀酸促进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
202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细胞分泌琥珀酸盐促进巨噬细胞极化的潜在机制。[方法]不同乳腺癌细胞系或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上清培养人巨噬细胞后,分析TAM标志物Arg1、Fizz1、Mgl1的表达以及巨噬细胞极化为TAM水平。检测乳腺癌细胞和正常乳腺上皮细胞中琥珀酸盐的水平并评估其对巨噬细胞极化为TAM的影响。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琥珀酸与琥珀酸受体(SUCNR1)的结合位点。[结果]乳腺癌细胞上清培养的巨噬细胞中TAM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上升(1.00±0.08 vs 19.71±1.80,P<0.05),并且巨噬细胞极化为TAM的水平上升(1.00±0.10 vs 4.89±0.44,P<0.05)。乳腺癌细胞上清中琥珀酸的水平显著上升[(0.09±0.01 vs 0.63±0.04)mmol/L,P<0.05]。不同浓度琥珀酸处理后,巨噬细胞中TAM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呈浓度依赖性上升(1.00±0.01 vs 26.14±0.21,P<0.05),并且巨噬细胞极化为TAM的水平上升(1.00±0.04 vs 4.10±0.23,P<0.05)分子对接和表面等离子共振显示琥珀酸盐与SUCNR1结合于R81、N173和S178位点。[结论]乳腺癌细胞分泌的琥珀酸盐与巨噬细胞SUCNR1的R81、N173和S178结合后促进了巨噬细胞发生M2极化为TAM(1.00±0.10 vs 4.89±0.44)。
朱会利王清云林婷
关键词:乳腺癌琥珀酸FIZZ1分子对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