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谌芸

作品数:6 被引量:85H指数:4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统计分析
  • 3篇暴雨
  • 2篇中尺度
  • 2篇暖区
  • 2篇暖区暴雨
  • 2篇强降水
  • 2篇冷涡
  • 2篇MCS
  • 2篇大暴雨
  • 1篇短时强降水
  • 1篇雨团
  • 1篇中尺度特征
  • 1篇中尺度特征分...
  • 1篇中尺度雨团
  • 1篇特大暴雨
  • 1篇暖季
  • 1篇夏季
  • 1篇敏感性
  • 1篇可预报性

机构

  • 6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福建省气象局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6篇谌芸
  • 2篇朱克云
  • 1篇肖天贵
  • 1篇王磊

传媒

  • 2篇气象
  • 1篇气象科学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第29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方一次暖区大暴雨降水预报失败案例剖析被引量:34
2018年
目前全球模式对暖区暴雨的捕捉能力有限,北方地区的暖区暴雨预报更是业务预报中的一个难点。2013年7月1—2日河北、天津等地出现了一次区域性大暴雨过程,降水由锋前暖区降水和锋面降水组成,特别是冀中的特大暴雨[409mm·(24h)^(-1)]暖区降水占60%以上。预报员对此次过程的预报量级显著偏小,特大暴雨、暴雨均出现漏报。各家数值模式预报均不能给预报员提供足够的有用信息,给预报带来很多困难,导致预报的失败。本文利用业务预报中常用的数值预报产品、加密自动站观测资料、常规地面、高空观测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等对此次北方暖区暴雨预报失败案例进行剖析,结果显示: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未能捕捉到可触发对流的次天气及以下尺度的小扰动,如地面辐合线、阵风锋、冷池及中尺度涡旋等及其对强降水的影响,加之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环境场条件,如低空急流、急流核的发展演变等的精细分析不足是导致强降水预报量级偏弱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在深厚暖湿气团中的暖区降水的预报,需考虑高温高湿环境下地面辐合线、冷池及中尺度涡旋的相互作用对对流的触发及组织化发展导致的局地性、对流性强降水的产生;基于地面自动站资料和雷达资料等的短时临近预报可以弥补全球数值预报对中小尺度系统的捕捉能力的不足,提高暖区暴雨的预报准确率。
谌芸谌芸于超李晟祺杨舒楠朱文剑徐珺宫宇
关键词:暖区暴雨可预报性
江西省暖季重大短时强降水敏感性参数分析及概念模型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江西省2010-2016年5-9月1 597个观测站逐小时降水资料,ERA Interim, Daily逐日4次0.125°×0.125°再分析资料以及南昌和赣州探空资料,筛选出84例重大短时强降水过程,并建立了5种重大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副高边缘型、暖切型和台风型,各型分别占比29%、40%、11%、12%和8%。每例过程平均维持时间分别是4.9 h、5.6 h、4.4 h、5.5 h、6.7 h;平均降水强度为31 mm·h^(-1)、27 mm·h^(-1)、45mm·h^(-1)、30mm·h^(-1)、36mm·h^(-1)。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基本出现在5—6月,副高边缘型主要出现在7月,台风型在7—9月且多集中在8月。对于短时强降水的高频区,冷锋型、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主要集中在鄱阳湖平原处,副高边缘型主要分布在武夷山西侧,台风型主要集中在江西东北部。5种类型对应的关键环境参数特征为:冷锋型、副高边缘型及台风型的CAPE平均在1 200 J·kg^(-1),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集中在500~1 200 J·kg^(-1);CIN基本都在20~60 J·kg^(-1);台风型的K指数偏高,超过38℃,其他四类达到32℃即可;S指数平均值都低于-1.1℃。T_(700)-T_(500)基本有75%的过程在13℃之上,T_(850)-T_(500)有75%过程达到23℃;冷锋型与西南急流型的850 hPa假相当位温超过340 K即可,其他三型需达到345 K;暖云层厚度基本在4 000 m以上。地面露点西南急流型和暖切型最低为21℃,其次是冷锋型,阈值为22℃,台风型阈值为24℃;大多数PW都在50 mm以上,平均为60 mm左右。
付超谌芸谌芸朱克云
冷涡背景下MCS的统计分析
利用风云2号地球静止卫星红外数字图像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每日两次的500hPa天气图资料,根据标准识别出冷涡及MCS,根据尺度大小将MCS分类为α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和β尺度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βCS),又...
王磊谌芸
关键词:冷涡MCS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2017年“5.7”广州特大暴雨的中尺度特征分析与成因初探被引量:22
2018年
2017年5月7日发生在广州北部的特大暴雨,局地性强,最大雨强达184.4 mm/h,3 h雨量突破了广东省历史极值,强降水持续时间长,具有明显的中尺度特征。特大暴雨有A区(花都)和B区(增城、黄埔)两个中心,它们在降水特点、地面中尺度特征及触发、对流的发展演变等方面各有特点。由于天气尺度强迫背景弱,数值模式无明显反映,给预报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利用常规及加密自动站、多普勒雷达、风廓线、地基GPS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结合ERA-Interim 0.125°×0.125°逐6 h再分析资料重点分析和讨论了此次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对流的触发与演变,以期为今后这类暴雨预报提供着眼点。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突发性强,降水强度大,A区降水开始时间早,范围较B区小,但B区小时雨强更强,强降水持续时间更长;(2)次天气尺度边界层"7"字型的风压场形势下,脊后回流并加强的偏南风使暖层和湿层增厚,"下密上疏"的温度垂直结构,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进入对流云中水汽质量无异常但产生了大量降水,极高的降水效率很可能是对流系统内部云水高效转化的结果,云的微物理过程在形成此次高强度的降水发挥着重要作用;(3)A区强降水发生前暖空气在山前堆积造成升温升压,东、西两支绕流广州城区的气流汇合并在工业区暖中心、山前暖空气堆积具有较高的对流边界层位置触发了对流;(4)B区强降水发生前持续降压并形成中尺度低压槽,A区中尺度对流系统前方入流造成的负变压,与地形强迫造成的风速辐合共同作用触发了B区对流。中尺度反气旋底部的偏北风与偏南、东南两支气流辐合稳定,使强降水长时间维持;(5)回波具有后向传播,垂直顶高低、质心低的热带对流回波特征,降水效率高。降水的拖曳下沉及蒸发冷却使边界层形成冷池,并与前侧暖湿空气相互作用,不断激发新的
曾智琳谌芸谌芸朱克云
关键词:强降水中尺度特征
冷涡背景下MCS的统计分析
利用风云2 号地球静止卫星红外数字图像资料和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每日两次的500hPa 天气图资料,统计分析2009—2011 年4—9 月冷涡背景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和冷涡的相对关系.结果表明:(1)冷涡背景下的M...
王磊谌芸
关键词:冷涡MCS统计分析
夏季江南地区暖区暴雨的统计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本文首先给出江南地区暖区暴雨的定义,并按天气形势将其分为暖切变型、冷锋锋前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四类。然后利用2010—2016年5—9月常规和自动站逐时降水等非常规观测资料统计暖区暴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降水性质等,并对暖区暴雨的形成原因进行初步分析。最后利用NCEP FNL全球分析资料,基于中尺度分析技术给出四类暖区暴雨的系统配置:(1)四类暖区暴雨均为分散性局地降水,降水多发生于山区、平原和湖泊交界处等不均匀下垫面附近。其中,暖切变型降水范围广、强度最大、极端性最明显且主要位于江南中西部;冷锋锋前型降水集中、强度较大且具有一定极端性,主要位于江南中部;副高型降水强度较弱,主要位于江南中东部;强西南急流主要位于江南西部。(2)暖切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以夜间降水为主,副高型降水集中在午后,冷锋锋前型降水日变化不明显。(3)暖区暴雨由稳定性和对流性降水共同组成且降水量越大,降水对流性越明显。(4)在低层高湿、不稳定能量积聚等有利背景下,暖切变型、冷锋型和副高型暖区降水多由边界层(地面)中尺度辐合线配合高低空急流耦合产生,强西南急流型一般形成于低空急流上的中尺度风速脉动及地面辐合线附近,且低空急流越强,暴雨强度越大。(5)暖切变型和冷锋型暖区暴雨的落区分别位于低层850hPa暖切变以南和地面锋前的显著湿区内,副高型和强西南急流型的暴雨落区分别位于副高内和强低空急流出口区左前侧的水汽充沛且大气层结不稳定区内。四类暖区暴雨常表现为长生命史的移动型中尺度雨团途经山区或河流湖泊等不均匀下垫面时,强度增大、移速减慢,形成暖区局地强降水。
汪玲瑶谌芸肖天贵肖天贵葛蕾
关键词:暖区暴雨降水性质中尺度雨团
共1页<1>
聚类工具0